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事在《雷鋒》雜志發(fā)表的一篇報道讓我眼前一亮。那些用樸實文字傳遞的精神高度,讓我明白:好宣傳不是信息堆砌,而是有溫度的故事。
從此,《雷鋒》成為我的必讀刊物:“榜樣力量”教我人物寫作,“文明實踐”授我工作經(jīng)驗,“志愿廣場”拓我思路。它不僅是案頭工具書,更成為我理解宣傳工作本質的金鑰匙。

筆耕不輟,春華秋實。在雷鋒雜志社的關心指導下,我們縣開展了一系列學雷鋒志愿服務創(chuàng)新實踐:將《雷鋒》報道的好人好事改編成《雷鋒故事匯》宣講材料,每年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月”等。同時打造“一刊多端”融媒體矩陣《雷鋒》雜志深度報道 + 微信圖文 + 短視頻 + 廣播音頻,讓雷鋒精神覆蓋不同受眾群體。
經(jīng)過兩年潛心學習,我參與采寫的《擦亮人民幸福底色》通訊被《雷鋒》雜志刊發(fā)。從此,我與雜志社的聯(lián)系越來越多,編輯老師對我的指導更加耐心細致,我的寫作水平提高很快,從開始時的只能寫點簡單消息到后來能獨立采寫深度通訊,從寫稿以為是工作羅列到能夠剖開現(xiàn)象看本質。
2023年,我負責與《雷鋒》雜志全面對接工作。編輯老師“好故事就在腳下”的鼓勵,讓我開始深入挖掘五蓮縣文明實踐資源。五蓮的文明故事開始頻繁見刊:從紅泥崖村互助養(yǎng)老的感人事跡,到“山東好人”高彩艷的動人故事,再到文明實踐的創(chuàng)新實踐12個典型案例和5個志愿服務項目,通過這個國家級新聞平臺走向全國,五蓮縣委宣傳部榮獲新時代傳播雷鋒精神貢獻獎。
回眸與《雷鋒》雜志共同走過的5年歷程,我深深感受到這段緣分帶給我的不僅是業(yè)務能力的提升,更是全方位的成長與蛻變,讓我在工作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如今,《雷鋒》雜志在五蓮縣已經(jīng)超越普通刊物的范疇。在宣傳系統(tǒng),它是指導工作的“教科書”;在基層單位,它是學習借鑒的“案例庫”;在普通群眾心中,它是身邊好人的“光榮榜”。而對我個人而言,它既是專業(yè)成長的搖籃,也是精神寄托的家園。
五年同行,感恩相遇。站在創(chuàng)刊10周年的新起點,我期待《雷鋒》繼續(xù)深耕基層、創(chuàng)新融合、走向世界。我將繼續(xù)做好橋梁,讓更多五蓮故事傳向全國、走向世界。UF
(責任編輯:陳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