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船舶工業技術的快速迭代與市場競爭的加劇,船舶企業承擔著推動船舶技術創新、助力產業升級的重要使命。財務管理作為船舶企業運營管理的核心環節,其模式的先進性直接影響著科研資源的利用效率與項目的經濟效益。
然而,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業務與財務相互分離、預算執行偏差、成本控制乏力等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制約著船舶企業的發展。業財融合理念的引入,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它強調業務與財務的深度融合,通過組織架構優化、流程再造、數據共享與人才培養,實現對船舶科研項目全流程的精細化管控。船舶企業積極探索基于業財融合的財務管理模式創新,對提升管理水平、保障科研項目順利實施、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跨部門協同型組織架構,打破業財壁壘
在傳統船舶企業的組織架構格局里,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往往處于分離狀態。業務人員專注于科研項目推進,財務人員則側重賬務處理與預算管控,信息傳遞出現明顯的斷裂。
為達成業務與財務深度融合,企業應該先重構組織架構,建立協同式的架構。可以成立跨部門的業財融合小組,成員包括科研項目負責人、技術骨干、財務管理人員等。這個小組要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對船舶科研項目從立項、執行到驗收等各階段開展協同研討。
在項目立項階段,財務人員借助專業知識,結合市場調研分析的數據,對項目的資金需求、預期回報、成本構成實施科學評估,為業務部門提供合理的立項提議。業務人員則向財務人員清楚說明項目技術方案、實施計劃,幫助財務人員更精確地進行財務核算,減少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項目預算差錯。
優化部門之間的權責分配體系,明確各部門在業財融合中的職責與權限。業務部門應向財務部門反饋項目進度、合同執行、設備采購等關鍵信息;財務部門要為業務部門給予實時的財務數據支撐,協助剖析成本超支或資金閑置的原因,并給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這樣一來,就能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讓業務和財務雙向溝通,形成協同作業機制,提高船舶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
優化管理流程,實現業財深度融合與同步
傳統財務管理流程往往滯后于業務活動,難以對業務進行即時監控與有效干預。基于業財融合這一理念,應當對船舶企業的管理流程開展整體的梳理與優化,把財務管理深度融入業務流程里,實現業務財務活動的同步一體。
就項目預算管理流程而言,改變以往“重編制、輕執行”的不利局面。在這個階段,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共同介入,以項目的實際需求為指引,將歷史數據與市場行情相結合,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預算計劃。當執行預算時,建立動態跟蹤機制。財務部門利用信息化系統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開展實時跟蹤,一旦發現預算執行出現偏差,就及時與業務部門溝通,分析緣由并采取適當措施。若船舶科研項目的設備采購成本超出預算,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要一起分析市場價格的波動緣由,評估是否存在可替代的方案。
合同管理流程同樣要進行優化。財務人員提早介入合同簽訂環節,審核合同里的付款條款、結算模式、違約處置等內容,保證合同條款符合財務規范以及風險控制的要求。在執行合同時,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一起共享合同執行信息,及時把握合同履約進展,依照合同約定完成款項收付和賬務處理事宜。要剖析合同執行的相關數據,防范因合同條款不合理引發的財務風險。
在成本管理流程方面,把成本控制融入船舶科研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從項目立項階段起著手成本預算,到項目實操過程中的成本核算與督查,再到項目竣工后的成本分析與考核操作,業務部門跟財務部門緊密協作:業務人員在項目實施期間,及時匯報實際成本的產出情況;財務人員分析成本,給出控制成本、增進效益的建議,實現項目成本的精準化把控。
強化數據整合與應用,提升決策支持能力
數據是業財融合里的核心要素,船舶企業具備大量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但這些數據一般分散在不同的系統里面,未能達成有效的整合與運用。為實現業務跟財務的深度融合,應強化對數據的應用。企業可以把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的數據資源整合在一起,采用技術手段推動科研管理、采購管理、財務管理等多系統的數據對接與共享,破除數據的封閉孤島,形成包含項目從立項、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到財務核算等全業務流程的大數據池;把船舶科研項目相關的研發進度數據、設備采購數據、資金支付數據等整合在一起,使管理人員可以全面掌握項目的整體局面。
采用數據分析工具,深度挖掘整合完畢的數據,再利用財務分析模型對船舶科研項目有關的成本效益、資金流動性、投資回報率等關鍵指標進行剖析,為項目決策供給數據依據。企業要結合數據可視化方式,把復雜的財務及業務數據以直觀圖表形式呈現,方便管理層迅速掌握企業運營情況,發現潛在存在的問題與風險。
培養復合型人才,夯實業財融合基礎
業財融合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以往的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知識結構比較單一,難以達成業財融合工作的相關要求。船舶企業要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打造一支既熟悉業務又精通財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在人才培養方面,開展多樣化培訓課程。以財務人員為對象,開設船舶科研業務知識相關培訓課程,幫助其掌握船舶科研項目的技術特征、研發進程、業務需求等內容;針對做業務的人員,準備財務管理知識培訓課程,輔助其掌握預算編制、成本控制、財務分析等財務知識,提高業務人員對財務管理的認識。企業通過這種交叉培訓模式,促進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之間知識融合,造就復合型人才。
鼓勵財務人員扎根業務一線,參加船舶科研項目的實際工作,親身體驗項目的研發和生產,掌握業務工作的實際情況才能更妥善地把握業務活動中的財務風險點與成本控制點。同樣,業務人員也可在與財務人員的配合中,學習財務管理的方法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綜合管理水平。
構建合適的人才激勵機制,針對在業財融合工作上表現突出的人員,給予獎勵及晉升機會,這樣可以提高員工參與業財融合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多渠道招募具有業財融合經驗的高端人才,為船舶企業添加新的活力,為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提供穩固的人才后盾。
船舶企業以業財融合為導向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是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企業可通過構建協同型組織架構、優化管理流程、強化數據應用及培養復合型人才,有效打破業務與財務之間的壁壘,因地制宜地推進業財融合工作,持續完善財務管理模式,為船舶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