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強調,“要推進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教育教學變革”《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理念中也提出,要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融合.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科技的沖擊下,培養數字型師生不僅是教育目標,更長遠地看是為建設數字中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構建數字型社會所做的準備.對此,本文基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三例實踐,探討平臺如何通過數據驅動、雙師協同及課后服務創新實現個性化教學,為初中數學課堂的精準化改革提供參考.
1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概念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是教育部落實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核心載體.作為全國首個覆蓋基礎教育全學段、全學科的官方數字教育平臺,該平臺于2022年3月正式升級運行,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進入平臺化賦能新階段.該平臺構建起中央一省一市一縣一校五級聯動的數字教育服務體系,日均訪問量突破5000萬人次,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基礎教育數字資源庫.
平臺采用 1+N′′ 結構體系,主平臺整合了九大核心板塊:課程教學資源庫收錄了教育部審定教材的2.4萬節精品課;教師研修系統提供136個專題的6500學時培訓課程;教改實踐經驗模塊匯聚全國358個典型案例.技術支撐方面,平臺依托國家級教育專網實現資源毫秒級響應,通過區塊鏈技術建立資源確權體系,并運用知識圖譜構建學科知識網絡.
在課堂教學場景中,教師可調用雙師課堂模塊實現跨校協同授課,還能借助智能備課系統3分鐘內生成教學設計.學生端配備個性化學習引擎,通過學情診斷報告精準定位知識薄弱點,智能推送分層練習題.家校共育板塊開創性地接入了134個心理健康微課,建立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疫情期間該系統支撐了全國1.8億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單日最高并發訪問量達7.2億次.
平臺重構了教育資源配置方式,將北京海淀區、上海黃浦區等教育強區的優質課程輸送至52個原國家級貧困縣.在教師專業發展維度,構建起覆蓋280萬教師的在線研修社區,實現教師年均數字素養提升 42.6% .教育治理方面,建立的教育大數據監測系統可實時追蹤區域教育質量,為“雙減”政策落實提供數據支撐,其作業管理系統已累計分析1.3億份作業樣本.
2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教學實踐案例
2.1基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案例
潘薇米探索了如何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實施混合式教學,并詳細描述了其具體的應用過程.研究提到,在應用該平臺時,首先應該詳細了解平臺的功能和優勢,特別是平臺在學情分析、教學資源支持、互動性和在線學習跟蹤等方面的功能,只有先了解這些,才能在教學中靈活應用.然后,研究選擇了一所初中學校進行教學實驗,結合平臺的資源,設計了一套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研究結合學情分析結果,利用平臺上的多樣化教學資源,如視頻、互動式教材和在線討論模塊,為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學習材料.具體的教學活動包括利用平臺上的互動資源進行在線討論,學生在平臺上可以實時進行提問與解答,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平臺提供的教師指導模塊可以實時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展和表現,及時給予反饋.此外,該研究還結合平臺的特性設計了多元的課堂評價體系,除了傳統的筆試評價,還包括在線互動、項目展示等多種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
實驗結果表明,通過應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教師的數字素養也得到了提升.師生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反饋也非常積極.研究最后總結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有效的教學策略,如深化混合式教學理念、整合平臺資源、設計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等.研究指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可持續支持,但若要進一步推廣這種教學模式,還需開展持續的實踐和研究.
2.2 基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課例應用案例
張歡的研究基于ICAP框架(交互、建構、主動、被動)的教學設計,探討了如何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應用這一框架改進初中數學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學習興趣.
研究選擇了人教版數學七年級“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五個視頻課例作為研究對象,首先對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環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優化.在課前,通過平臺上的數學視頻課例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預習,利用平臺的互動功能讓學生參與預習討論.在課中,結合ICAP框架,設計了基于平臺資源的雙師課堂模式.具體實施時,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平臺進行互動教學,學生通過平臺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和合作學習.此外,平臺的實時反饋系統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改進教學策略.
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班學生的數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班,實驗班的平均成績為72.31分,而對照班為64.02分,且有顯著的差異性.另外,學生在課堂參與度、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方面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表明ICAP框架在平臺教學中的應用有效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深度思考,同時也幫助教師實現了精準的教學干預.在最后總結中,提到了平臺在ICAP框架下的具體應用經驗,如利用平臺的視頻資源進行多層次的學習任務設計、通過雙師課堂模式實現個性化教學等.此外還提出,平臺的互動性和反饋功能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習效果,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教學支持工具.
2.3基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課后服務應用案例
沈青探討了如何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提升鄉村學校的課后服務質量,特別強調了平臺資源在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和促進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的應用.
研究通過三輪行動研究,設計并實施了基于平臺的課后服務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針對鄉村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了“科普教育”作為課后服務的主題,利用平臺上的科學教育資源,如“走近科學\"\"探秘海洋”和“遨游太空”等模塊,設計了多樣化的活動形式.這些活動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興趣,也為學生提供了跨學科的學習體驗.具體實施時,利用平臺上的多媒體資源展示科學實驗視頻,教師通過平臺分享名師案例,啟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平臺的互動模塊使學生能夠在課后通過在線討論和作業反饋與教師保持互動,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此外,研究還設計了基于平臺的個性化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自主學習.
實踐結果表明,通過應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鄉村學校的課后服務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學生在科學核心素養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研究最后總結了幾條經驗:一是充分利用平臺資源的多樣性,設計豐富的課后活動內容;二是通過平臺提供的教師培訓和教學案例,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三是結合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3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總結
從三個案例中可以總結出,智慧教育平臺在初中數學課堂的落地,本質上是要在“精準教學”和“個性教學”兩個方面實現突破.基于上述案例的研究經驗,可以總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更好地應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方法.具體可通過三步實現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并幫助教師更加精準地進行教學干預.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配備了強大的個性化學習引擎,能夠根據學生的學情診斷報告,精準分析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薄弱點.因此,教師首先要學會以數據為導航,讓備課有據可依.課前可借助平臺自動生成的學情報告替代“經驗判斷”.通過這一功能,教師可以在每一節課前,利用平臺的診斷報告快速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識別哪些學生在某些知識點上存在困難,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調整.另外,教師還可以依據這些數據,設定不同層次的練習任務,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例如,針對基礎概念掌握較好的學生,可以推送更多難度較大的題目,促使學生在課后也能進行深度思考;而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提供基礎性的復習資料與習題,幫助學生填補知識漏洞.通過這種個性化的學習任務,學生不僅能在課堂上得到更多的關注,在課后也能自主調節學習進度,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
第二步是實現課堂雙線融合,動態調整節奏.新授課可借鑒“雙師協同”模式,平臺的雙師課堂模式能夠有效增強數學教學中的互動性和個性化支持.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實時互動教學,將自己的講解與平臺資源相結合,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得到及時的反饋.雙師課堂模式下,一位教師負責主講,另一位教師則可以通過平臺提供輔助,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甚至在課堂上通過即時問答與互動,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的疑惑.
例如在講解\"代數方程”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展示相關的視頻教程,配合實時提問與反饋功能,讓學生在課上能夠充分參與到教學中.如果某個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理解不透,另一位教師可以實時為其提供針對性輔導.平臺的互動功能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感,也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到哪些知識點學生沒有掌握,從而對教學進度進行合理調整.
最后一步就是課后個性追蹤,形成學習閉環.作業布置告別以往“一刀切”的模式,可參考前文課后服務案例,課后服務和作業不一定要以練習習題為主,可推送更多形式的主題或活動,提升學生的探索興趣.另外,可基于平臺的個性化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來進行自主課后學習安排,讓學生的課后作業形式更為靈活多樣,適配每個學生,充分凸顯個性化的應用價值.
4結語
在數據驅動下,智慧教育平臺能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準和個性化,其依據數據分析結果的分層功能和即時反饋功能等能有效提升課堂效率.但技術賦能不等于替代教師,未來需在平臺、教師和學生之間尋找一個動態平衡點.此外,就當前應用而言,還需要通過培訓提升教師技術素養,依托本土化改造優化資源適配.唯有讓技術回歸教育本質,才能真正構建起“千人千面”的數學學習新生態.
參考文獻:
[1彭三英.基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實驗教學創新探索[J.湖南教育(C版),2025(4):38-39.
[2]柴瑞霞.基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小學數學教學[J]甘肅教育,2025(6):111—114.
[3]張歡.基于ICAP框架的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初中數學課例應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24.
[4沈青.基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鄉村學校課后服務應用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24.
[5」潘薇米.基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