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感染偽狂犬病后,臨床癥狀以體溫升高較為顯著,幼齡仔豬在感染該病后,還會表現出神經性癥狀,嚴重影響其消化系統。2周齡以內的仔豬感染偽狂犬病后,發病率、病死率高達100%,多為淘汰處理[1-2]。成年豬、母豬在感染該病后,機體抗病性下降,還會繼發或混合細菌性、病毒性等多種疾病,加重臨床病癥,死亡率上升。妊娠期母豬感染該病后,會出現流產、死胎等癥狀。目前,豬偽狂犬病在我國生豬養殖區內均有發生,且流行范圍愈發廣泛,危害程度逐漸加重。且發病后多與其他疾病呈現混合、繼發感病,嚴重影響生豬養殖經濟效益。做好豬偽狂犬病的防控管理,對豬養殖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1流行病學
豬偽狂犬病(PR)是由偽狂犬病毒(PRV)侵染所引發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疫病3。該病發生時無顯著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以發病,其中以冬春低溫寒冷季節發生較多。偽狂犬病毒除了感染豬群外,還會感染犬類、貓類、蝙蝠、鼠類等多種動物,致死率高。豬偽狂犬病傳染源多為隱性帶毒豬、發病豬及帶毒鼠類等,病毒傳播途徑廣泛,可以經由此類傳染源的體液、分泌物等排出,污染豬群養殖周邊環境,健康豬接觸后感病;或可通過精液途徑傳播。
2臨床癥狀
不同日齡、性別的豬群在感染偽狂犬病毒后,受病毒的毒力水平、感染途徑、豬體機體免疫狀態等方面的影響,所表現出的癥狀有所差異。豬偽狂犬病臨床癥狀可以分為3種類型,分別為急性型、亞急性型、慢性型。
2.1急性型
該病發生后臨床癥狀、致死率最為嚴重,多發在初次發病的疫區內,以幼齡仔豬發病最多,致死率高。具有突發性,病豬突然表現出臨床癥狀,體溫上升至 40.5~42C ,攝食量減少或廢絕,精神狀態沉郁不佳,呼吸急促、困難,肌肉痙攣,尖叫等,嚴重病豬出現嗜睡、昏迷,最終死亡。從發病至死亡病程較短,僅有數小時至數天,致死率極高。對此類病死豬進行剖檢觀察時,可以發現顯著的腦部病變。
2.2亞急性
多發于病毒毒力水平較低或感染豬免疫力相對正常的情況下,發病后癥狀較輕。病豬可能會出現體溫上升至41 C 左右,攝食量減少,身形消瘦,活動量減少,局部肌肉痙攣及間歇性的神經性癥狀。亞急性豬偽狂犬病病程相對較長,持續時間達數周,病豬還會出現反復發病的現象。
2.3慢性型
病豬會出現持續性的神經性癥狀,例如長期后肢痙攣,攝食困難,視覺神經障礙,精神敏感等現象,多發于重復多次感染的豬群及免疫抑制條件下。慢性型豬偽狂犬病致死率較低,但會成為無癥狀的病毒攜帶者,成為該養殖場豬偽狂犬病傳染源,特別是在一些管理水平較高的養殖場內。除此之外,豬偽狂犬病具有垂直感染的特征,妊娠期、哺乳期母豬在感染該病毒后,可以通過臍帶、乳汁等傳染至仔豬群體,引發仔豬出現先天性臨床癥狀,伴有呼吸困難、肢體痙攣等癥狀。妊娠期母豬在妊娠后期易流產,誘發母豬繁殖障礙,喪失種用價值。
3剖檢診斷
對病死豬尸體進行剖檢觀察,發現病死豬扁桃體呈化膿性炎性病變;器官內有白色泡沫狀物質充盈;肺臟水腫,伴有實質性病變;肝臟表面有多個黃白色壞死病灶;胃底部出現充血、有出血斑,呈斑點狀穿孔特征;脾臟腫大;腎臟腫大;全身淋巴結顯著腫大、充血;腦膜有充血、腫脹表現。
4實驗室診斷
4.1細菌學檢查
在無菌的條件下收集病死豬的肝臟、脾臟、肺臟等病料,分別接種至肉湯、瓊脂培養基上進行觀察。培養溫度恒溫 137°C ,培養時間為 148h ,培養后觀察,各培養基上菌落均無顯著變化,排除病豬感染細菌性疾病的可能性。
4.2血清學檢查
使用豬偽狂犬病檢測試劑盒進行血清學檢測。從養殖場內收集發病豬血清,依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先將病豬血清分別在微量反應板內使用稀釋液將其稀釋為2倍系列液體,各稀釋倍數液體取 20μL 分別滴入玻片上,并設置陰性及陽性血清對照。隨后,在各樣品上滴人乳膠抗原1滴,充分攪拌晃動,判定結果。結合檢測試劑盒說明書結果判定標準,當結果為陽性時,則確診該病豬患偽狂犬病。
5防治方案
結合養殖場內發病情況,為養殖戶制定相應的防治方案,供參考應用。
5.1藥劑治療
一旦確診,要求該養殖戶立即將發病豬群隔離處理,避免該病進一步蔓延,并對養殖場內豬群的糞便、日常活動所產生的污染物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
由于豬偽狂犬病無特效治療藥物,在用藥期間,需要結合病豬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進行對癥給藥,預防疾病的繼發與混合感染。對于已經發病的病豬,使用豬用干擾素1mL/頭,先用生理鹽水5mL稀釋后再肌注處理,避免病毒的進一步影響。隨后使用注射用頭孢噻呋鈉1mL/頭,肌肉注射,1次/d,連續使用
頭孢噻呋與干擾素分開使用,間隔時間控制在30min以上。對于部分體溫上升至40 °C 以上的病豬,使用安乃近注射液 1mL/ 頭,1次/d,連續使用3d。干擾素使用3d,1次/d,3d后停止使用,使用偽狂犬病活疫苗 2mL /頭,肌肉注射接種,加強接種免疫,首次免疫后20d再接種1次,接種量為3mL/頭。
在治療給藥期間,為鞏固治療效果、增強生豬抗病性,全群飼喂貫仲、山楂各 30g ,黃芩、連翹、白芷、郁金、山梔各 10g ,川黃連 5g ,加水 500mL 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煎煮 30min ,去除藥渣攤涼后混合飲水1L,供豬群自由飲用,具有較好效果。
5.2加強消毒管理
對養殖場內環境執行嚴格的消毒管理,使用 10% 月芐三甲氯胺溶液對豬舍內地面、墻壁、設施、工具等進行消殺,每間隔2d消殺1次;產房及發病豬豬舍內,使用 2% 燒堿溶液進行噴灑消毒,每間隔3d消殺1次;母豬在進行哺乳之前,人工使用 2% 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擦洗消毒,消毒后方可允許仔豬吃初乳。
6討論分析
6.1混淆診斷
豬偽狂犬病發生后,其癥狀常與多種疾病相似,易出現診斷失誤。在診斷期間,養殖戶應當注重對疫病的鑒別,避免錯誤用藥,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加重病情。
6.2疫苗接種
建議養殖場調整豬群疫苗接種免疫程序。在母豬進行配種前,使用偽狂犬滅活疫苗進行接種免疫,產前30d再使用偽狂犬病活疫苗接種免疫1次;仔豬3日齡時,使用偽狂犬病活疫苗滴鼻免疫1次,生長至15日齡接種該疫苗2頭份,生長至50日齡時再次接種該疫苗1頭份,穩固接種效果,避免出現發病。
6.3加強飼養管理
近年來,受毒株種類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豬偽狂犬病免疫抑制情況。因此,在豬群飼養期間,需要加強管理,為其提供適宜生長發育需求的飼料,多飼喂青綠多汁及營養均衡的飼料,提供潔凈飲水,避免飼喂霉變飼料或含病原的飲水等。
6.4預防措施
目前,豬偽狂犬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對于疫區內的假定健康豬、受威脅的豬群應當積極接種偽狂犬病疫苗,避免受病原影響致病。同時,對于已經發病且癥狀較輕的豬群,可以使用抗病毒制劑進行治療,并針對臨床癥狀對癥給藥,緩解病癥,提升治療效果。在日常飲水中,可以添加黃芪多糖中草藥制劑提升豬群的抗性,以黃芪多糖為例,每千克黃芪多糖加水 1000kg ,供豬群自由飲用即可。
6.5流行疫區應對方案
在部分豬偽狂犬病流行地區,可以接種豬偽狂犬病弱毒苗、弱毒滅活苗、野毒滅活苗及基因缺失苗等。接種此類疫苗后,可以緩解豬群感染偽狂犬病的臨床癥狀,減少該病造成的養殖經濟損失。但是僅僅接種此疫苗無法徹底消除偽狂犬病,在無該病發生的豬場內禁止使用此方案。
結語
綜上所述,豬偽狂犬病屬于一種病毒性傳染性疾病,發生后對仔豬影響較大,死亡率較高。養殖場內一旦出現該病,養殖戶需做好隔離管理、用藥治療等工作,減少該病對生豬養殖的影響范圍,盡可能降低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維護生豬養殖產業良好發展。參老文獻.
[1]郭廣君,呂素芳,賈仰波,等.豬偽狂犬病病原學檢測診斷技術及應用[J].現代畜牧科技,2025,(5):120-122.
[2]楊謹瑜.規模化豬場豬偽狂犬病的防控難點與措施[J].中國動物保健,2025,27(04):19-20.
[3]徐月青,王自新.豬偽狂犬病的鑒別診斷與針對性治療技術[J].中國動物保健,2025,27(3):3-4.
收稿日期:2025-05-30
作者簡介:范萬忠(1969—),男,漢族,本科,高級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防治、檢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