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到安吉余村考察調研,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幾天后,他在《浙江日報》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一文指出,“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么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重訪余村時強調:“余村現在取得的成績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
20年來,“兩山”理念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應用不斷深化拓展,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原創性、標識性概念,“兩山理念”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和生產力理論,傳承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高度契合了新發展階段的特征和要求,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科學指引。在實踐中,“兩山理念”引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進入新時代新征程,“兩山理念”持續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回顧往昔,“兩山”理念如同一顆蘊藏無窮力量的“種子”,在中國大地上扎下深根、破土抽芽、璀璨綻放,造就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兩山”理念引領之下,江蘇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化工圍江”變“江豚逐浪”,“工業銹帶”變“生態秀帶”,“廢棄礦坑”變“網紅樂園”……一幅幅美麗江蘇建設實景圖,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成為全面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注腳。
中國之美,日新月異。“兩山”理念深刻改變中國、引領時代,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中國方案、作出了中國貢獻。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然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必須更加自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責任編輯:蘇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