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信心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其治理效能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感和社會的穩定度。當前,深入推進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高效能治理,可以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成效有人抓、責任有人擔”的治理理念出發,不斷提高基層治理效能,讓基層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人人有事干。基層治理不是少數人的“獨角戲”,而是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大合唱”。現實中,存在“干部干、群眾看”的現象,究其根源,是群眾參與渠道不暢通、角色定位不清晰。要打破這種困境,需搭建多元化參與平臺,讓廣大群眾成為基層治理參與者。可根據居民特長組建矛盾調解、環境整治、文化宣傳等志愿隊伍,通過“積分制”“時間銀行”等激勵機制,讓群眾參與有回報、有價值。同時,要暢通社會組織參與路徑,鼓勵專業社工機構、公益組織承接社區服務項目,通過社會力量主體性的釋放為治理注入持久活力,形成良好的共治格局。
事事有人管。基層事務千頭萬緒,若責任界限模糊,極易出現“多頭管理”或“無人問津”的尷尬。要實現“事事有人管”,可通過基層治理事項清單,將基層各項事務分門別類,明確辦理流程和時限要求。針對跨部門、跨領域的復雜事務,應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要明確具體牽頭協調部門。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使基層治理人員從“被動應付”轉為“主動作為”。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構建“智慧治理平臺”,實現事項受理、分派、督辦、反饋全流程在線。切實通過各種措施,真正做到在基層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確保群眾的急難愁盼都能及時高效的妥善處理。?
成效有人抓。基層治理不能停留“完成”層面,更要追求 “完美”的實效。當前,有些地方存在重部署輕落實、重痕跡輕實績的形式主義傾向,導致治理資源空耗。針對這種現象,需建立科學的成效評估體系,將群眾滿意度作為核心指標。要加強基層治理成效的評估,通過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全面評估治理效果。暢通群眾反饋渠道,讓群眾隨時監督、即時評價。建立治理成效公示制度,每月將民生實事完成情況、群眾投訴處理結果等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此外,還要根據評估結果及時優化治理方案,形成良性循環,確保治理措施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責任有人擔。權責統一是基層治理的基本要求。基層治理中若責任追究不到位,容易出現“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消極心態。要壓實基層治理責任,需構建清晰的責任鏈條,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要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區分失誤與失職、敢為與亂為的界限,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對于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行為,要嚴肅追責問責,通過通報批評、組織處理等方式,倒逼責任落實。要推行責任公開制度,公開晾曬各部門責任清單和問責情況,切實強化基層治理部門和人員的責任意識。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
責任編輯: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