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Standards and Br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h of Dingxi Wide Flour
HE Pengfei (Dingxi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Center,Dingxi 743ooo, China)
Abstract: As a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of Dingxi city,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Dingxi wide flou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urrent improvement of quality standardsand brand development ofDingxi wide flour,and proposes measures such as building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strengthening quality supervision,promoting brand image construction and market expansion.The aim is to effctively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insuffcient standardization level and weak brand influence in thecurr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and provide a path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ngxi wide flour industry.
Keywords: Dingxi wide flour; quality standard; br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h
定西寬粉作為甘肅省定西市的地理標志性農特產品,依托當地高淀粉含量的優質馬鈴薯資源,并結合傳承百年的非遺制作工藝,歷經長期發展已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隨著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定西寬粉在標準化建設與品牌化發展中遭遇瓶頸,包括質量標準體系尚未健全、品牌溢價能力不足、技術革新步伐緩慢等問題。因此,如何通過質量標準體系的迭代升級與品牌創新驅動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關乎定西寬粉產業的長遠發展,更是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所在。
1加強定西寬粉質量標準提升與品牌化創新發展的意義
1.1推動鄉村產業發展
定西寬粉質量標準提升與品牌化創新發展有著較強的輻射帶動效應,有效串聯起馬鈴薯種植、淀粉加工、食品生產等上下游產業鏈,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從田間標準化種植脫毒種薯,到現代化車間中精準控制溫度的制粉工藝,每一個環節都被嚴格把控。這不僅提升了產業附加值,還借助“公司 + 合作社 + 農戶”的聯動方式,推動鄉村產業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作為定西市的重要品牌標識,定西寬粉已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不僅提升了區域品牌知名度,幫助農民實現了增收致富的目標,更是借助電商直播、文旅融合等新形式,讓定西寬粉走向全國市場。
1.2促進農民增收就業
隨著質量標準的提升和品牌化程度的提高,定西寬粉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2]。從原料種植、寬粉加工到產品銷售,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逐步衍生出包括原材料培育、生產加工、電商運營及物流配送等在內的多樣化就業崗位。相關企業不僅能直接解決5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還帶動周邊農戶參與訂單種植,形成“企業 + 農戶”的聯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有效緩解了當地就業難的問題,農民通過務工收入、土地流轉收益、農產品銷售等多種渠道實現增收,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這不僅是定西寬粉產業發展的重要成果,更是鄉村發展的生動體現
1.3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定西寬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依賴品質提升和品牌創新,通過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質量控制體系,涵蓋原材料篩選、加工制造、物流配送等關鍵環節,從而有效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同時融合傳統工藝和現代營銷觀念,推動品牌形象塑造,將地方文化特點變成差異化優勢,既可以加強消費者的認同感,又可以大幅提升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大環境下,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經營逐漸成為農產品行業打破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對定西寬粉而言,這不但可以明顯提高產品附加值,還為拓展國內市場和推進國際化進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2定西寬粉質量標準提升與品牌化發展面臨的問題
2.1質量標準體系不完善
目前,定西寬粉在全產業鏈質量管控方面仍存在明顯短板,在生產環節,原料篩選缺少量化標準,馬鈴薯品種及淀粉含量的不同造成基礎品質不穩定;在加工過程中,部分小作坊依舊延續傳統手工操作模式,難以對原料配比、蒸煮時長等關鍵參數實現標準化控制;在流通環節,冷鏈運輸和倉儲規范不足,使得產品容易受潮變質。盡管《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定西寬粉》(DBS62/013—2022)[3]已出臺,但由于基層企業檢測設備缺乏,專業人員配備不足,普遍存在“有標準難執行”的問題。此外,多頭管理造成監管權責不清,市場監管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在溯源體系構建方面沒有形成有效聯動,因此急需創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數字化監管平臺。
2.2 品牌建設與推廣不足
定西寬粉屬于地域品牌,依靠其獨特的馬鈴薯原料優勢和傳統制作工藝,在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同時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然而,整體而言,其品牌影響力仍處于弱勢,主要原因在于品牌創建缺少系統性的戰略規劃,尚未構建起完整的品牌價值體系。從視覺層面來看,品牌缺少統一規范的設計標準,導致消費者難以形成明確的品牌認知;在傳播渠道方面,過度依賴傳統的線下展銷會和口碑傳播,對短視頻平臺與直播電商等新渠道的利用率不高。此外,品牌推廣策略沒有精準對接目標市場需求,營銷手段趨于同質化,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差異化優勢與核心競爭力。
2.3技術創新能力薄弱
定西寬粉產業在技術革新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在產品研發環節,企業對市場需求的調研不充分,產品開發局限于傳統寬粉形態,難以滿足消費者對食品便攜化、健康化及風味多樣化的需求。在方便食品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定西寬粉仍以傳統干制粉條為主,缺乏如自熱式寬粉、沖泡式寬粉等創新型產品。此外,工藝創新進程也相對滯后,大部分企業沿用傳統生產工藝,未能充分引進智能化生產設備以及現代化加工技術。同時,企業間缺乏協同機制,技術信息封閉,缺少有效的產學研合作機制以及產業創新聯盟,造成技術研發重復投入,資源浪費嚴重,難以形成推動產業升級的技術合力。
3定西寬粉質量標準提升與品牌化創新發展路徑
3.1構建全產業鏈質量標準體系
加強對定西寬粉生產、流通等環節中相關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是統一產品品質、提升品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4。要想實現從原料種植到產品加工、流通、銷售等全產業鏈的標準化管理,需建立嚴密且科學的質量標準體系與操作規范。在原料環節,應嚴格規范定西寬粉加工原料及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自馬鈴薯品種選育階段起,挑選出最適合用于寬粉加工的種源,建立起標準的種植基地,并對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和施用時間進行嚴格監管,保證原料綠色、環保、無污染。在生產環節,應加大科研投入,聚焦1~2個核心工藝配方,推動產學研結合,引入先進技術改良淀粉提取、制漿、成型及烘干等步驟。采用新型低溫干燥法,既能保留寬粉營養成分和口感,又能提高生產效率;同時調整淀粉比例,使寬粉更具韌性與透明度,全方位提升寬粉品質。在流通環節,需制定產品的儲存、運輸、銷售的質量標準。針對濕粉保質期短的問題,可以研制新型保鮮技術,同時聯合冷鏈物流系統,將濕粉生產保質期由6個月延長至8個月。建立恒溫恒濕倉儲設施,規范運輸車的溫濕度標準,保證寬粉在銷售端仍保持良好的品質。此外,建立完善的質量追溯體系至關重要應在產品的外包裝上加貼二維碼,消費者掃描后能查詢原料種植、加工生產、流通銷售的完整信息,實現產品質量全過程可追溯。
3.2 強化質量監管與檢測能力
為全面穩固定西寬粉的質量防線,創建“檢驗檢測 + 行政執法”一體化監管體系,構建部門聯合反應機制[5]。定期組織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分享質量風險信息,對生產、流通、銷售全環節實行動態監督,并設立快速響應通道,確保在檢測發現質量問題后的 24h 內啟動行政執法程序,形成閉環式監管機制。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不斷加大質量檢測機構的設施投入力度,在現有34臺微生物檢測設備以及百余臺理化檢測設備的基礎上,新增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等高端設備,重點攻克亞硝酸鹽殘留、重金屬污染等檢測難題,推動檢測實驗室向智能化轉型,打造“智慧檢測云平臺”,實現樣品流轉、數據采集、報告生成等全程信息化管理,將平均檢測時長從5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質量檢測工作采取“日常抽檢 + 專項檢查 + 飛行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每月對企業生產車間、原料倉庫執行環境監測,每季度覆蓋全市 80% 以上的生產企業,圍繞產品展開抽檢,重點檢測淀粉含量、二氧化硫殘留等18項關鍵指標,創建質量風險預估體系,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檢測數據進行趨勢預測,一旦發現指標異常,立即啟動溯源調查。在監管制度方面,實行企業信用分級管理制度,將檢測結果與企業信用評級直接關聯起來,對連續3年檢測合格的企業,授予“質量信用A級單位”稱號,并在項目申報、貸款融資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針對違規企業,實施“紅黃牌”警示制度,首次違規責令限期整改,并在全網公示,再次違規的,依法吊銷其生產許可證。
3.3推進品牌化創新與市場拓展
在品牌塑造方面,應充分挖掘定西寬粉這一地域資源的特色與品質優勢,打造具有辨識度和吸引力的品牌形象。依托定西市得天獨厚的馬鈴薯種植環境,利用其土地肥沃、適合馬鈴薯種植的生態環境,以及所產馬鈴薯淀粉含量高、口感筋道等特點,將其融入品牌定位之中,準確傳達“粉中上品”的差異化價值主張。同時,應邀請專業設計團隊進行整體視覺系統打造,形成統一且具備識別性的品牌標志,并在產品外包裝上融入體現地域文化的元素,如隴中黃土高原的自然風貌插圖、手工制粉過程中的場景描繪等。
在新品開發方面,應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發展真空包裝馬鈴薯濕粉產品,配搭特色湯料與配菜,推出便攜即食的預包裝食品系列。同時,組建專業的研發團隊,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集中攻克速食工藝、口感優化、保鮮技術、物理殺菌及真空包裝等技術難題,促進煮食型粉條向即沖即泡即食類產品升級轉型,以創新理念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在品牌傳播方面,應創建線上線下融合的立體營銷網絡。線上依賴抖音、淘寶等電商平臺,通過直播帶貨、短視頻推廣等方式觸達年輕消費者群體,并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開展話題互動,建立品牌粉絲社區,提升品牌影響力;線下積極參與全國性農產品展會,設立專屬展位展示產品形象,并在商超、便利店開展試吃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體驗。
4結語
提升定西寬粉的質量標準并推進品牌化創新發展是實現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路徑。采取建立覆蓋全產業鏈的質量標準體系、加強質量監管、推動品牌創新和市場推廣等舉措,形成多方協同發力的良好格局,能夠有效破解產業發展難題,增強定西寬粉的市場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提升產業附加值和抗風險能力,進而推動定西寬粉產業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
參考文獻
[1]馮艷麗.鄉村振興背景下甘肅省特色農產品網絡營銷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定西寬粉”為例[J]甘肅農業,2024(7):54-59.
[2]雷珂馨,彭婷婷“小土豆\"展現新\"食”力端牢鄉村振興的定西\"飯碗\"[J].公關世界,2023(19):33-34.
[3]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定西寬粉:DBS 62/013-2022[S/OL].(2022-12-22)[2025-05-23].http://wsjk.gansu.gov.cn/wsjk/c112818/202212/2171987/files/3e4d4bb330e04902bc805dc5cbf4a39f.pdf.
[4]周彥兵,賈鴻震,李維維,等.定西真空包裝寬粉(濕粉)中污染微生物分離鑒定及大蒜素對其抑菌作用研究[J]現代食品,2024(16):160-163.
[5]王瑞剛.“定西寬粉”產業發展大會召開[N].定西日報,2024-0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