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對優質畜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做好動物檢疫工作對嚴格管控畜產品質量、保障人體健康有重要意義。畜產品質量可能因動物疫病、獸藥殘留等因素影響而下降,同時畜牧業規模化發展顯著增加畜產品檢疫工作量,檢疫覆蓋不全面、檢疫結果不準確等問題突出,亟須探討動物檢疫工作策略,充分發揮其在畜產品質量安全管控中的作用,助力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社會經濟穩定。
1動物檢疫在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中的作用
1.1控制動物疫病傳播
動物感染疫病后,其生長發育不良,肉、蛋、奶等畜產品可能攜帶病原體,隨著畜產品流動,擴大疫病傳播范圍。動物檢疫工作嚴格檢驗動物及產品的安全性,及時通過隔離、撲殺等方法處理感染疫病的動物及潛在風險源。例如,動物檢疫人員做好畜禽生產全過程的檢疫工作,若在畜禽養殖、運輸或屠宰等環節發現疫情,及時確定患病動物及其同群動物,劃定動物疫情管控區域,采取無害化處理措施,避免禽流感、口蹄疫等動物疫病大范圍傳播。經過全面的動物檢疫,保障其他動物安全和畜產品質量[1]。
1.2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布魯氏菌病、狂犬病等動物疫病屬于人畜共患病,此類疫病不僅影響動物生長發育,還可能傳播給人類,危及人體健康。動物檢疫是防控人畜共患病的重要途徑,經過動物檢疫,養殖人員可及時對染病動物采取隔離、治療等防治措施,同時做好養殖場消毒、養殖場進出人員管理等工作,殺滅病原菌,阻斷疫病向人類傳播的路徑。以屠宰環節的動物檢疫為例,重點檢查動物胴體、內臟等,若發現某些畜產品感染人畜共患病,應盡快限制此類產品的流通,對其采取無害化處理措施,避免感染產品流入市場。經過動物檢疫,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維持社會穩定。
1.3保障消費者健康
消費者對畜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提出較高要求。
動物檢疫強調對畜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的全面監管,通過全流程監管策略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畜產品。經過檢疫的畜產品可有效降低攜帶病原體的風險,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買,無需擔心因畜產品攜帶病原體而導致人體健康受到威脅。動物檢疫能夠構筑畜產品質量安全防護屏障,提高消費者對畜產品的信任度,在消費端信任提升的促進作用下,進一步推動畜產品產業良性發展。動物檢疫要保證檢疫信息的可靠性,及時向消費者公示檢疫信息,保證動物檢疫信息透明化,使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質量可靠、食用安全的優質畜產品,同時監督畜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經過動物檢疫和檢疫信息公示,實現畜產品質量安全管控的良性循環2
2動物檢疫工作策略
2.1健全動物檢疫法律法規體系
現階段已有一系列與動物檢疫相關的法律法規,其對動物檢疫具有引導作用,但隨著畜牧業發展及動物檢疫要求持續提高,部分法規條款對當前動物檢疫工作的適用性較差。因此,需要以動物檢疫現狀為準,完善動物檢疫法律法規體系,明確動物檢疫的標準、操作流程、各主體職責及權限,加大監管力度,發現違法行為后嚴厲懲處,督促相關主體嚴格依據規范開展動物檢疫工作。立法時需要考慮動物檢疫的工作需求和現存問題,從現有動物檢疫技術體系中篩選出已取得廣泛應用且效果較好的先進檢疫技術,將其上升為法律法規,通過法律法規保障先進檢疫技術的有效應用。例如,在動物檢疫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新型獸藥殘留和新型動物疫病問題,制定監管標準和檢測標準,確保動物檢疫有法可依。持續推進動物檢疫法律法規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銜接協調,構建一套對現代動物檢疫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動物檢疫法律法規后,為動物檢疫工作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3]
2.2加強動物檢疫人才隊伍建設
檢疫人員的綜合素質影響動物檢疫效果,因此要加強檢疫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使其滿足當前動物檢疫工作需求。一是制定動物檢疫人員準入制度,組織資格考試,選拔職業態度端正、專業技能水平高的檢疫人員,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檢疫人員才可從事動物檢疫工作。二是注重檢疫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持續提高檢疫人員綜合素質。定期組織檢疫人員參加業務培訓活動,使檢疫人員積極學習先進的法律法規、檢疫技術,逐步完善知識架構,提高實操水平。職業道德教育也是檢疫人員培養的重點,旨在于強化責任意識,使其在日常檢疫工作中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準則,按規范開展檢疫工作,做到科學檢疫、廉潔檢疫。例如,某地區定期組織檢疫人員開展培訓活動,由專業人員向檢疫人員傳授新檢疫技術和管理方法。經過定期培訓,該地區檢疫人員對新型動物疫病檢測技術的掌握率由 40% 提高至80% ,為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2.3加強基層動物檢疫設施建設
動物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基層設施支持。針對現階段部分基層地區動物檢疫設施不健全、老舊設施更新不及時等問題,需要以動物檢疫工作需求為準,加強基層動物檢疫設施建設,改善動物檢疫工作條件的現狀。例如,配置病原分離培養設備、快速檢測儀器等,完善動物檢疫設施,以便檢疫人員利用先進的設施設備高效開展工作,精準發現動物疫情。持續推進標準化檢疫實驗室建設進程,改善動物檢疫環境,降低檢疫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阻力。鑒于動物檢驗工作量較大,還需做好基層動物檢疫信息化建設工作,建立一套實時采集、傳輸和共享檢疫數據的信息管理系統,保證信息完整,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利用水平,減輕工作人員在信息管理中的工作強度。例如,某基層動物檢疫機構在完善檢疫設施配置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后,檢疫準確率提高20%[4]
2.4創新動物檢疫技術
傳統動物檢疫技術存在檢疫結果準確性偏低、檢疫效率低的弊端,其難以滿足當前動物檢疫工作要求。隨著科技的進步,需要根據當前動物檢疫工作需求創新動物檢疫技術,突破傳統檢疫技術的困境。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協作,集多方力量創新檢疫技術手段,提升檢疫精準度。例如,創新免疫檢測技術與基于分子生物學的核酸檢測技術,通過先進檢疫技術提升動物疫病檢疫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在保證動物檢疫結果可靠的前提下縮短動物檢疫時間,盡可能在源頭發現動物疫病,快速防控。針對有害物質導致畜產品質量差的問題,創新有害物質檢測技術,完善檢測項目,準確且高效地檢出畜產品中的有害物質,杜絕此類畜產品流人市場。在創新動物檢疫技術的基礎上,將先進技術推廣至基層檢疫機構和生產一線,加快動物檢疫技術成果的轉化,發揮先進檢疫技術在動物檢疫中的應用價值。例如,推廣新型獸藥殘留檢測技術,細致檢測畜產品獸藥殘留情況,為畜產品質量管控提供依據,縮短檢測時間約 30% 。
2.5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建立健全覆蓋畜產品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全流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若發現畜產品質量問題,及時追溯至問題的源頭,從根源上采取處理措施,減小劣質畜產品對公共衛生安全的危害。建立統一的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提高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水平。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下的信息管理涉及多個環節。一是養殖環節,采用電子耳標、二維碼等技術將畜禽品種、飼料及獸藥使用情況等信息錄入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二是屠宰和加工環節,及時記錄和上傳畜產品檢疫、加工等信息。三是銷售環節,為畜產品賦予唯一二維碼,消費者掃碼即可查詢畜產品生產全流程信息,了解畜產品檢疫情況,實現對畜產品的全程追溯。監管部門需嚴格監管畜產品質量安全追體系的各項信息,嚴厲處罰惡意篡改、偽造追溯信息等行為,保證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使追溯體系高效運行,強化畜產品質量管控。例如,某地區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將不達標畜產品的召回時間縮短至1d以內[5]
結語
綜上所述,動物檢疫貫穿于動物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等環節,全面開展動物檢疫工作有利于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畜產品,提升公共衛生安全水平,推動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但目前動物檢疫工作水平仍有待提高,相關人員需要從法律法規完善、人才隊伍建設、基礎設施配置、技術創新、質量追溯等方面尋找突破□,改善動物檢疫效果,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和消費者健康。未來需要持續創新檢疫技術,注重智能化儀器和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提高動物檢疫水平。
參考文獻:
[1]王丹.淺談強化動物產地檢疫工作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J].吉林畜牧獸醫,2024,45(4):175-177.
[2]張毅,張德佩,涂云凰,等.動物檢疫報檢點規范化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當代畜牧,2023(12):150-151.
[3]黨艷艷.淺析動物檢疫在畜產品質量安全中的作用及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4(8):78-79.
[4]梁軍濤.動物檢疫在畜產品質量安全中的作用[J].吉林畜牧獸醫,2024,45(8):175-177.
[5]洪慶鋒.動物檢疫監督與畜產品質量安全探究[J].中國動物保健,2024,26(2):73-74.
收稿日期:2025-07-03
作者簡介:鄂金玲(1968—),女,達斡爾族,本科,高級獸醫師。研究方向:獸醫。*通訊作者:馮學軍(1972—),女,漢族,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