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層立法聯系點與基層群眾議事工作雙向賦能的內涵
(一)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內涵與功能
基層立法聯系點是立法機關在基層設立的、用以收集基層群眾立法意見和建議的站點和平臺。它廣泛分布于各地區,涵蓋城鄉社區、企業、學校、社會組織等不同行業、不同領域,能夠深入社會的各個角落收集不同群體的聲音。在實踐中通過多種方式,如設立意見箱、召開座談會、線上線下問卷調查等,將分散在基層的群眾對于法律法規草案的修改意見、立法建議等收集起來,為國家立法機關提供豐富的原汁原味的民意素材和參考。同時,在收集立法意見的過程中,向基層群眾宣傳法律法規的制定背景、立法自的和主要內容,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在拓寬民意表達渠道中讓基層群眾直接參與國家立法。
(二)基層群眾議事工作的內涵與功能
基層群眾議事工作是指基層群眾圍繞社區公共事務、村務管理、經濟發展、產業提升等議題進行民主協商、決策的基層民主活動形式。它以居民議事會、村民議事會等為主要組織形式,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由基層群眾自主參與,共同商討解決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事務、具體事項等。基層群眾通過議事平臺對村莊、社區發展規劃、公共設施建設、福利分配等事務進行討論和決策,使決策更符合基層實際情況和群眾所思所盼。基層群眾議事工作是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體現,它增強了群眾的民主意識、協商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了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基層立法聯系點對基層群眾議事工作的賦能
1.提供法律依據和規范指引。基層立法聯系點提供的立法信息和法律法規情況可以為基層群眾議事涉及的公共事務、具體事項提供法律依據和規范指引。例如,在農村土地流轉議事中,立法聯系點提供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能幫助議事會明確土地產權、流轉方式、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合法界限,使議事決策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2.提升議事民主性和科學性。參與立法聯系工作能讓基層群眾接觸到立法過程中廣納民意的群眾工作機制、民主協商機制、專業論證機制等科學決策方法。這有助于在基層群眾議事中引入類似的民主程序,如邀請專業人士參與議事討論、進行民意調查等,提高議事決策的質量。
(四)基層群眾議事工作對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賦能
1.提供基層治理實踐樣本。基層群眾議事工作中處理的各類公共事務,如老舊小區改造議事、社區環境治理議事等,是鮮活的基層治理實踐樣本。這些樣本能夠為立法機關在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時提供真實、具體的參考,使立法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增強立法民意基礎。基層群眾議事工作廣泛涉及基層群眾利益,通過議事收集的群眾對公共事務的看法和態度,可以延伸到立法民意征集工作中。群眾在議事中表達的利益訴求和關注點往往是立法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從而擴大了立法聯系點的民意來源,增強了立法的民意基礎
二、臨洮基層立法聯系點發揮立法“直通車”作用的主要做法
(一)在有廣度中吸納民意
2002年7月和2019年2月,臨洮縣人大常委會被甘肅省人大常委會確立為首批地方立法聯系點和宣傳貫徹實施憲法聯系點;2016年5月被定西市人大常委會確立為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實踐中,臨洮基層立法聯系點充分發揮“首創發源地、實踐創新地、示范引領地\"作用,構建了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基層群眾積極參與,立法聯絡點有效延伸、立法聯絡員廣泛參與、信息采集點無縫銜接的“金字塔\"式工作體系。在17個縣直部門、10個“代表之家”1個社區“代表工作室”1所駐臨高校、2家群團組織、1家融媒體中心、1個行業協會、1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新社會團體等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層面設立了43個立法聯絡點、100個信息采集點,確立104名立法聯絡員、1000多名信息采集員,把國家民主立法的“直通車\"開到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
(二)在有深度中匯集民智
臨洮基層立法聯系點結合實際制定了《臨洮縣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規則》《臨洮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聯系基層立法聯絡點、常委會各工委聯系基層立法聯絡員的“兩聯系”制度》等16項制度。探索形成了調研學習、制訂方案、征求意見建議、整理歸納、上報工作報告、做好工作臺賬、反饋采納情況、講好立法故事等8步流程工作法,以立法意見征詢為抓手,將聯系點工作從“立法中”向“立法前”和“立法后\"兩端延伸。設立的43個立法聯系點、100個信息采集點,涵蓋“雙國字號\"品牌、鄉鎮人大、行業部門、高校、社會團體等多層面、各領域。依托18個“代表之家”97個“代表工作室”,賦予26名人大代表為立法聯絡員的“雙重身份”,深化聯系實效,不斷提高立法建議質量。同時,積極拓展線上信息采集平臺,通過設立立法意見建議征集二維碼、社情民意征集二維碼等方式方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為立法建言,充分發揮匯民意、聚民智載體作用。
(三)在有溫度中凝聚民心
用最便捷方式設立的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二維碼\"服務,受到廣大老百姓的一致點贊。“菜單式”普法一“小臨愛說法”,接受群眾“點單\"預約50余場次,受眾40多萬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云課堂”、VR體驗等信息化服務,讓6.7萬余名中小學生接受法制教育。通過案例剖析、情景短劇等大力開展的立法宣傳、普法宣傳,不斷推動法治理念深人人心。結合實際需求建設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綜合實踐基地,成為收集立法建議和社情民意的重要載體,也成為學習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參與基層治理活動的有效平臺。嵌入式建設的憲法廣場,成為廣大干部職工、人民群眾、青少年群體接受法治宣傳教育、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學基地。截至目前,臨洮基層立法聯系點共完成國家、省、市236部法律法規草案的意見建議征集工作,整理上報2997條意見建議,619條被采納。其中完成國家級法律草案意見征集83部,整理上報1998條意見建議,304條被采納。
三、基層群眾議事工作的臨洮實踐
(一)在推進中建立“全覆蓋\"體系
搭建組織架構,規范議事規則。臨洮縣建立村(社區)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多領域基層群眾議事體系,根據事項內容,以村(社區)網格單元、行業領域、涉事群體等不同范圍開展議事。印發關于《全面開展基層群眾議事工作方案》,制定議事工作規則、議事流程和決策辦法,明確議什么、如何做、怎么辦、誰來督、由誰評,確保基層群眾議事有章可循、運轉有序。
(二)在運行中實踐“全過程”民主
征集“接地氣\"議題。以解決村(社區)基層堵點難點問題和群眾心坎上“小需求”為切口,通過多種方式廣泛征集議題并梳理匯總、清單管理。“多樣化\"高效議事。按照“大事大議、小事小議、急事快議、難事眾議”的原則,靈活運用“集中議 + 分散議”“會場議 + 場外議”\"網格議 + 社內議\"等議事模式,形成“一小時議事會”“一公里議事圈”,豐富議事內容,激發參與活力,有效保障群眾參與權、知情權、表達權、決定權。“全方位\"服務跟進。圍繞村(社區)工作力量不足,行業領域協同乏力問題,結合實際打造議事服務載體,串聯議事服務平臺,實現社區治理一體化、村民議事規范化、為民服務常態化。
(三)在成效轉化中完善“全鏈條”閉環機制
靠實工作責任,提升議事質效。明確要求把法治宣傳(法律法規草案征詢意見)和政策宣講作為議事前固定程序,健全完善“提事、議事、決事、辦事、監事、評事\"等程序環節。根據議事主題內容輕重緩急程度和“四議兩公開\"制度要求,強化各級黨組織功能與領導力,對列入議事清單的事項采取“一事一議”方式,成立基層議事落實工作組,推動措施、時限、責任“三個清單”。同時,定期對議定事項“回頭看”,形成事前、事中、事后閉環體系,確保議定事項有效落實。
四、基層立法聯系點與基層群眾議事工作雙向賦能的意義
臨洮縣依托全國首批、西北首家“國家級”基層立法聯系點優勢,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把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刻融入基層群眾議事的全過程、各環節,全面開展“為良法作貢獻,為善治樹樣板\"基層群眾議事工作和全民參與“十百千”良法善治實踐典型培樹行動,立足做好基層群眾議事“小切口”,讓“微治理”釋放大能量,讓基層群眾在直接參與和自身利益相關的具體事務商議中推進落實,參與國家立法、社會治理、民主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提升,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中共臨洮縣委出臺《關于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基層群眾議事工作、強化協商民主機制、建設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意見》,以良法與善治構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2024年以來,基層群眾議事工作累計征集議題1865項、開展議事1357次,征求立法建議796條,決議事項1120項,參與群眾占比達 70% 以上,成果轉化率達 92% 。兩者融合雙向賦能,對基層治理和民主法治建設產生了十分積極的綜合效應。
(一)對基層治理的意義
1.提高基層治理效能。雙向賦能使基層治理決策更科學合理,基層立法聯系點為議事工作提供法律規范,避免議事決策中的違法違規風險。議事工作為立法聯系點提供實踐經驗,使立法更貼合實際,減少法律實施中的阻力,兩者互動有效整合集成治理資源,從而提高基層治理效率。
2.增強治理的民主性和合法性。基層立法聯系點與議事工作的雙向互動拓寬了基層群眾參與政治的渠道。基層群眾不僅可以通過議事直接參與基層公共事務決策,還能通過立法聯系點參與國家立法進程,增強了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地位、“主人翁”意識。這種雙向賦能使基層治理決策建立在廣泛的民意基礎之上,并且符合法律規定,提高了治理決策的合法性和民主性,進一步保障了基層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對法治建設的意義
1.推動基層法治社會建設。基層立法聯系點在向基層群眾議事輸入法律知識的同時,也促進了法治觀念在基層的傳播,而在議事工作中依法決策的過程,又是對法治原則的實踐檢驗。兩者雙向賦能有助于在基層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提高基層群眾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推動基層法治社會建設,促進法律有效實施。同時,國家立法機關通過基層立法聯系點深人了解基層治理中法律實施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更符合基層實際的法律規范,而這些法律規范又在議事決策過程中得到有效的宣傳和執行,實現立法與執法、守法的良性互動。
2.完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層群眾議事工作反映出的基層治理中的多元利益訴求和新情況、新問題,為立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基層立法聯系點將這些素材經過梳理、整理后反饋至國家立法機關,有助于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法律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變革的需求。這種雙向互動從微觀層面為國家法治體系的建設提供了實踐經驗和民意收集,使法治體系更加完整、科學、民主,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三)對民主政治發展的意義
1.豐富民主形式。基層立法聯系點和基層群眾議事工作的雙向賦能體現了立法民主與協商民主的有機結合。群眾議事工作中的協商民主形式,如平等協商、民主表決等,為立法民主提供了民意源泉;而立法民主中嚴謹的程序和廣泛的意見征集機制,也為議事工作中的民主協商提供了規范和示范,豐富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
2.拓展民主深度和廣度。在雙向賦能過程中,基層群眾能夠更大程度地參與國家立法和基層公共事務決策。從對村(社區)事務的討論到對法律法規草案的意見建議表達,群眾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從村(社區)層面到縣級層面再到國家層面的民主關聯,民主的增量也得到了擴展,體現了民主發展的全面性和系統性。
五、基層立法聯系點與基層群眾議事工作雙向賦能的實現路徑
(一)制度機制建設
1.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構建基層立法聯系點與基層群眾議事之間的信息共享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立法信息、議事信息、民意數據等的實時共享,充分吸納和夯實立法民意基礎,有序擴大基層群眾對基層社會事務的參與和管理,更加充分地反映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實現人民利益。
2.完善協同工作制度。明確基層立法聯系點和基層群眾議事工作在雙向賦能過程中的職責、權限和工作流程。建立定期的聯席會議制度,雙方就特定議題進行共同研討,如在涉及村(社區)環境建設、保護、治理等方面的議事工作時,共同分析問題、提出立法建議,實現工作的協同推進。
(二)人員能力建設
1.培養復合型人才隊伍。對基層立法聯系點和基層群眾議事工作人員進行雙向培訓。一方面,對立法聯系點工作人員進行基層治理知識和議事工作方法的培訓,使其能夠更好地從基層議事過程中提取有價值的立法信息;另一方面,對基層群眾議事工作參與者進行立法知識和立法程序的培訓,提高他們在議事中運用法治思維和依法決策的能力。
2.提高群眾參與意識和能力。通過宣傳教育、案例示范等方式,提高基層群眾對基層立法聯系點和群眾議事工作的認知度和參與意識。同時,開展法治宣傳和議事技能培訓活動,如法律知識講座、議事模擬演練等,提高群眾參與立法意見征集和議事決策的能力,為雙向賦能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
(三)平臺整合與創新
1.整合實體與線上平臺。整合基層立法聯系點和基層群眾議事工作的實體平臺,如將立法聯系點與代表“家\"“室”黨群服務中心、基層群眾議事工作等實體空間進行功能整合,打造集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同時,積極創新線上平臺,構建集立法意見征集、議事討論、法治宣傳等功能相融合的網絡平臺,方便群眾隨時隨地參與立法意見建議和社情民意表達、基層治理和民主政治活動。
2.拓展社會力量參與平臺。積極引導社會組織、企業、專家學者等社會力量參與到基層立法聯系點與基層群眾議事工作雙向賦能過程中。例如,社會組織可以在社區議事中提供專業服務,同時將在服務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和意見建議反饋到立法聯系點并為國家立法提供信息參考。專家學者也可以通過參與議事指導和立法調研等方式,為兩者雙向賦能提供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5]中國法學會“楓橋經驗”理論總結和經驗提升課題組.“楓橋經驗\"的理論構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6]吳文革.“楓橋經驗”與鄉村治理[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23.
[7]尹華廣.“楓橋經驗”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24.
[8]賀雪峰.村級治理現代化與治理有效[J].武漢大學學報,2023.
[9]李坤軒.社會治理法治化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0.
[10]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11]袁明寶.行政激活社會: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實踐機制與路徑選擇[J].求實,2023(6).
[12]翁鳴.我國鄉村治理的時代要求、創新特征和現實挑戰[J].中州學刊,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