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在發揮各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科間綜合育人功能,開展跨學科主題教育教學活動,將相關學科的教育內容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為了確保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還明確規定:“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開展有效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能發揮協同育人效果。因此,本文通過梳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內涵,以教育科學出版社英語教材為依托,探究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施路徑,幫助學生在跨學科主題學習實踐中形成并發展核心素養。
一、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內涵
跨學科主題學習是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學科的知識、方法、觀念,綜合解決主題聚焦的問題的教學理念。它將跨學科課程和主題課程結合起來,既立足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又將這種關聯拓展到社會生活當中,并圍繞特定主題整合學生的知識、經驗,進行教學設計。英語學科教學中的跨學科主題學習需要立足于英語學科,將跨學科課程和主題課程結合在一起,圍繞主題整合相關學科知識,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跨學科主題學習是立足于某一學科,在扎實的學科學習基礎上,以主題為中心整合相關學科知識實施綜合性學習,最終使學科學習與跨學科學習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此外,跨學科主題學習以實踐為導向,強調學生的經驗與社會生活,通過創設多種情境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地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重大或復雜的人生問題與社會問題。因此,英語跨學科主題學習就是從英語學科的角度出發,既要基于英語教材,又要融合其他學科課程內容、方法和思維方式,圍繞主題的核心任務或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深度學習、實踐探究中形成系統化的認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二、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施路徑
(一)確立學習主題,設立核心任務
選題,即根據跨學科學習活動的主題,結合實際需要,明確具體要解決的問題或完成的任務。選題是英語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起點和核心。在開展跨學科之前,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學情,綜合考慮知識、技能、思維、情感等核心素養目標,設立一個確切的主題。教育科學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下冊Unit7SchoolRules單元聚焦校園中的文明行為規范,學習如何清晰地表達規則,并禮貌提醒他人。以學校公共場所的行為規范和文明禮儀為主題,包含7個板塊內容,GetStarted TaskA通過六幅圖學習7個行為規范(文明禮儀)的英文表達、3個文明用語和3個標識;TaskBAiwen為新生Alice介紹學校走廊規則;RolePlay學習運用句型Weshould/shouldn't...It’s polite to...Please...介紹規則;ActiveListening學習食堂、教室、圖書館場景的文明禮儀表達及標識;ReadingRoom學習關于衛生間和走廊行為規范的海報;Let'schant 學習在學校4種文明行為規范的英文表達;Wonderland學習音樂室的5個行為規范的英文表達。在學校,教師發現部分學生存在課間追跑玩耍、亂扔紙屑等不良行為規范,如何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和公共責任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迫切問題。因此,筆者依托三年級下冊Unit7SchoolRules教材,確立適切的主題為“規則守護者”。
(二)厘清多維目標,規劃主題學習
三年級學生處于規則意識形成的關鍵期。教育科學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下冊Unit7 SchoolRules 以學校公共場所的行為規范和文明禮儀為主題,從走廊規則切入,通過設計“為他人介紹規則”和“提醒他人注意文明禮儀”的任務,引導學生識別學校公共環境如衛生間、圖書館、教室、食堂等場所的標識和標語,培養文明行為,學習文明用語,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公共意識。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9課“生活離不開規則”,深入探討規則的重要性和守規則的自覺性。綜合這兩個學科的教學內容,確立本次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大觀念:規則是文明社會的隱形脈絡一它用安全守護生命,以禮儀滋養善意。通過本次跨學科主題學習,學生能夠達到以下目標:1.能描述走廊等公共場合的良好行為;2.能識別標識,并能使用禮貌用語提醒他人遵守行為規范;3.能使用情態動詞
表達應該如何做;4.能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和意義,并能自覺守規;5.能善于觀察現象并運用條形圖進行記錄和分析;6.能搭配合適的色彩設計規則海報;7.能培養規則意識、公共意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
(三)以任務為引領,實施學習活動
為了讓學生理解規則的意義,養成自覺守規的習慣,筆者提出核心問題:Howto bearulekeeper?和若干個子問題:Whataretheschool rules?Whatarethe rulesofotherrepub-licplaces?What should you sayto others whenthey do notfollow the rules?教師在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之前,引導學生觀察一周校園生活中的不安全和不文明現象,圖文并茂地進行記錄,并用柱形圖記錄次數,引導學生善于觀察思考。在第一課時:規則探索者,確立子主題:發現規則的語言與意義。首先通過觀察Aiwen學校學生的良好文明行為圖片和標識學習文明禮儀的表達,接著通過聽Aiwen給新生Alice介紹學校的走廊行為規范,匹配相應的標語。最后結合這些標語運用句型Weshould/shouldn't...It'spolite to...Please...進行介紹。在第二課時:規則思辨者,確立子主題:規則背后的安全與禮儀。首先通過觀察 ActiveListening 圖片補全文明禮儀對話,接著呈現活動前學生觀察記錄下來的不文明或不安全的圖片和柱形圖、閱讀道法教材的閱讀材料,啟發學生思考如果沒有規則會造成哪些嚴重的后果,并引導學生文明地規勸有這些不文明或不安全行為的同學,學生自然而然地運用到...should/shouldn't...It'spo-lite to...Please...句型和第一課時的文明行為規范表達。最后引導學生利用道法教材的圖片思考自己會如何做,做無人監督也能自覺遵守規則的文明人。在第三課時:規則設計師,確立子主題:規則的創意表達與行動。首先讓學生通過歌謠樹立要做文明人的自豪感,接著通過閱讀海報了解到衛生間、走廊和音樂室的行為規范。最后,引導學生為學校的其他場室制作規則宣傳海報、在恰當的位置制作粘貼標語及英語,或者為場室規則錄制規則介紹的視頻。
另外,還可以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觀察學校外的文明禮儀行為并做成海報或視頻。綜上所述,本次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立足英語學科,兼顧英語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學生不僅能學習有關于文明行為規范的英文表達,還能運用所學語言,結合道德與法治、數學、美術、信息技術學科等的相關知識,探究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運用自己的已知與所學來解決問題,理解規則的意義,培養規則意識和公共意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和自覺守規的習慣。
(四)展示學習成果,總結反思促成長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提示中對小學3一4年級(一級)如何開展英語跨學科主題學習提到,“通過小組討論、制作展板或海報、創編故事,以及表演等活動,用英語交流和表達新的認知,體現對主題的理解。”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成果可以有很多形式,學生根據具體選題任務,呈現個性化的成果形式。在本次跨學科主題學習中,學生在前兩個課時能運用所學規則表達和句型口頭介紹不同標識的含義、規勸不安全行為和不文明行為。在第三課時學會制作海報、警示牌、視頻來向更多人宣講更多地方的規則,做一個規則守護者。學生不僅學習到規則的英文表達,還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思辨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文明核心素養。英語跨學科主題學習雖然是課程內容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但是教師在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時,不能純粹為了跨學科而跨學科,需要更多地考慮是否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是否能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是否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否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EB/OL].(2014-04-08)[2023-10-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李俊唐.跨向“深層治理”—義務教育新課標中“跨學科”意涵解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4).
[4]王薔,劉詩雨.在英語教學中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意義與關鍵問題解決[J].英語學習,2023(07).
[5]彭敏.推進跨學科主題學習呼喚教師“三化”[J].教育科學論壇,2022(19).
[6]王薔.跨學科主題學習實踐指導一小學英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