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晚上,田二娃吃罷晚飯,又躺在床鋪上刷手機。這年頭,若是沒有手機,沒有網絡,閑暇的日子該有多煎熬啊,特別是對于他們這些在外打工的農民工來說。想娛樂,象棋、撲克、麻將、游戲等應有盡有;想聽書,喜馬拉雅、蜻蜓FM、老白故事等有聲軟件隨便選;想看視頻,有電影、微短劇、電視劇等。田二娃每天關注的是家鄉的融媒體公眾號,在千里之外,隨時隨地能看到家鄉的發展變化,心情是愉悅的,比喝二兩小酒還舒服。忽然,他看到一篇愛心人士送溫暖的報道,送溫暖的地方正是他的老家月亮灣村,其中點到一個老人的名字——王桂香。愛心人士是一位當地知名的朱姓企業家。朱經理把紅包送到王桂香的手中,她緊緊攥著朱經理的手,渾濁的眼里流出兩行熱淚,激動地說:“謝謝!謝謝!”
田二娃盯著手機,半天沒回過神來。王桂香是他老娘的大名,多年前因為一場病,讓老人失去了語言功能,成了啞巴。怎么?老娘現在會說話了?幾天前的一個晚上和大哥田大娃視頻聊天時,也說到了老娘,因為當時老娘已經躺下休息,并沒看到老娘。大哥怎么沒說過這件事?
等到回過神來,田二娃忍不住把電話打給了大哥。大哥接通了,說剛吃過飯,在看電視呢。田二娃說:“咱娘呢?”
“她吃了飯就睡下了。”
“大哥,我看今天老家的新聞了,說愛心企業家朱經理去咱家慰問。”
“對,對,來了不少人,送了一袋米、兩袋面、三壺油,還給老娘一個兩千元的紅包。”
“我看新聞上說咱娘會說話了,她拉著朱經理的手,說‘謝謝!謝謝!’”
“整錯了,整錯了。紅包是老娘接受的,這不假。話是我說的,對著鏡頭,我嚇得說不成話,練習了好幾遍,扛機器的人才說可以。”
……
田二娃雖說是個農民,這么多年一直在外打工,見多識廣,比他大哥有想法。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說給AI,給朱經理洋洋灑灑寫了一封感謝信,限于篇幅,這里只介紹大致內容:
尊敬的朱經理您好!我是月亮灣的村民田二娃,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但您的事跡我還是知道不少。您把企業做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同時致富不忘鄉鄰,修橋鋪路、捐資建學的公益事做了不少……特別讓我感動的是,您到我家送溫暖,竟感動得不會說話的老母親開口說話了。朱經理,您的大恩大德,我沒齒難忘,下輩子當牛做馬來報答您。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朱經理收到田二娃快遞發來信件的那一刻,很是吃驚,因為這年頭,信件屬于稀罕物品。他以為是舉報信件,沒想到是表揚信,看似表揚,實際上是在惡心他。一通電話打下來,得知田二娃的母親確實是啞巴,新聞稿件是那天跟著的秘書小楊寫的,最后自己也沒把關。朱經理待心情平靜下來,覺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即便有關部門追究,也不是自己的責任。但是,也不能小覷。他馬上安排人上網看了看,看看田二娃是否也在網上發聲,若是放到網上,無事生非之徒添油加醋,好事之人推波助瀾,夠自己喝一壺的,不死也得脫層皮。還好,網上風平浪靜,月亮灣村還是晴天大日頭。
朱經理覺得自己有責任,當時也以為老人家激動得說不出話來,誰知道是個啞巴。這樣的概率太小了!朱經理并沒有批評小楊,感覺這事還有挽回的余地,既然是送溫暖就要送徹底,讓老人切實感覺到溫暖!于是,朱經理聯系縣醫院把田二娃的母親接了過來,經過檢查和大夫的會診,請了省城的專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最終治好了老人的病。不過,老人也只能是簡單交流,不是很清晰,也不是很流利。她拉著醫生的手,先蹦出一個“好”字,嘴巴張了好半天,才又蹦出一個“人”字。即便如此,對于老人來說,對于田家來說,已經是謝天謝地。
聽到大哥打來的電話,在公眾號上看到母親的啞病被治愈的消息,田二娃心里的歡喜自不必說。不過,又有那么一絲愧疚,覺得對不起朱經理,當初寫信的目的,確實有惡搞的成分。田二娃拿起筆,覺得還得給朱經理寫一封信,除了道歉,還有感謝。這次必須親自寫,不能依靠AI,AI寫不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再后來,田二娃從外地回來,就在朱經理的公司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