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方面發揮核心作用,財務報告則作為信息披露和決策的重要依據。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背景下,項目績效管理系統與財務報告系統作為兩大核心模塊,其協同仍有提升空間。
一、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現狀
(一)項自績效管理現狀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項目績效管理主要通過年初預算編制階段填寫項目績效目標表來確定具體的績效目標和指標。然而,這些績效指標往往基于上年度的工作經驗設定,當年度項目若發生新要求或重大變化時,指標設定可能無法準確反映實際需求,導致績效自標失準。此外,績效評價工作通常依賴第三方機構完成,單位內部僅限于進行績效自評,且參與者多為財務人員。這種局限性使得績效評價難以全面反映項自執行過程中涉及的多方因素和實際成效,影響了績效管理的科學性與全面性。
(二)財務報告現狀
政府財務報告作為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績效相關數據主要來源于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表。這些數據可以通過預算編制模塊進行提取與查看。然而,由于預算編制階段可能存在自標設定不準確、數據基礎不完善等問題,財務報告中的數據準確性和可靠性會因此受到影響。特別是在預算執行中,如果未及時修訂與更新,報告數據可能難以反映項目實際運行狀態與績效結果,削弱了財務報告作為信息披露和決策依據的作用。
(三)二者協同現狀分析
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之間的協同水平較低,存在顯著的脫節問題。一方面,績效評估結果與財務報告的關聯性不足,財務報告中的績效數據更多呈現形式化披露,未能充分反映實際績效信息。另一方面,財務報告的編制工作通常由會計人員獨立完成,缺乏項目管理者的參與和反饋支持,導致財務數據未能全面整合項目管理中的關鍵信息。此外,財務報告與績效評估在數據對接、信息共享以及指標體系的統一性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難以實現預算編制、執行與監督的有機聯動,進一步制約了預算管理一體化的深化發展和協同效能的發揮。
二、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協同中的問題
(一)信息不對稱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之間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績效管理和財務報告的數據收集渠道不同,績效管理通常依賴于項目執行過程中收集的任務進展、質量等方面的數據,而財務報告則側重于資金流動、預算執行等財務信息。這種數據收集的分散性和多樣性,使得項目的實際效果很難通過財務報告準確體現,尤其是在項自績效與資金使用效益的關聯性方面,信息傳遞的不暢使得管理層難以全面掌握項自運行情況,從而影響決策的有效性。
(二)缺乏統一的指標體系
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指標體系存在較大差異,導致二者難以實現有效對接。績效管理主要側重于項目的任務完成度、質量、產出等方面的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而財務報告則更加關注項自資金的流動、使用效率等財務性數據。由于二者在評價維度和重點上的不同,導致缺乏一個統一的指標體系來協調項目績效與財務報告的關系,進而影響了二者的有效協同。沒有統一的指標體系,項自管理者與財務人員之間難以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協作,從而限制了預算管理的精細化與高效性。
(三)數據反饋滯后
財務報告的編制周期較長,而績效評估要求實時反映項自執行的動態情況,這種時間上的錯位造成了二者之間的協同障礙。通常,財務報告是按照年度周期進行編制,數據更新較為滯后,無法及時反映項自進展中的重要變化。而績效評估往往需要實時跟蹤項目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由于財務報告未能與績效評估的實時性要求相匹配,導致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動態變化無法及時體現在財務報告中,進而影響管理者的決策效率和項目調整的及時性。
(四)協同機制缺失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缺乏有效的跨部門協作機制,項目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之間的溝通不暢是導致協同不足的一個關鍵因素。項目管理人員通常專注于項目實施和績效目標的達成,而財務人員則更關注資金的使用和報告編制。由于缺乏統一的協作框架和溝通平臺,項目管理和財務管理常常是相對獨立的,信息交流不暢,導致信息孤島現象嚴重。這種狀況不僅削弱了項目執行的透明度,也使得績效評估和財務報告難以形成有效的數據聯動,進一步影響了二者的協同效應。
三、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協同的必要性
(一)提升管理透明度與效率
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協同能夠顯著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透明度和決策效率。通過將財務報告與項目績效數據有機結合,財務報告能夠更準確、全面地反映項自的實際績效情況。這種協同能夠幫助管理層實時掌握項目的執行進度、資金使用效率以及項目目標的實現程度,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及時性。例如,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項自績效的實時反饋能夠幫助管理者及時調整預算分配,確保資金的高效使用,避免資源的浪費。此外,協同還可以提高管理層對各個項目的把控能力,促進項目的動態監控和調整,提升整體管理效率。
(二)強化資源配置監督
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協同有助于強化對資源配置的監督。財務報告不僅僅是資金流動的展示,更能夠結合績效評估來評判資金使用的效益和合理性。在傳統的財務報告中,資金使用情況往往僅僅是記錄和總結,缺乏對資金使用效果的評估。通過將項目績效數據納入財務報告,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資金投入與項自成效之間的關系,從而評估資金是否被合理使用。這種協同機制有助于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資金浪費、績效不達標等,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支撐績效考核與問責機制
通過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協同,可以為績效考核和問責機制提供更為準確的數據支撐。項目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通過協同工作,可以確保績效評估結果與財務數據的一致性,進而為各部門和項目負責人提供清晰的業績反饋。這種準確的數據支撐能夠幫助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并對績效不達標或資金使用不當的行為進行及時問責。協同不僅為問責機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還能夠通過及時發現問題,推動責任的落實和改進,從而提高各部門的執行力和工作效率。
四、實現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協同的優化對策
(一)建立統一的指標體系
績效與財務指標融合:為了實現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有效銜接,首先需要制定一個涵蓋項目績效與財務管理的統一指標體系。這些指標應當涵蓋項目的任務完成情況、質量水平、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確保財務報告與績效目標之間的一致性。這種統一的指標體系能夠幫助項目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和決策者在同一框架下理解和評價項目,提升數據的可比性和綜合性。
細化數據標準:根據項目的不同階段,細化和標準化績效和財務數據的收集和評估方法。例如,在項目初期,財務數據可能更側重于預算執行情況,而在項目后期,績效評估則需要聚焦于資金的使用效益和項目成果的實際實現。通過制定詳細的數據標準,確保不同階段的數據能夠準確反映項自的實際進展,避免數據偏差或遺漏。
(二)加強信息系統整合
構建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協同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構建一個綜合信息平臺,打通績效管理與財務管理系統,是提升二者協同效能的基礎。該平臺應能夠實現各系統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確保財務數據和績效數據能夠實時共享。通過數據共享,管理層能夠更加全面、準確地把握項自進展和財務狀況,為決策提供及時的依據。
推進實時財務報告:為了提高財務報告的實時性,建議利用動態數據分析工具,將實時數據納入財務報告系統。這些工具能夠自動更新財務數據,并通過圖表、分析結果等形式實時反映項自的資金使用情況和績效進展,從而使得財務報告更加貼近項自實際運行情況,為管理者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
(三)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
項目參與者共同績效自評:當前,績效自評往往由財務人員獨立完成,缺乏項目管理者的全面參與。為提高評估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應鼓勵項自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等多方參與績效自評。這不僅能夠提升報告的質量,還能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形成統一的目標和行動計劃。此外,項自管理人員可以提供項自執行過程中的反饋,確保績效評估數據的真實反映。
定期聯席會議:為了促進跨部門的信息交流與協作,建議定期召開項自管理與財務部門的聯席會議。在這些會議中,項目管理者和財務人員可以共同討論項目執行中的問題,及時反饋項自的最新進展,解決資金使用中的疑問,確保績效目標與財務目標的同步調整和優化。
確保項目管理過程中的資金使用和績效達成情況能夠被充分審視。通過公開這些數據,公眾和利益相關方能夠了解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項目的實施效果,從而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
(四)提高財務報告透明度
同步公開績效與財務結果:提高財務報告的透明度是增強公眾和利益相關方信任的關鍵。政府應將項目的績效評估結果和財務報告的關鍵數據同步公開,
強化外部監督:為了確保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協同的客觀性和有效性,可以引入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獨立審查。外部審計能夠對財務報告和績效評估結果的準確性進行驗證,確保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避免內外部利益沖突的影響。通過引入外部監督機制,增強政府項目管理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提升協同管理的效果。
通過建立統一的指標體系、加強信息系統整合、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以及提高財務報告透明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實現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協同。這不僅有助于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還能確保公共資金的合理使用,優化資源配置,最終提高政府項目管理的整體效能。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政府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協同將遂步走向更加精細化、智能化和透明化。未來,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績效管理與財務報告的協同機制仍需不斷完善。首先,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功能應進一步擴展,不僅僅局限于資金的分配與使用,還應涵蓋項目管理與績效評估的全過程,確保預算的動態調整與項目目標的實時調整緊密結合。其次,在系統設計上,應更加注重數據共享機制的構建,確保項目管理、財務管理和績效評估等各部門之間能夠順暢地交換和共享數據,實現信息的全面互聯。最后,還應加強對績效評估的實時監控,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提升數據分析的精度與實時性,為管理層提供更科學、更及時的決策支持。行政事業單位將能夠更加高效地管理公共資源,推動政府職能的高效運轉,從而實現更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圖
作者單位: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宣傳事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