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心果,又名錦繡海棠,是薔薇科蘋果屬的灌木或小喬木,是當前較受歡迎的賞食兩用植物,適合庭園、公園、景區及采摘園、農業觀光園種植應用。雞心果樹苗的栽培與管理是一項涉及多個環節的綜合性工作,它直接關系到果樹的成活率、生長狀況以及最終的產量和品質。
1" 育苗技術
1.1" 選地、整地與施基肥
雞心果樹偏好溫暖、濕潤且光照充足的環境。此外,選擇坡度適宜、排水良好的地塊進行種植極為關鍵,這樣能避免水澇或積水對果樹產生不利影響。在土壤選擇上,雞心果樹對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但疏松肥沃、保水性佳的土壤顯然是最優之選。有機質豐富、排水良好、土層較厚且pH6.5~7.5的砂質壤土、灰化土、紅壤或黃壤等,都十分適宜雞心果樹生長。選擇臨近村莊、灌溉便利、排水良好、地勢平坦、土層深厚且土壤透氣性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作為育苗地。土壤解凍后,需及時施肥并進行深翻,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公斤。將肥料均勻撒施后,用旋耕機翻地,做成1米寬的畦,隨后及時澆水。
1.2" 種子處理
山丁子種子必須經過低溫沙藏后才能萌發。一般在12月底或翌年1月開始沙藏。沙藏前,先將種子浸泡4小時,將漂浮的癟籽和雜質撈出。將種子按1∶(3~5)的比例與濕沙充分混拌,混好的種子放入窖中或埋于地下。如果種子量少,可用花盆進行沙藏,然后將花盆埋入土內過冬。沙藏溫度以25℃為宜。山丁子沙藏天數為40~50天,直到翌年春季種子發芽即可。
1.3" 播種
目前,林業育苗生產中應用的播種方法主要有撒播、條播、點播3種。播種前,先將種子按照已做好的畦的數量分成相等的份數。接著,給整地完成的畦灌足水,待水完全滲下后,把山丁子籽均勻撒播到畦中,隨后覆蓋0.5~1厘米厚的沙土,并及時用木磙子鎮壓一次。為了讓種子發芽更快、出苗更早,播種后需隨時關注土壤墑情,防止土壤板結,要適時、適量地進行澆水或細霧噴水。
1.4" 苗期管理
一是澆水。苗木出土后,根據土壤含水量、苗木的水分需求以及當地的天氣狀況,適度進行灌水。二是除草、松土。5月中旬至8月中旬苗木生長期間,需及時清除雜草。當土壤表皮干燥時,可開展松土作業,以維持土壤水分。三是整個育苗過程中不需要間苗和施肥。7月下旬以后,視當地天氣情況減少澆水次數,防止苗木徒長,影響其木質化程度。
1.5" 起苗、冬儲假植
當年10月苗木落葉后即可進行起苗工作。根據育苗地的地理位置,可選用機械起苗或人工起苗的方式。起苗過程中,要注意避免苗木根部受到機械損傷。將苗木按一定數量進行打捆,打捆數量不宜過多。此外,也可在入冬前后澆灌上凍水,待第二年春天苗木萌發前起苗。
起苗后要立即進行假植,以防苗木根部風干、凍傷,影響來年春季栽植成活率。將苗木向北傾斜45°,成捆整齊地排放在溝內,擺一層苗木放一層濕沙土,讓苗木的根系與濕沙密接,不留空隙。培好后,看土壤濕潤程度適量澆水。如苗木多,可在苗木中間插一小捆秸稈,有利于通氣。為保持濕度,可蓋上一層大棚塑料,然后把玉米秸稈成排成捆地壓在上面。
2" 木質山丁子小苗栽植
2.1" 選苗、斷根
把前一年冬儲或早春時節出圃的木質山丁子幼苗進行分級篩選,挑出根系不好的弱苗、病苗、死苗。篩選后的山丁子苗進行斷根處理,根部保留4~6厘米,只留1個主根。
2.2" 栽植
遼西地區大多于4月中下旬開始栽植山丁子苗,每畝栽植約20000株。先向整平做好的畦里灌少量水,水流速度以不超過插苗速度為宜,畦兩邊各安排一人隨水流扦插山丁子苗。行距30厘米左右,株距5厘米左右。扦插完畢后,第二天進行二次灌溉,務必灌足灌透。此后幾天,需根據當地天氣情況及時澆水,確保畦內水分充足、土壤濕潤,以利于山丁子苗緩苗扎根。
2.3" 澆水、松土、除草
山丁子苗緩苗成活出葉后,要適時、適量灌水,保持土壤濕潤。要適時松土、鏟除雜草,保證苗正常成長。在苗木生長過程中不需要施肥,生長后期要控制澆水次數,促進苗木的木質化,安全過冬。
2.4" 病蟲害防治
苗木成活出葉后,及時噴灑1次50%多菌靈1000倍液與吡蟲啉1000倍液混合液,防治病蟲害。以后視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在土壤結凍前澆防凍水,早春晝夜溫差大,及時澆防凍水,同時也要注意牲畜、野兔等動物的啃食。
3" 嫁接
3.1" 嫁接準備
第二年4月開展嫁接工作。嫁接前幾天,需對苗圃地澆一次透水,并將砧木在距離地面5~6厘米處截斷。選擇無病毒病、木質化程度高且芽體飽滿的雞心果一年生枝條作為接穗。
3.2" 劈接
削接穗:接穗剪取5~10厘米長,留有2~3個芽。在其下部削1個2~3厘米長的削面,再在這個削面背后削1個相等的削面,使接穗下端呈長楔形,留有1~2個芽。若砧木較細,其外側需略厚于內側;若砧木較粗,則要求楔面兩邊一樣厚。削面要平整、光滑,上端距離芽1厘米左右平剪。
剪砧木:使用剪枝剪在距離地面3~4厘米的位置將砧木剪斷,并把茬口修整平滑。隨后,直接用剪枝剪將砧木斷口從中間剪開,深度略長于削面的長度。
嫁接與綁縛:將砧木劈口撬開,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使接穗的稍厚一側朝外。最好使接穗左右兩邊外側的形成層都能與砧木劈口兩邊的形成層對齊,如果不能兩邊對齊,則一邊對齊,一邊靠外,對著砧木韌皮部也可。接著,使用寬度為3~4厘米的塑料薄膜帶,從上方開始向下纏繞,將劈口、傷口以及露白的部位全部包裹嚴密并捆綁緊實。同時,用塑料膜帶將接穗的頂部密封好。
3.3" 嫁接注意事項
首先,接穗不宜削得太薄,削面需保持平整、光滑。當楔形部分過薄時,形成的愈傷組織較少;而切削后保留較厚部分形成的愈傷組織較多,這有利于接穗成活。其次,嫁接時,不要將接穗的楔面全部插入砧木,需露白0.5厘米以上,這樣有利于傷口愈合。否則不僅容易導致砧木劈裂,而且上下形成層對準難度較大,還容易造成后期愈合不佳,影響植株壽命。最后,嫁接后不要立即澆水,應等到接穗傷口愈合并成活后再進行灌溉。
4" 嫁接苗的田間管理
根據土壤情況及時灌水,防止干旱,影響成活率。但是灌溉時水量不要過大,防止過多的水分滲透到嫁接部位,影響愈傷組織形成,導致成活率下降。砧木上新發出的萌蘗要及時抹除,以免新發的萌條與接穗爭奪水分與養分,降低嫁接成活率。接穗上如果同時萌發幾個嫩枝,僅留1個健壯的枝條,多余的也要及時抹除。及時除去圃地內雜草,原則是“除小除了”。灌水和雨后要及時松土,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通透性。
作者單位:朝陽縣王營子鄉產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