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新課標中明確提出“面向全體學生,培育學生核心素養”“以主題為線索,構建課程結構”。而大單元教學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它以單元為導向,通過有機整合、結構化設計,構建情境式、任務式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促進物理知識理解與遷移應用、提高綜合性思維能力、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在新時代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深度分析學生學情,探究學生興趣需要,以此為線索,關聯教學內容,推動大單元教學的展開。其中,可以采用明確單元目標、關聯單元知識、驅動任務探究、落實知識檢測、立足單元評價的活動策略,促使學生展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活動,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
崔允漷教授認為:一個單元就是一個指向素養的、相對獨立的、體現完整教學過程的課程細胞。大單元的展開強調整體性與系統性、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核心素養的培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等方面內容。在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有意識地探究大單元教學帶給學生的育人價值,合理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整體單元為單位,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線索,將單元知識進行有效關聯與整合,巧妙構建物理大單元課堂。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有效深化學生知識理解與遷移,促進學生素養發展與提升。本文圍繞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進行了研究分析。
一、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的意義
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的有效展開有助于提高學生深度學習能力。大單元教學通過設計整體性、關聯性的單元活動,可以將單元知識之間內在聯系直觀地展現出來,使學生開展主動的思考與探究,有效實現知識建構與思維發展。在此基礎上,融入適當的啟發性、引導性活動,能夠促使學生開展深度學習,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核心素養是教學中學生需掌握的關鍵性能力,而大單元教學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設計關聯性、整體性的學習單元,使學生展開深度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合理展開大單元教學,能夠有效培育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的策略
(一)明確單元目標,貫徹核心素養
目標是大單元活動開啟的起點與核心。在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深度分析課標要求,有效梳理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與發展情況巧妙設定大單元教學目標。以目標為線索,明確教學活動的建構方向與思路,使學生能夠更加順利地參與大單元課堂教學中,全面貫徹核心素養,助力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與綜合素質的發展。
例如在“動量守恒定律”大單元教學中,本單元主題為“動量與動量守恒定律”,主要由“動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反沖現象 火箭”幾部分內容組成。教師要深入梳理新課標要求:通過理論推導與實驗,理解動量定理與動量守恒定律,明晰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的特點,并能利用其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基于課標要求與學生學情巧妙設立大單元教學目標。
1.知道動量守恒定律反映了物質世界的普遍規律,了解動量守恒定律的普適性,并能運用動量守恒定律解釋實際的物理現象(物理觀念)。
2.能夠通過動量定理推導動量守恒定律,并可以結合動量守恒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科學思維)。
3.學會根據已知現象提出猜想與假設,經歷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分析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果的過程,并能寫出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科學探究)。
4.堅持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態度,通過探究動量守恒定律建立的過程,充分體會物理概念建立過程中的艱辛,有效深化學生責任意識,使學生養成持之以恒的科學態度(科學態度與責任)。
通過這種方式滲透核心素養目標,指引學生學習方向,使學生能夠思路清晰,且有計劃、有規律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關聯單元知識,設定任務框架
大單元教學具有整體性、關聯性與結構性特點。在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中,教師要以整體單元為單位,深入分析大單元內容,探討單元知識點之間存在的內在邏輯關系。并充分把握單元知識的銜接點,設定進階性、關聯性的任務框架。在框架導向下,驅動大單元教學活動有效展開,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物理課堂教學,開展獨立思考、深度學習、小組討論等活動,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例如在“相互作用——力”大單元教學中,主要分為“重力與彈力”“摩擦力”“牛頓第三定律”“力的合成與分解”“共點力的平衡”幾部分內容,教師要深入分析單元內容,充分探究單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合理設置任務框架,見表1。

以任務框架為線索,促使學生由淺入深地參與大單元活動,助力實現對物理知識的遷移與內化,推動學生物理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三)驅動任務探究,引領深度學習
驅動任務通常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世界,或者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客觀世界。這些任務往往指向核心知識點,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探究欲望。在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中,教師要聚焦任務框架,帶領學生由淺入深地展開任務式學習。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主動承擔并參與情境式、實踐式的任務中,促使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思考,使他們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實現物理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拋體運動”大單元教學中,教師要聚焦任務框架,開展任務探究活動,引領學生展開深度學習。
任務一:認知概念,夯實知識基礎
在這一環節內,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1.曲線運動是什么?2.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又是怎樣的?3.如何理解曲線的切線?聚焦問題拓展微課視頻,視頻中主要以實驗案例為線索(運動員擲鏈球、鋼球在彎道內做曲線運動等實驗),對曲線運動進行講述。學生需進行自主分組,關聯視頻與教材內容,展開自主性、合作性的學習探究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初步掌握曲線運動的基本概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同時,教師要分析學生答題情況,直觀掌握學生理解不足的知識點,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指導,以使學生深入理解曲線運動,更好地判定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并能畫出物體做曲線運動的圖示。
任務二:實驗探究,驗證物理概念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AR、VR等虛擬現實技術與媒體平臺整合在一起設立虛擬性實驗情境。情境中包括“觀察蠟塊的運動”“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兩個實驗模塊,教師要讓學生走進“觀察蠟塊運動”的實驗模塊,在智能助手的指引下展開實驗操作,有效建立坐標系,觀察蠟塊運動的軌跡與速度,進一步分析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然后,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參與到“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實驗模塊中,同樣通過智能助手的提示,自主設計實驗,測量并記錄實驗數據,分析平拋運動的特點與規律。
任務三:連接生活,立足舉例說明
在這一過程中,隨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任務“觀察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平拋運動,能用所學知識去解釋物理現象”。教師要注意基于任務拓展與之相關的圖文資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探究、分析討論,并能在活動結束后,走向講臺聚焦活動成果展開展示與匯報,在交流展示中引發思維碰撞,加深對平拋運動的認知。
這種方式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遷移與內化,有效助力學生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立足單元評價,助力全面成長
在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中,要聚焦學生學情與單元目標,巧妙設定評價標準。以評價標準為指引,引領學生關注自己與同伴的學習狀態、學習過程、學習成果,有效展開自評與互評互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驅動學生反思反饋與互鑒互學,使學生在進一步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促進大單元活動的完善,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氣體、固體和液體”大單元教學中,其主要分為“溫度與溫標”“氣體的等溫變化”“氣體的等壓變化和等容變化”“固體”“液體”幾方面內容。教師要整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合理設置評價量規,見表2。

將評價量規滲透到各個環節內,鼓勵學生分析自己與同伴的學習狀態與學習過程,展開自評與互評活動。并能夠將各環節的評分與評價建議實時記錄到表格中,在課堂收尾階段,根據表格記錄,具體分析自己與同伴在大單元教學中的綜合性表現,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弱項,發現他人的強項,展開互鑒、互學,獲得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單元教學的融合滲透勢在必行。良好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有助于引領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概念原理與方式,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于驅使學生主動探索物理現象背后的規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重視大單元教學活動的展開,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認知規律對物理課堂進行創新與優化,通過明確單元目標、關聯單元知識、驅動任務探究、落實知識檢測、立足單元評價的活動策略,鼓勵學生展開由淺入深的學習與探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強知識理解、提高能力,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興貴.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以“電能能量守恒定律”單元教學為例[J].理科愛好者,2024(4):12-14.
[2]徐東方.大概念引領下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實踐: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簡諧運動”單元復習為例[J].物理教師,2024,45(8):6-9.
[3]管征宇.“大概念·大單元”視角下高中物理課堂習題設計探究:以“動量守恒定律”習題設計為例[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4(12):51-53.
[4]陳建紅.核心素養下物理大單元教學實施策略[C]//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2024年高等教育發展論壇論文集(下冊).山西師范大學,2024:180-181.
[5]韋小麗.基于大單元教學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討[C]//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中國文化信息協會文教成果交流專業委員會.2024年文化信息發展論壇論文集(三).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教學研究室,2024:547-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