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快節奏的學習生活與信息時代的資源井噴,初中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不高,閱讀習慣的培養也面臨諸多挑戰。鑒于此,本文探討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的價值意蘊與有效實施路徑,以期為初中語文教學注人新的活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的價值意蘊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閱讀習慣
在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興趣廣泛但注意力較易分散的年齡。名著導讀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照亮他們探索知識的道路。通過開展角色扮演、情節復述、主題討論等一系列寓教于樂的導讀活動,讓學生在《西游記》的角色扮演中化身唐僧師徒,體驗取經路上的艱難險阻;在重述經典中幫助祥子跳出時代的困境,探索更多的人生可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鍛煉自身的口才和創造力,以獨特的視角為經典名著賦予新生,進而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開始定時定量閱讀、記錄讀書筆記,讓思考成為閱讀的伴侶和成長的燈塔,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徜徉。
2.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與文化審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為每一位讀者開啟一段又一段探索人性、感悟生命的心靈之旅。而名著則是文學寶庫中璀璨奪目的明珠,是思想深度與藝術魅力的集大成者。在名著導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剖析作品的語言特色、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感受人類語言之美,如帶領學生品讀《水滸傳》中的英雄豪氣與忠義情懷,細賞《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對童年往事的細膩回憶和深深眷戀。通過長期的熏陶和積累,學生的文學素養能得到顯著提升,能更加準確地把握文學作品的主旨大意和情感色彩,更加細膩地品味作品中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此外,學生的文化審美和寫作技巧也能得到提高,能夠在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中辨別真偽、區分優劣,并流暢而富有感染力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二、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的有效實施路徑
1.挖掘名著內涵,設計多元化導讀方案
在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精選了包含《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眾多中外文學名著的片段或導讀內容,每部作品都猶如璀璨星辰,閃耀著豐富的思想情感、精湛的藝術手法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為有效實施名著導讀,教師應深入挖掘這些文學寶藏的內涵,細致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與命運軌跡,準確把握作品的時代背景與獨特魅力,進而設計出既貼合學生實際又充滿創意的多元化導讀方案。
在教學設計環節,教師可以針對名著的文體特點、主題思想及藝術特色進行巧妙構思,通過創設情境、設置懸念、引導討論、角色扮演和思維導圖構建等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走進名著的世界,感受文字背后的溫度與力量。面對《西游記》的奇幻冒險與《水滸傳》的英雄豪情,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精彩的影視片段、講述生動的歷史背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的理解。這樣的導讀方式,不僅能讓名著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現,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2.分析學生特點,實施差異化教學策略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閱讀興趣、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千差萬別。因此,在名著導讀過程中,教師要細心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習慣,努力挖掘學生的興趣點,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精心挑選具有針對性的閱讀材料,并設計實施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策略。
對于閱讀興趣濃厚、理解力強的學生群體,可以鼓勵他們挑戰更高難度的閱讀材料,并設置具有啟發性的課前思考題目,引導他們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深層含義和藝術特色;鼓勵學生撰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并在班級內進行分享交流,以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和創造力。而對于閱讀基礎薄弱、興趣不高的學生群體,則需采取更為生動有趣的導讀方式,如可利用多媒體、趣味短視頻解說等手段開展導讀指引,向學生展示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給予更具特色的切入視角;也可通過小組合作、分層教學等方式,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名著閱讀中有所收獲。
3.明確導讀目標,構建系統化評價體系
有效的名著導讀需要明確的教學目標作為指引。在制定導讀計劃時,教師應結合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過閱讀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并設定具體、可達成的教學目標。
為了檢驗導讀效果并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教師還應構建系統化的評價體系,這一評價體系應涵蓋閱讀態度、理解能力、知識掌握、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維和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可以結合課堂觀察、小組討論、讀書筆記、讀后感撰寫等培養和考核手段,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同步關注學習成果和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和努力,并結合課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確保導讀目標的實現。
4.開展豐富活動,強化閱讀體驗與實踐
名著導讀不應僅僅停留在書本上,還應通過豐富多彩的名著朗誦會、角色扮演游戲、讀書報告會等活動,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名著閱讀體驗中來。并邀請文學專家或作家來校講座,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他們的閱讀體驗和實踐能力,加深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的文學創作或改編活動,將名著中的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記憶,同步達成學科協同的目的,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名著,還能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通過對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有效實施路徑的系統梳理與深人探討,重申名著閱讀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中的重要地位,制定一系列的創新教學實施策略,以期全面拓寬學生的認知邊界,提升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理解水平,激發他們對文學的熱愛與追求,培養其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相信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將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化需求,有望培養出一批批既有深厚文化底蘊又能勇于創新的新時代青年才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