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阜陽市肉牛養殖現狀
2024年,安徽阜陽市在肉牛養殖領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市肉牛飼養量高達44.34萬頭,穩居全省榜首,這一數據充分彰顯了阜陽市在肉牛養殖規模上的優勢地位,全年肉牛出欄18.32萬頭,同比增長 5.53% ,這樣的增長態勢不僅反映出市場對牛肉需求的持續旺盛,也體現了阜陽市肉牛養殖產業在不斷優化發展模式、提升養殖技術的過程中取得的良好成效。目前,阜陽市備案規模牛場達到534個,規?;B殖已成為當地肉牛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規?;B殖相較于傳統的散戶養殖,具有諸多優勢,它能夠實現資源的集中高效利用,從場地規劃、設備配置到人員管理,都可以進行科學統籌安排,從而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在規?;鲋?,可以引入先進的養殖設備和技術,對養殖環境進行精準調控,為肉牛生長創造更適宜的條件。
2肉牛養殖的關鍵技術
2.1優化肉牛養殖品種選擇
品種是決定肉牛養殖效益和牛肉品質的基礎因素。在肉牛養殖過程中,選擇優良品種至關重要,不同的肉牛品種在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肉質特性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性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阜陽市在肉牛品種選擇上,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飼料資源以及市場需求,例如,對于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的品種,在育肥階段能夠更快地達到出欄標準,降低養殖周期,從而減少養殖成本,像西門塔爾牛,它具有體型大、生長快、肌肉豐滿、適應性強等優點,在阜陽市的養殖實踐中表現良好,西門塔爾牛不僅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在以當地常見的農作物秸稈、青貯飼料為主的飼料條件下,也能實現較好的生長發育,其飼料轉化率明顯高于一些本土品種[1]。再或者,考慮到市場對高品質牛肉的需求日益增長,選擇肉質鮮嫩、大理石花紋豐富的品種,如和牛、安格斯牛等進行適度引進和養殖,這些品種的牛肉在市場上往往能夠獲得更高的售價,為養殖戶帶來更可觀的經濟效益。
2.2規?;龅慕ㄔO和選擇
規?;龅慕ㄔO與選址是保障肉牛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效率的重要前提,牛場選址應綜合考慮地形、地勢、水源、交通、防疫等多方面因素。從地形地勢來看,應選擇地勢高燥、平坦開闊、排水良好的地方,這樣的地形條件可以有效避免牛場積水,減少潮濕環境對肉牛健康的影響,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導致肉?;疾茁试黾?,也會影響飼料和墊料的質量。水源方面牛場需要有充足、清潔的水源供應,肉牛的日常飲水、飼料加工、牛舍清潔等都離不開水,因此,牛場應靠近水源地,且水源水質要符合飲用水標準,可以選擇在河流、湖泊附近,但要注意避免水源受到污染,要配備完善的供水設施,如蓄水池、水塔、供水管道等,確保在不同季節都能穩定供水。交通便利性也是牛場選址的重要考量因素,牛場需要便于飼料運輸、肉牛出欄運輸以及養殖設備和物資的進出,但牛場又不能過于靠近交通主干道,以減少車輛噪聲、粉塵等對肉牛的應激反應,同時降低疫病傳播的風險。一般來說,牛場距離交通主干道應保持在 500m 以上。在牛場建設方面,要科學規劃布局,根據功能不同,將牛場劃分為生活區、生產區、隔離區等,生活區應位于牛場上風向,與生產區保持一定距離,以減少生產區對生活區的污染。
2.3精細飼料的選用和喂養
飼料供應質量直接關系肉牛生長發育水平與養殖經濟效益,科學的飼料選用和喂養策略是提升肉牛養殖效益的核心要素。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需根據肉牛生長階段制定精細化的飼料配方與飼喂方案。特牛階段,出生1h內要確保其吃到2~3L初乳,隨后1~7日齡每天飼喂6~8L常乳,15日齡后開始補飼精料,初始日喂量約 50g ,隨日齡增加逐步提升,同時搭配優質干草,到60日齡時精料日喂量可達500g左右,育肥前期(體重 300~400kg ),精粗飼料比例控制在4:6,精料中玉米占比 55%~60% 豆粕 25%~30% ,粗飼料以青貯玉米、氨化稻草為主,日飼喂量按體重 2.5%~3% 供給;育肥后期(體重 400kg 以上),精粗比調整為7:3,精料中玉米比例提升至 70%~75% ,并添加適量油脂,粗飼料保證優質干草供應,日飼喂量約為體重 3%~3.5% 。飼喂遵循“少喂勤添、先粗后精”原則,每天分3~4次投喂,保證充足清潔飲水,同時,利用TMR全混合日糧技術,確保飼料營養均衡,避免挑食,提升飼料轉化率,促進肉??焖儆?。
2.4合理出欄,提高肉牛出欄率
把握肉牛出欄時機對提升養殖效益意義重大,科學合理的出欄安排是保障肉牛養殖利潤的關鍵因素,通常而言,肉牛在生長至12個月前處于快速生長期,體重能達到約 500kg ,且日增重可達1kg。但過了12個月其生長速度明顯放緩,若繼續飼養不僅飼料等養殖成本會持續攀升,而且肉牛的肉質和口感提升空間有限,因此綜合考量成本與質量,在肉牛生長至12個月左右時出欄較為適宜2。
2.5做好疾病預防與治療
疾病是影響肉牛健康生長和養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做好疾病預防與治療工作,是保障肉牛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肉牛養殖過程中,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采取綜合性的疾病防控措施。加強飼養管理是預防疾病的基礎,提供優質的飼料和清潔的飲水,保證肉牛營養均衡,增強其自身免疫力,并合理規劃養殖密度,保持牛舍良好的通風、采光和溫濕度條件,為肉牛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定期對牛舍、養殖設備和用具進行清潔和消毒,減少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病原體的滋生和傳播,每周對牛舍進行一次全面的噴霧消毒,每月對養殖設備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和消毒,每年進行2~3次驅蟲,使用伊維菌素、阿苯達唑等藥物,有效驅除體內外寄生蟲[3。此外,做好疫苗接種工作是預防傳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和季節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疫苗接種計劃,對于常見的肉牛傳染病,如口蹄疫、牛瘟、牛巴氏桿菌病等,要及時接種相應的疫苗,確保肉牛群體具有足夠的免疫力。建立健全疫病監測網絡,與當地動物疫病防控機構保持密切聯系,及時了解周邊地區疫病流行動態,做好疫病預警工作,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病傳入,肉牛發生疾病時,要及時準確地進行診斷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合理使用藥物,嚴格遵守藥物使用規范和休藥期規定,確保牛肉產品質量安全。
2.6現代高新技術的投入和使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高新技術在肉牛養殖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肉牛養殖產業的升級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在養殖環境監測與調控方面,物聯網技術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在牛場安裝溫濕度傳感器、氨氣濃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等設備,實時采集牛舍內的環境數據,并將數據傳輸到監控中心。養殖人員可以通過手機APP或電腦終端,隨時隨地查看牛舍環境狀況,當環境參數超出設定范圍時,系統會自動發出報警信號,提醒養殖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比如當牛舍內溫度過高時,系統會自動啟動通風降溫設備;當氨氣濃度超標時,會自動開啟排風系統,改善空氣質量,這樣就可以為肉牛創造一個更加舒適、穩定的生長環境,提高養殖效率和肉牛健康水平。在精準飼喂方面,智能化飼喂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該系統通過對肉牛個體的體重、生長階段、健康狀況等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為每頭肉牛制定個性化的飼料配方和飼喂計劃,自動飼喂設備根據飼喂計劃,精確投放飼料,避免飼料浪費,同時保證每頭肉牛都能獲得充足且合理的營養,此外,還可以利用RFID技術對肉牛進行個體識別,實現對每頭肉牛采食情況的實時監測和記錄,為養殖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在繁殖育種方面,生物技術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胚胎移植技術可以快速擴繁優良品種,提高繁殖效率,通過將優良品種母牛的胚胎移植到普通受體母牛體內,使普通母牛能夠孕育出優良品種的犢牛,大大縮短了優良品種的擴繁周期,基因編輯技術則可以對肉牛的基因進行精準修飾,培育出具有特定優良性狀的肉牛品種,如生長速度更快、肉質更好、抗病能力更強等。
結語
總之,肉牛養殖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品種選擇、場地建設、飼料喂養、出欄管理、疾病防控以及高新技術應用等多個關鍵環節,安徽阜陽市在肉牛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取得的顯著成就,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高豆.肉牛養殖關鍵技術及優化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5,(1) :146-147.
[2]陳二紅,李橋,甄江,等.肉牛養殖的關鍵技術[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11):95.
[3]呂明.肉牛養殖關鍵技術探析[J].畜牧業環境,2024,(17):137-138.
收稿日期:2025-06-17
作者簡介:王陽明(1973一),男,漢族,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