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啊,快來看,這是組織給我的……”2021年的“七一”,90多歲的老黨員韓奶奶顫巍巍地打開一個絲絨盒子,一枚沉甸甸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在午后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坐在她對面的國網威海供電公司營銷部優質服務管理專責張祥坤,心頭一熱。老人眼中閃耀的榮光,以及那些飽含歲月硝煙的革命故事,仿佛電流般瞬間貫通了他服務為民的初心。此刻,他更加確信:這間小屋里的燈光,便是他所有奔波的意義。
有人說,營銷服務是樁苦差事,累死累活,卻常因客戶一個投訴前功盡棄,似乎既無“意思”,更無“奔頭”。然而張祥坤扎根供電服務崗位多年,從一名普通員工起步,用行動將“無奔頭”的崗位鍛造成星光大道一一他不僅成長為響當當的“用戶服務滿意明星”,更將8項省部級及以上榮譽收入囊中,讓平凡崗位綻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于無聲處聽驚雷:服務管理的“暗訪者”
“服務無小事、事事關民心”,這句樸實的話語,是張祥坤時刻銘記的座右銘。
2025年2月3日20點零7分,威海高新區寒意襲人。張祥坤與同事以客戶身份撥通報修電話:“我是西澇臺社區的,家里沒電了…”這是他為掌握服務真實脈動而精心設計的暗訪行動。服務品質的提升,始于對短板的精準洞察。張祥坤堅持每日對海量95598工單,進行抽絲剝繭分析,敏銳捕捉報修、業擴、電費催收等環節潛藏的風險。
為堵住服務漏洞,他牽頭或參與編制《供電服務規范》《智能繳費推廣話術》等實用指南,并制作《故障搶修標準化作業》教學視頻,將抽象的服務要求轉化為基層員工可感可觸的規范操作。同時,他力推責任單位負責人“說清楚”制度,創新建立專業部室第一時間介入投訴調查機制,實現投訴從調查到整改的閉環管理。這環環相扣的努力,終使威海供電公司客戶回訪滿意率躍升至 99.7% ,萬戶投訴率持續在省內保持低位。
心系桑榆情暖空巢: 特殊群體的“守護者”
只有零距離貼近客戶,才能聽見他們心底最真實的聲音。”張祥坤深知,優質服務永無止境。
2020年,他在走訪北港社區時了解到,九旬的老黨員韓奶奶獨居生活。自此,他主動結對,化身“電力兒子”,定期為老人檢查用電安全,代買米面油等生活物資,打掃衛生、陪嘮家常,逢年過節更帶著心意陪老人溫暖過節。韓奶奶那枚閃耀的紀念章,不僅映照著她崢嶸歲月的榮光,也映照出張祥坤服務延伸的深度。
這份溫暖并未止于一人。他推動在全市社區開展“政電網格融合服務”大走訪,融合”服務新模式—一將電力網格經理的姓名、照片、電話與職責范圍,掛在政府基層治理網格的各社區顯著位置,面向居民提供24小時在線的安全用電檢查、咨詢、信息告知及故障報修服務。此舉如同架起一座座“連心橋”,讓“電力網格經理”真正成為居民身邊的“聯絡員”“服務員”“宣傳員”。在此基礎上,張祥坤與團隊進一步創新推出“六位一體”服務模式:用電繳費省心、上門服務貼心、微博互動連心、專業指導安心、戶表改造放心、便捷提示順心,將居民客戶服務體驗提升至全新境界系統建立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案,將電力人的志愿服務拓展為一項傳遞愛心、奉獻社會的溫暖工程。
張祥坤(左)在走訪轄區商戶征求意見建議

網格無界服務有情:創新服務的“破壁者”
2024年4月26日,一次尋常的社區走訪,戚家莊社區于大爺一句不經意的感慨觸動了張祥坤:“現在電表自己抄,電費銀行扣,連個供電公司的人影都難見著,真遇上用電問題,該找誰?”這看似普通的牢騷,卻在他心中激起波瀾。
憑借對服務本質的深刻理解,他敏銳意識到,自動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可能在用戶心中筑起一道無形的墻。經深入調研,他率先在山東全省推出“政企網格
服務創新的舞臺在張祥坤心中無比廣闊。他根據時代需求,構建起“四維服務”體系:做面向政府的“電力高參”,做面向大客戶的“項目經理”,做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力管家”,做面向居民的“網格經理”。每一維度都精準對接不同群體的核心訴求,真正將專業、差異、貼心的服務,送到了萬干客戶的心坎上。
夕陽西下,張祥坤又一次站在社區公告欄前,手指輕輕拂過“電力網格經理”公示牌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那小小的金屬牌,在晚霞映照下閃著微光。從服務“門外漢”到“服務專家”,張祥坤的每一步,都踏在客戶需求的脈搏之上;每一分光熱,都源于他對服務事業深沉的愛。他風雨兼程,在服務人民的平凡舞臺上,以責任為譜,以擔當為弦,唱響了一曲新時代的雷鋒贊歌一一這贊歌的旋律,正是千萬盞被點亮的燈火下,那份永不褪色的為民初心。這初心,不僅照亮了千家萬戶,更為他的青春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①
(責任編輯:陳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