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聽聞38歲的巴黎程序員斯特凡·布爾放棄高薪工作轉行種植辣椒和柑橘時,多數(shù)人難免會覺得匪夷所思。兩年前,為了追尋夢想,他從巴黎移居至馬恩省,轉型成為一名辣椒種植者。他還創(chuàng)立了辣椒銷售網(wǎng)站,出售百余種辣椒種子及種苗,包括常見品種、稀有品種及自主培育的雜交品種。
崇尚自然農法、癡迷科學研究的布爾說:“我喜歡園藝實驗,也享受挑戰(zhàn)。”他的農場占地6000平方米,配有290平方米的溫室。“我的目標是每年賣出1.5萬株辣椒種苗和2萬株柑橘種苗。近年來,隨著冬季縮短,氣溫上升,這些本不適應法國氣候的作物也長勢很好。”
馬恩省的土壤富含石灰性物質,因此布爾選用耐寒且適應當?shù)貧夂虻母涕倨贩N作為砧木,并在其上嫁接日本香柚。相比三年才能結果的柑橘,栽培辣椒簡單得多。目前,布爾的首批辣椒種苗已進入銷售階段。為了促芽,布爾會先將辣椒種子播撒在裝有基質的方盒中,置于家里有暖氣的房間內。過段時間,他再把幼苗一株一株地移栽至溫室中。一般來說,種苗將在三至六個月后陸續(xù)結果,具體時間及產量因品種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卡羅來納死神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之一,由美國育種專家埃德·柯里培育。這種辣椒表皮布滿皺褶,尾部呈尖刺狀,單株年產量高達700至800克。相比之下,源自秘魯?shù)牟槔に穭t相對低產。“即便種植多年,這種辣椒的單株年產量也不足100克。”布爾說。查拉皮塔椒形似黃色漿果,每公斤售價約為2.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9.3萬元),被譽為全球最昂貴的辣椒,并因風味獨特而備受料理界推崇。布爾的首批收成主要流向兩大渠道:熱衷種植辣椒的私人客戶和沉迷創(chuàng)新料理的知名大廚,比如曾登上法國熱門綜藝《辣度挑戰(zhàn)》的瓦萊里·德魯埃。“節(jié)目中用的辣椒就來自我的農場。”布爾驕傲地說。
布爾不僅種植辣椒,還和當?shù)鼐勂【茝S攜手研發(fā)了辣椒啤酒,并為曾榮獲世界披薩大賽冠軍的披薩店特制了三款辣醬。與所有辣椒發(fā)燒友一樣,布爾也夢想培育出屬于自己的辣椒品種,但他知道這并不容易。“成功雜交只是起點。要獲得官方品種認證還需十余年的穩(wěn)定培育,而且必須攻克大規(guī)模繁殖的技術難關。”他說。
樊尚·拉法爾格曾是一名卡車司機,近年來迷上了辣椒,在與這種作物原產地相隔萬里的巴黎郊區(qū)孜孜不倦地進行著育種實驗。他不僅種植已有品種,還熱衷于雜交創(chuàng)新。最近,他將秘魯菠蘿紅椒與辣度極高的紫黑色巴西奈德椒進行了雜交。雜交果實會是黑色的還是黃色的?辣度又有多高?拉法爾格熱切期待著結果。
“雜交育種很有意思,我喜歡探尋新穎的風味。”拉法爾格說,“今年,我種植了90株辣椒,涵蓋47個品種,出苗率達80%至90%。”為了更好地培育辣椒,他特意把家里的一個房間改造成適合辣椒生長的“生態(tài)艙”。2025年2月至6月,在發(fā)光二極管燈和恒溫園藝加熱墊的呵護下,辣椒種子順利萌芽。入夏前夕,幼苗又被栽入更大的花盆中,移至陽臺享受明媚陽光。

這名都市種植者每年能產出四至五公斤辣椒:低辣度品種會搭配烤肉直接食用,高辣度品種則會與大蒜、洋蔥等配料一同被制成辣醬。拉法爾格說:“我做的辣醬和米飯是絕配。除了自己吃,也會送給親朋好友。大家都贊不絕口。”拉法爾格不僅熱愛辛辣美食,也癡迷于鉆研栽培技術:“一開始,我只想著在家種點辣椒自己吃,沒想到很快就沉迷其中。這種植物有著各式各樣的顏色、香氣、風味和辣度,讓我特別喜歡。”
隨著辣椒愛好者群體不斷壯大,網(wǎng)絡社群成了他們分享種植經(jīng)驗、展示成果和互換種子的絕佳平臺。辣椒品種繁多,且極易雜交產生新的變種。這個充滿可能性的辣味世界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探索者。
在法國,除了狂熱的辣椒愛好者,普通消費群體中的嗜辣人群也在快速增長。提起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最辣辣椒”X椒(辣度接近270萬史高維爾)時,新晉愛好者們總會露出或驚恐、或興奮的神情。社交平臺上,辣味挑戰(zhàn)視頻熱度極高。就連法國傳統(tǒng)食品肉醬罐頭和沙丁魚罐頭也推出了辣味版本……
15世紀末,辣椒被哥倫布引入歐洲,后由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傳播至世界各地,逐漸取代了稀有且昂貴的胡椒,并在食品保存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時至今日,辣椒依然是全球消費量最大的香料。然而長期以來,法國人對這種食材缺乏興趣,他們更偏愛芥末和胡椒。
“2010年,我剛開始做辣醬生意時,法國市場上完全沒有類似產品。”來自阿爾薩斯地區(qū)的前葡萄酒商尼古拉·多克特回憶道,“我從美國進口了一批辣醬,打算試試水,不料大受歡迎。”2014年,為了豐富產品線,多克特創(chuàng)建了自有辣醬品牌“魔鬼辣”,采用法國本土辣椒和100%天然原料制成,目前年銷量已突破40萬瓶。“辣醬依然是小眾產品,但已不再是異域民族的特色食品。我現(xiàn)在的客戶大多是普通民眾。”多克特說。
這股辛辣熱潮或許折射出了現(xiàn)代生活方式與飲食文化的深層變革。消費者癡迷于味蕾的刺激體驗,追求腎上腺素激增的快樂。“從質地到風味,追求感官刺激已成新趨勢。”食品創(chuàng)新專家格扎維埃·特萊分析道,“食品廠商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需求,紛紛在巧克力、咖啡、汽水等產品的包裝上突出風味強度。藏紅花、松露、生姜、辣椒……這些時下熱門的食材都具備高辨識度的風味特征和兩極分化的口碑,要么令人欲罷不能,要么使人敬而遠之。”韓國料理和墨西哥菜在法國的流行同樣體現(xiàn)了人們對舌尖灼燒感的追求。
“想追求新奇體驗又不愿大費周章,吃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萊說。花10歐元(約合人民幣84元)買一瓶莎莎醬,就能為生活增添滋味。這股辣椒熱潮也生動地詮釋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幾滴辣醬就能為寡淡的素食便當及居家辦公族的快手菜注入靈魂,而三明治、漢堡、炸雞等快餐食品與辛辣醬汁更是絕配。
美國現(xiàn)象級綜藝《辣度挑戰(zhàn)》對辣椒在法國的流行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2015年,該節(jié)目在美國爆火。隨后,法國電視臺購入版權,制作了本土版本,并延續(xù)了原版模式:在30分鐘的訪談互動中,嘉賓一邊回答問題,一邊挑戰(zhàn)各式辣醬。隨著辣度提升,嘉賓的心理防線也逐漸瓦解,愈發(fā)口無遮攔,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節(jié)目效果。各界名流常被辣得滿臉通紅、表情扭曲,一不小心便吐露真言。節(jié)目播出后,法國市場對辣醬的關注度急速上升。
在波爾多經(jīng)營辣醬鋪的朱莉·勒卡魯爾切實感受到了《辣度挑戰(zhàn)》的節(jié)目效應:“有些顧客在亞洲或拉丁美洲旅游時吃過辣椒,想重溫那種味道。但更多的顧客是看了節(jié)目后想測試自己的吃辣極限,或是想追求新鮮感。他們大部分是二三十歲的年輕男性。”

與美版不同的是,法版綜藝采用獨家配方辣醬,制作工藝嚴格保密且不對外銷售。已知信息顯示,節(jié)目中使用的辣醬包含五至十種原料,包括熱帶水果、大蒜、生姜、洋蔥、日本山葵等。
通過這檔節(jié)目,法國消費者發(fā)現(xiàn)了一個比工業(yè)化量產的塔巴斯科辣醬更加豐富多彩的辣味世界。主打手工熬制的辣醬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馬丁辣醬創(chuàng)立于2019年,堅持采用法國本土辣椒,不僅追求辛辣風味,也注重口感層次。“塔巴斯科辣醬本質上是一種辣味醋汁,而我們的辣醬入口后會逐漸變辣,層次豐富。”創(chuàng)始人本杰明·馬丁說。2024年,該品牌的十余款產品銷量突破25萬瓶。

與單純追求辣度的工業(yè)化產品不同,新興手工辣醬品牌正試圖通過獨特配方和創(chuàng)意設計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手工辣醬和精釀啤酒有許多共通之處。”新銳辣醬品牌“摩辣摩辣”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費迪南·奧珀蒂說,“曾幾何時,喜力等大品牌長期壟斷著啤酒市場,直到精釀啤酒憑借獨特風味突出重圍。辣醬行業(yè)也在經(jīng)歷同樣的變革。”“摩辣摩辣”在2025年的銷售目標是1萬瓶。

數(shù)字圖像校準專家蒂博·佩蒂永在自家屋頂種植了各種香草和辣椒:“2021年,我開始在屋頂種辣椒,并嘗試自制辣醬。”隨著產量超出自用需求,他決定通過社交平臺進行小批量銷售。佩蒂永的插畫師妹妹設計了精美的瓶身標簽,吸引了眾多追尋獨特風味的辣醬愛好者。“我去年賣出了30多瓶呢!”佩蒂永驕傲地說。

近年來,法國各類吃辣比賽層出不窮。朋友聚會上,比拼耐辣能力已成活躍氣氛的常規(guī)項目。“看著朋友們被辣得面紅耳赤,太有意思了。”建筑系學生紀堯姆說,“吃完辣椒,嘴里總是火辣辣地疼。但痛感消散后,大腦會產生一種奇特的滿足感。”
為什么食用辣椒后會產生飄飄然的感覺?原因在于,辛辣刺激會促使人體釋放內啡肽和多巴胺,進而引發(fā)愉悅感和放松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胃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人群應謹慎參與吃辣挑戰(zhàn)活動。
編輯: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