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金融資本是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總行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根據江蘇產業結構發展特點和科技創新特色,聚焦聚力,善謀善為,賦能江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賦能市場主體創新動力和發展活力、賦能科技金融生態和雙創融合發展、賦能科技金融資本跨境流動和產業園區建設,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助力江蘇實現高質量發展。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
江蘇是經濟大省、制造強省,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5%以上,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目前,正聚力打造1650產業體系。我行以加強政策支持和聯動機制建設為抓手,增強金融對江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支持力度。
加強政策支持,加大科技投入。牽頭制定并提請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和優化科創金融供給 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的意見》,圍繞完善組織體系、豐富產品服務、優化生態環境等方面提出多項舉措,明確了江蘇科技金融發展的方向、路徑和目標。推動《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出臺,完善“股貸債保擔”多層次金融體系,統籌推進創業投資、銀行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債券發行等政策工具,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強化協同聯動,提高政策質效。會同省有關部門先后建立江蘇省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工作聯動機制、科技型企業融資跨部門協調機制,完善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政策落實體系。集聚金融、產業和財政部門資源支持科技創新,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撬動作用和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構建和完善部門間工作協同推進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會商交流,為高質量科技金融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
強化示范引領,加快創新發展。持續深化南京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參與制定《南京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推動南京市制訂五年建設計劃,印發《南京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工作要點》,成立實體化運作工作專班。與無錫市政府簽訂《科技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從加大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共推“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構建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共筑科技金融良好生態等方面,發揮人民銀行金融專業優勢和地方政府組織優勢,切實引領地方創新發展。
創新科技金融產品體系
江蘇是企業大省、創新強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二。我行綜合運用多種舉措,切實加大金融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
增強激勵約束,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根據《江蘇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創新效果評估方案》,連續7個季度對金融機構開展評估;同時,強化評估結果運用,將評估結果與財政存款招標、政銀產品合作銀行選擇、貨幣政策工具運用、金融市場創新業務試點等掛鉤,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和科技相關產業的支持力度。
創設政銀產品,對科技型企業傾斜資源。推動“蘇創融”產品增量擴面,持續應用再貸款資金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精準支持。優化“蘇創積分貸”積分評價體系,加大對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和經營發展能力的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出臺對科技領域重點企業的貼息制度,加大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累計支持超7.9萬戶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貸款3724億元,“蘇創積分貸”余額3273億元。
強化全鏈條支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鼓勵銀行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認股權貸款、貸款+外部直投、參股型并購貸款等創新業務,創新投貸聯動業務模式,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加強與信托、保險、擔保、融資租賃等非銀金融機構合作,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2024年以來,全省累計發放認股權貸款23筆、金額20.6億元。6月末,全省投貸聯動類貸款余額273.5億元,同比增長32.27%。
構建雙創融合的生態體系
江蘇是發展大省、活力強省,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突破50%。我行深耕科技金融生態建設,大力支持技術轉移轉化和新型工業化。
完善科技金融生態建設。創設“一中心一支行一公司一研究院一專項計劃”,推動設立江蘇省科技金融(科創債券)服務與促進中心、科技金融專營支行、省級債券信用增進公司、省金科數字與科技金融研究院,推動成立“江蘇科技金融教育專項計劃”,專項用于培養科技金融人才。
加大對技術轉移轉化的支持。聯合相關部門出臺《關于金融支持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33條具體舉措,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創設“技術轉化預研貸”“技術成果轉化貸”,重點支持技術創新有突破、政策有支持、轉化有對象、缺資金支持的“三有一缺”項目。
加強對新型工業化的支持。落實好《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聚焦新型工業化重大戰略任務,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協同,提升金融支持強度精度效度。尤其是利用多項政策工具和金融產品,加大對關鍵技術和產品攻關、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金融支持。堅持分類施策、有扶有控,推動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防止“內卷式”競爭。
完善境內外資金雙循環支持體系
江蘇是開放大省、外貿強省,今年上半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2.81萬億元,同比增長5.2%,位居全國第二。我行積極推動科技金融要素跨境流動,加強對全省外貿經濟的發展支持。
推動科技型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業務增量擴面。穩慎推進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引導QFLP資金投向戰略新興領域。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業務。推動將更多符合條件的科創、民營小微等企業納入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
優化科研資金跨境管理。加速推動南京、蘇州兩地“科匯通”試點落地見效,便于科技型企業和非企業科研機構開辦資金入境及使用。2025年6月末,已有兩筆“科匯通”試點業務在蘇州落地。進一步強化試點政策的需求摸排和政策宣介,指導銀行加強對符合條件科研機構的金融服務,充分釋放政策紅利。
釋放企業跨境資金運作活力。牽頭制定并提請省政府辦公廳轉發《關于推進跨境人民幣結算工作的若干措施》,本外幣一體化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讓企業敢于在國際貿易中大規模采用本幣結算,這也將極大惠及境外合作園區、中外產業合作園區等建設。我行持續引導銀行機構基于跨境電商供應鏈、訂單流、資金流、貨物流等開發新型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支持力度。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蘇省分局局長)
責任編輯:何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