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合一”制度是加強檔案資源質量管控的創新探索。本文以學校文書檔案為例,從制定分類方案、確定歸檔范圍和劃分保管期限詳細分析了“三合一”制度落實要義,明確“三合一”制度內容及落實的要求,提出“三合一”制度執行對學校文書檔案管理效率、管理質量、作用發揮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三合一”制度落實堅持的主要原則。在此基礎上,提出新時代學校文書“三合一”制度實施的綜合措施,具有積極的現實指導意義,增強學校文書檔案資源質量管控力度,不斷提高學校檔案管理水平,為學校教育教學及行政管理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三合一”制度;文書檔案;檔案管理
《“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要求在“十四五”時期,為進一步強化檔案資源質量管理和控制,切實增強檔案資源質量,提出要在全國檔案管理中推行“三合一”制度,即檔案分類方案、文件材料歸檔范圍、檔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為進一步推動“三合一”制度落實落地見效,2022年,國家檔案局專門就落實“三合一”制度的實施,出臺了《關于全面推行機關檔案分類方案、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明確了“三合一”的主要任務、相關措施,并提供了“三合一”的具體樣例,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執行性。學校文書檔案作為教育教學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從源頭加強檔案資源質量的管控,貫徹落實“三合一”制度。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三合一”制度至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據學校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的現實情況,建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切實可行的“三合一”制度體系[1]。
1 學校文書檔案管理“三合一”制度落實要義
1.1 制定分類方案
學校文書檔案是學校在教育教學等管理事務中產生、由通用文書轉化而來的檔案。包括會議記錄、命令、決定、指示、請示、批復、計劃和總結等。學校文書檔案分類是檔案整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分類方案質量直接決定了文書檔案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以及整個整理質量。學校文書檔案分類可采用年度分類或機構(問題)分類或按保管期限分類。根據《高等學校檔案工作規范》《歸檔文件整理規則》明確學校文書檔案門類,以及文書檔案分類方法、文書檔案檔號編制。文書檔案可分為黨群類、行政管理類等。文書檔案分類方案主要有兩種三級分類法:“年度-機構(問題)-保管期限”“年度-保管期限-機構(問題)”。學校文書檔案較少的,還可直接采用“年度-保管期限”二級分類法。學校文書檔案檔號結構可按照《檔號編制規則》(DA/T 13—2022),按件整理的學校文書檔案檔號結構包括全宗號—檔案門類·年度—保管期限—機構(問題)代碼——件號。
1.2 確定歸檔范圍
制定分類方案是基礎,確定歸檔范圍是“三合一”制度的關鍵。文件材料歸檔范圍直接指引著接下來的檔案收集、鑒定工作,也直接關乎到文書檔案價值的發揮。學校文書檔案歸檔范圍劃分要嚴格按照學校的職能職責,緊密結合學校“三定方案”,即學校人員配置、財務安排和課程設置等。按照《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等檔案管理規范和標準,學校文書檔案歸檔范圍包括黨群類和行政管理類。其中黨群類包括上級黨委就本校黨務工作的批示、規定、請示、批復;黨支部計劃、總結、支委會材料、黨員名冊;教代會材料;黨員名冊、報表等。行政管理類規定范圍包括:學校的行政會議記錄;校史、大事記等;學校內部機構設置、撤并、名稱更改等材料;教職工任免材料、統計報表;干部職工調資、晉級;學校規章制度等。
1.3 劃分保管期限
保管期限是對檔案劃定的留存年限。在“三合一”制度中,制定分類方案是檔案管理的前提和基礎,確定歸檔范圍則是核心和關鍵,而準確劃分檔案保管期限又是難點。根據規定,文書檔案保管期限一般劃分為永久、定期,其中定期又分為30年、10年。在具體劃分文書檔案保管期限時要綜合分析、鑒別其利用、憑證、查考等價值,進行準確判定。保管期限劃分不當不僅會威脅檔案安全,還會增加檔案的工作量。保管期限劃分過長,會占用寶貴且有限的檔案資源,大量低價值文書檔案信息淹沒高價值檔案;保管期限劃分過短,會導致重要文書檔案信息得不到長期保存。因此,要綜合分析,做好學校文書檔案保管期限的準確劃分。例如,上級針對本校頒發的黨務工作指示、條例、批復文件;本校黨委形成的會議記錄、決議文件;本校黨代會文件;黨群系統重要統計材料等需要“永久”保存;黨建工作材料;學校工作、活動安排;本校與有關單位簽訂的合同、協議書等文件材料保管期限一般為“30年”;教案評議記錄、安全保衛、依法治校等方面的材料,保管期限通常為“10年”。
2 學校文書檔案管理“三合一”制度落實的意義
2.1 利于文書檔案管理效率提升
設立“三合一”制度就是要打破傳統文書檔案在不同環節中的管理信息壁壘,突出體現“以我為主”的歸檔原則。“三合一”制度將檔案資源質量控制的各項基礎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完整流程,實現文書檔案管理標準化、一體化,極大地提升了文書檔案管理的效率。在“三合一”制度設計下,學校文書檔案分類、收集范圍、歸檔整理、檔號及保管期限劃分實現了有機統一,整合原本由多個步驟、若干環節的檔案資源質量,減少重復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2.2 利于文書檔案管理質量提高
“三合一”制度作為檔案資源質量控制的創新舉措,其制度設立初衷便是提高檔案管理質量。2022年,國家檔案局專門下發“三合一”制度落實的通知,明確提出把優化檔案資源體系、建設覆蓋更廣、內容更豐富作為總體要求,這也是該制度實施所要實現的目標之一。可見,“三合一”制度的落實,進一步規范了文書檔案門類的劃分,統一了檔案分類方法,理順了文書檔案整理的要求,打牢文書檔案資源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工作的基礎,有助于提升文書檔案管理的整體質量。
2.3 利于文書檔案作用發揮提效
學校文書檔案記錄了學校發展的歷史進程,是教育教學、行政管理的歷史記錄,積累了諸多成功管理經驗,文書檔案具有“存史資政育人”價值。“三合一”制度的落實,推動了文書檔案管理全覆蓋,將文書檔案分類、收集、保管職能整合起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文書檔案管理電子化、網絡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即可實時查詢到所需的文書檔案資料,不僅提升檔案基礎業務和信息化水平,還有助于增強檔案服務的便捷、高效。
3 學校文書檔案管理“三合一”制度落實的原則
“三合一”制度是新時代檔案管理工作的制度性探索、創新,落實該制度要始終把《檔案法》《檔案法實施條例》中的立法要求,以及教育部、國家檔案局等相關部門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首先是堅持黨管檔案、依法治檔原則。“三合一”制度的探索實施都要始終堅持黨管檔案原則,把《檔案法》《歸檔文件整理規則》等法律法規、規范要求落實到學校文書檔案制定分類方案、劃分歸檔范圍和確定保管期限的全過程、各方面,要始終堅持在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其次是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原則[2]。《檔案法》明確把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作為檔案工作的重要原則,學校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的實施也要堅持該原則。在校黨委統一領導下,進一步明確辦公室、檔案室,以及其他部門及人員的職責、權限,始終保障“三合一”制度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再次是堅持全面覆蓋、分類實施原則。作為學校檔案的主要門類之一,“三合一”制度要涵蓋黨群、行政管理等學校所有文書檔案類型,還要針對不同類型做好進一步細分,永久、30年、10年等保管期限劃分要科學、精準。最后是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改進原則。“三合一”制度作為一項新的制度探索嘗試,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必然也面臨新的情況和問題,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改進原則,結合學校文書檔案管理實際,不斷探索創新,不斷健全完善“三合一”制度內容,并根據實踐發展及時對制度進行修訂完善,確保制度的科學性、有效性[3]。
4 學校文書檔案管理“三合一”制度落實的路徑
按照國家檔案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行政機關、學校、科研院所等要積極落實“三合一”制度,以“三合一”制度落實為抓手,注重檔案資源質量管控,不斷夯實檔案管理基礎。
4.1 加強領導,注重統籌協調
首先要成立領導小組。學校把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落實作為管控檔案資源質量的重要抓手,成立由辦公室、檔案室、教務科等部門組成的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編制小組。分管檔案工作校領導任組長,檔案室、辦公室為副組長,其他科室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制度編制小組。小組下設辦公室于檔案室,由檔案室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統籌協調。印發《學校文書檔案編制“三合一”制度工作方案》,明確“三合一”的完成時限、職責分工。其次要加強宣傳培訓。方案編制完成,要廣泛開展“三合一”制度宣傳,講清“三合一”制度落實的必要性、重要性,也要講清“三合一”制度方案的具體部署和要求,凝聚學校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落實的合力。最后要細化崗位分工。“三合一”制度落實離不開學校各個部門的鼎力支持。根據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學校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的實施流程、責任人員及責任分工,確保全覆蓋、無遺漏。
4.2 對照標準,注重穩步實施
首先要明確門類劃分。根據《歸檔文件整理規則》《數碼照片歸檔與管理規范》《錄音錄像檔案管理規范》《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等標準、規范,明確學校文書檔案的門類劃分,如黨群類、行政管理類等,將電子文書檔案納入歸檔范圍。其次要確定檔號結構。按照《歸檔文件整理規則》《檔號編制規則》中關于文書檔案檔號結構的具體規定和要求,統一檔號結構設置與其他門類檔號相統一,確保能夠通過檔號真實、完整地反映檔案來源、檔案門類及整理分類體系和排列順序等屬性。再次要厘清歸檔范圍。按照《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等制度規范,結合學校“三定”方案要求,明確文書檔案歸檔范圍,既要做到“應歸盡歸”,又要防止“有文必歸”。最后要甄別保管期限[4]。結合學校文書檔案利用價值、憑證價值、查考價值的大小不同,確定具體的檔案保管期限。該定“永久”的定“永久”,該為“30年”的不能任意拔高或降低保管期限,確保保管期限能夠真實地體現文書檔案的價值。
4.3 實時總結,注重成果鞏固
學校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落實是加強檔案資源質量管控的重要手段,開展周期較短,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斷地做好經驗總結,并將成熟的工作成果以制度形式固化。首先是健全細節。根據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新標準、新要求,以及現代信息技術迭代升級的周期越來越短,要從細節處不斷健全學校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如網頁檔案、媒體檔案的歸檔、保管期限劃分等。此外,隨著學校職能變化,以及檔案管理規范標準的更新,都要及時對“三合一”制度予以修訂完善。其次是注重總結。學校文書檔案是學校檔案重要門類之一,要做好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落實的成功經驗,將其作為引領其他門類檔案“三合一”的重要參考,以點帶面,推動學校檔案工作整體提質增效。最后,制度固化。即將學校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落實成果以規范、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化下來,確保檔案資源質量控制始終沿著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路徑前行。
4.4 擴大應用,注重應用提升
要積極探索“三合一”制度更多場景的應用[5],不斷擴大“三合一”制度落實成果。當前,要重點做好電子檔案“三合一”制度制定。根據《檔案法》《檔案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以及檔案事業發展趨勢,信息化、智能化是未來學校檔案管理主攻方向之一,要做好電子檔案“三合一”制度,積極推行預歸檔工作機制,按照“三合一”制度設計,推動涵蓋文書檔案在內的學校各門類檔案“三合一”,按照“單軌制”推進電子檔案“三合一”制度的建立[6]。
5 結語
學校文書檔案“三合一”制度的制定及落實,實現了學校文書檔案齊全收集、規范整理,優化檔案資源管理體系,也提升了檔案資源集成利用效率,節約檔案管理成本。要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不斷健全完善,從格式、單位、門類、職能、檔號、保管期限、歸檔范圍等方面認真審查[7],檢驗“三合一”制度落實成效,并總結成功經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要加大應用場景,擴大制度覆蓋面,注重建章立制,將“三合一”制度實行過程中的好做法、好經驗,以規范、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化,不斷提升學校檔案管理科學化、標準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慶豐.學校檔案“三合一”制度實施中的難點與對策探析[J].辦公室業務,2024(22):103-105.
[2]陳莉娟.推進機關檔案“三合一”制度落實問題初探[J].海峽科學,2024(10):176-179.
[3]池秋儀.臨翔區組織開展檔案“三合一”編制業務和保密工作專題培訓[J].云南檔案,2023(5):18.
[4]郭倩楠.全面推行機關檔案三合一制度的實踐—以天津市河西區城市管理委員會為例[J].中國檔案,2024(1):46-47.
[5]陳曉娟,薛晶.陜西省檔案“三合一”制度編制探索和思考[J].陜西檔案,2024(1):25-26.
[6]陳文媛.檔案建設“三合一制度”的實踐及研究[J].蘭臺內外,2025(4):65-67.
[7]彭玉.“七審七看”做好機關檔案三合一制度審查[J].中國檔案,2025(1):28-29.
作者簡介:張麗婷(1989.11—),大學學歷,泰安技師學院館員,主要從事檔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