探索學習任務群統攝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能有效地統籌單元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實現教學目標的整體優化。對此,教師可以遵循學習任務群統攝下的單元教學設計原則包括整體性原則、協同性原則、滲透性原則,從基于學習任務群整合單元內容、確定單元目標、設計關聯任務、搭設真實情境、實施多元評價五方面出發,達到優化語文教學設計,提升教學效果的目標。
一、單元整體教學和學習任務群概述
(一)單元整體教學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以單元整體學習材料為教學內容,抽取單元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重組教材,設計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借助“整合和關聯”思想,由單篇逐一講授轉變為單元整體學習。它強調將單元內部的各個教學要素,如課文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評價方式等,進行有機整合,從而形成一個相互關聯、連貫統一的教學體系。單元整體教學打破傳統教學中以單篇課文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通過對單元內容的整體把握,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其核心在于將單元中的不同課文、知識點、能力培養等要素進行系統化整合,突出單元教學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使教學內容不再零散、孤立。
(二)學習任務群
學習任務群是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將教學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活動等要素進行統整設計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以一組相互關聯的學習任務為載體,將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融為一體。學習任務群打破傳統教學中知識單一傳遞的方式,注重在真實情境中設置任務,通過多樣化、層次化的任務設計,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構建知識和發展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任務群為單元整體教學提供新的實施路徑,通過任務的串聯,構建起學生認知和情感的學習鏈條,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升。
二、學習任務群統攝下的單元教學設計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在學習任務群的統攝下,整體性原則要求教師在設計單元教學時,不再局限于單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而是要從單元整體的視角,統籌規劃各個課文和活動的教學安排。教師需要根據單元主題,圍繞學習任務群,設定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使各學習任務在內容、目標、方法上相互關聯,形成有機的整體。同時,在整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應圍繞單元教學目標,精心構建一系列具有內在聯系的學習任務。這些任務應從不同角度、多維度引導學生對單元主題進行探究。每個任務不僅獨立承載特定的學習目標,還與其他任務共同構成對單元整體目標的實現。整體性原則還要求任務設計應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突出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貫性,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整體建構。
(二)協同性原則
在學習任務群統攝下,協同性原則要求各學習任務在內容、目標、方法等方面相互支撐,確保教學的整體效能得到充分發揮。與單一任務教學不同,學習任務群的多維特性決定各任務之間只有緊密聯系、相互促進,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因此,協同性原則注重任務之間的互動與合作,通過合理設計,使各任務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促進學生在多種學習情境中實現更全面的發展。在協同性原則的指導下,任務設計還要注重不同學習環節的協調。教師需要根據單元目標,綜合考慮每個任務的作用,使各任務在學習內容和技能訓練上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協同性原則也要求教師在教學評價中采取多元化的策略,關注學生在各項任務中的綜合表現評價。
(三)滲透性原則
滲透性原則強調在學習任務群的統攝下,將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情感態度等各個方面融入教學的全過程。它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傳遞,還要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自然地滲透思維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育目標,使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在學習任務群的統籌下,滲透性原則力求在任務設計中體現多重教育目標,讓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時,不僅學會知識,還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同時,在滲透性原則的指導下,學習任務群設計應充分利用多樣化的任務類型,將多元化的教育目標嵌入其中。
三、學習任務群統攝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
(一)基于學習任務群整合單元內容
整合單元內容是學習任務群統攝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的首要策略,該策略需要教師從全局出發,將單元內的課文、知識點、能力培養等要素進行系統整合,以構建一個連貫的學習體系。在實施這一策略時,教師需要仔細分析單元主題,明確各篇課文的教學價值,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教師應通過學習任務群,有機融合零散的教學內容,形成一個以任務為驅動的整體學習框架。在整合單元內容時,教師還應遵循層次性原則,對單元內容進行科學的分類與組織,構建出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任務鏈條。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初級任務,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如詞匯、語法、句型等,培養學生對單元主題的初步認識。其次,教師可以通過中級任務,引導學生深入探討課文,通過分析、比較、綜合等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思維能力。最后,教師可以通過高級任務,讓學生進行綜合運用,如開展主題寫作、角色扮演等活動,實現知識的創新應用。在整合單元內容的過程中,教師也應通過學習任務群逐步引導學生從知識的積累走向能力的提升,從對內容的理解走向情感態度的內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任務的關聯性,使每個任務既有獨立的教學目標,又與其他任務形成有機聯系,共同指向單元整體目標。
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四單元內容為例,該單元中包含《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四課的內容。要想基于學習任務群整合單元內容,教師應明確這個單元的核心主題即探究神話故事中蘊含的文化精神、人物形象和情感內涵等。整合的關鍵在于通過任務驅動,將四篇課文內容有機地串聯起來,構建一個連貫的學習體系。首先,教師可以設計“神話故事的初識”這一初級任務,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詞匯和句式,同時對神話故事的概念和特點形成初步認識。其次,教師可以設計“神話人物與主題探究”這一中級任務,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討論分析等方式,對四篇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題進行深入探討。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最后,教師可以設計“神話創意表達與應用”這一高級任務,鼓勵學生在掌握和理解神話故事的基礎上,進行綜合運用和創新表達。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故事進行續寫或改編,將故事情節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發揮想象力,續寫精衛不懈填海的故事,或改編普羅米修斯將火種帶給現代社會的故事。
(二)基于學習任務群確定單元目標
確定單元目標是學習任務群統攝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的核心,它為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單元目標的設定應體現多維性,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力求在學習任務群中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單元的核心知識和能力目標,即學生通過該單元的學習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語文能力,如字詞理解、閱讀策略、表達技巧等。其次,教師需要通過設定過程與方法目標,強調在任務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如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反思改進等。最后,教師還需要設定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任務引導學生體驗語文的魅力,感受生活的真善美,從而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在確定單元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目標的遞進性和關聯性,使各學習任務之間形成從基礎到深入、從知識到能力的目標鏈條。例如,初級任務的目標應側重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如詞句運用、文本理解等;中級任務應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和分析,如主題探究、人物評價等;高級任務目標應強調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造性表達,如通過寫作或口語表達,學生將所學內容轉化為自身的語言能力。這種逐層遞進的目標設定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語言知識、提高語文能力,并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此外,教師在確定目標時,還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不同層次的目標指引。教師可以設定基礎目標、發展目標和提高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任務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從而獲得學習成就感。
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四單元內容為例,該單元中包含《貓》《母雞》《白鵝》三課的內容。教師可以基于學習任務群設計以下單元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了解擬人化和細節描寫等手法在文本中的運用;理解并積累本單元重點詞匯,如《貓》中的“乖巧”“淘氣”,《母雞》中的“堅決”“機警”以及《白鵝》中的“高傲”“從容”等,并結合語境準確理解詞語含義。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習任務群,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和分析作者的表達方式;學會通過比較和分析的方法,理解不同作者對動物的描寫特點,并初步嘗試在自己的表達中運用這些手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對動物的喜愛和尊重,感受生命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培養學生對動物和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學會用欣賞和幽默的眼光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三)基于學習任務群設計關聯任務
任務的設計應包括初級任務、中級任務和高級任務,初級任務注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中級任務強調對知識的分析和運用,高級任務則側重于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造性表達。在關聯任務的設計中,教師應充分運用多樣化的任務形式,如閱讀、寫作、討論、表演、探究等,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活動中體驗語言運用的多樣性。初級任務是一些基礎性的活動,如閱讀課文、識記字詞、理解段落等,讓學生初步接觸和感知單元主題。中級任務則可以是一些具有一定挑戰性的活動,如探討文章的結構、分析人物形象、討論主題意義等,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在思維上進行更深入的探究。高級任務可以設計為綜合實踐活動,如開展主題寫作、角色扮演、故事改編等,促成知識向素養的創造性轉化,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設計關聯任務時,教師還應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主動性。任務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挑戰性,鼓勵學生在任務中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
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八單元內容為例,該單元中包含《寶葫蘆的秘密》《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三課內容。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理念,教師設計關聯任務時,應從初級、中級、高級三個層次逐步推進,引導學生在語言運用中體驗、分析和創造。初級任務可以設計為“奇幻世界的初識”任務,讓學生通過朗讀和分角色朗讀,熟悉三篇課文中的主要情節、人物和神奇的幻想元素。中級任務可以設計為“幻想背后的寓意”任務,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和分析每篇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變化過程。高級任務可以設計為“奇幻世界的再創造”任務,鼓勵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主題寫作、角色扮演或故事改編。
(四)基于學習任務群搭設真實情境
搭設真實情境是學習任務群統攝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知識內化的重要途徑。真實情境的創設要基于單元主題和學習任務的特點,力求使情境具有真實性、教育性和挑戰性,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進行語言實踐。在創設情境時,教師應根據單元任務的目標和內容,創設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情境。初級情境可以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如家庭、學校、社區等。這些情境能讓學生在熟悉的語境中運用詞匯、句型,理解文本內容。中級情境可以稍作延展,引入一些社會熱點、歷史文化等內容,使學生在較為復雜的情境中進行分析和探討。高級情境則應具有更高的開放性和挑戰性,引導學生在任務中進行創造性思維和綜合運用。
以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三單元內容為例,該單元中包含《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一)》《牛郎織女(二)》三課的內容。基于學習任務群,教師應搭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深度體驗和理解故事的內涵。初級情境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體驗出發,教師可以將課堂轉變為“故事劇場”,讓學生扮演海力布、牛郎、織女等角色,通過情景再現,體驗故事中的關鍵情節。中級情境可以設計“文化對話”的情境,讓學生以討論者的身份,分析故事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道德選擇。高級情境可以搭建“現代故事創作坊”的情境,引導學生想象如果這些故事發生在現代或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學習任務群統攝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的探討,揭示學習任務群能有效整合單元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目標的整體性與系統性,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該策略打破傳統單元教學中內容割裂、目標分散的局限,強調任務之間的相互關聯、目標的層次性遞進,體現語文教學的整體優化規律。與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文進一步深化對學習任務群與單元整體教學的結合,強調通過關聯任務設計,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方面的多維發展。
注: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4年度課題“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PTJYKT2408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