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還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抗氧化物質,被譽為“水果之王”,在日常飲食與健康養生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山東省聊城地區是蘋果的重要產區,近年來,聊城地區蘋果裂果問題日益嚴重,給果農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失。深入研究聊城地區蘋果裂果的成因與防治技術,對于保障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蘋果裂果癥狀與危害
在山東聊城地區,蘋果裂果癥狀多樣,包括縱裂型、橫裂型、網紋型和混合裂型等。縱裂型表現為果實表面從梗洼向萼洼條狀開裂,裂縫長且深;橫裂型呈現橫向或弧形的條狀裂紋;網紋型果實表面裂紋交叉形成網狀,裂縫較淺;混合裂型兼具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開裂方式。
蘋果裂果后,很容易引發腐爛現象,降低了果實的產量,還增加了貯存的難度。同時,裂口還會導致果實水分和營養物質的流失,降低果實的糖度和口感,影響果實的商品價值。蘋果裂果還會對果樹生長產生不良影響。裂果后,樹體需要分配更多的營養物質來修復受損果實,可能會影響果樹的正常生長發育,降低果樹的抗病能力和產量。
2蘋果裂果成因
蘋果裂果主要原因:源于果皮細胞與果肉細胞分裂和膨大的不平衡,當果皮膨脹速度超過果肉時,便會引起裂果。
2.1水分調控不當
土壤水分供應不均衡是導致蘋果裂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果實膨大期至成熟期,如果持續干旱后大水漫灌或突遇暴雨,土壤水分急劇增加,果肉細胞迅速膨大,而果皮承壓能力有限,容易發生裂果。聊城地區降雨集中在7~9月,是中晚熟蘋果膨大期和成熟期,增加了裂果的風險。
2.2 養分供應不平衡
養分供應不平衡也是導致蘋果裂果的重要原因。過量投入氮肥、磷鉀肥用量不足、有機肥匱乏會導致蘋果根系和枝葉生長不良,果皮組織發育不完善,延展性變差,增加了裂果率。特別是鈣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會導致果實皮層薄弱,容易發生裂果。
2.3 天氣因素影響
高溫天氣會加速果實表面水分的蒸騰,導致果實內部壓力增大,容易發生紋裂。此外,干燥的天氣和強風也會增加果實表面的蒸騰速度,進一步增加裂果的風險。
2.4病蟲害及機械損傷
蘋果果實受到病蟲害侵襲或機械損傷時,病蟲害會破壞果皮的完整性,使果皮直接破裂或使果實組織受損,使果皮變薄,強度降低導致紋裂。
2.5 品種遺傳特性
蘋果裂果與品種的遺傳特性相關。果皮結構、果皮強度等直接影響果實的抗裂性。例如,金冠、黃冠等品種因果個大、果皮薄、結構疏松且細胞間隙大,容易裂果;而愛妃等品種則因果個相對較小、果皮厚,能承受較大的內部壓力,相對不易裂果。
3山東聊城蘋果裂果的防治技術
3.1優化品種
在聊城地區,選擇抗裂果蘋果品種,減少裂果的發生。推廣果皮較厚、結構緊密的品種如愛妃等,適當種植早熟、相對抗裂果、市場反響良好的優新品種如魯麗、美八、嘎拉等。據統計,種植這些抗裂性強的品種相比易感裂果品種,裂果率可降低約 30% ,中晚熟品種在傳統品種富士、紅將軍、新紅星等為主基礎上,也積極引入試種了響富、維納斯黃金(威海金)等晚熟新品種,豐富了市場供應,這些品種抗裂果性強,品質優良。通過引進和培育新品種,優化了蘋果品種結構,提高了整體抗裂果能力。此外,還需要進一步了解所種植品種的裂果特性,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降低裂果風險。
3.2 合理調控水分
為預防水分因素導致的裂果,應采取更為精細科學的灌溉制度。一是在果實膨大期至成熟期的關鍵階段,避免持續干旱后突然行大水漫灌,以免引發裂果。二是采用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方式,精準控制灌水量,使水分直達蘋果樹根部,促進蘋果樹更好地吸收和利用水分,比傳統的大水漫灌方式能使裂果率降低約 25% 。三是在降雨集中的7~9月,要加強果園排水工作,確保土壤水分不過多。四是推廣果園覆蓋制,結合實行小溝灌溉和肥水耦合滴灌技術,提高蘋果的產量和品質。
3.3平衡養分供應
積極推廣平衡施肥技術,確保果樹養分供應的全面與均衡。首先,積極增加有機肥的投入,以提高土壤肥力。每 666.7m2 果園施用有機肥 2000~3000kg ,可以顯著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使裂果率降低約 20% □其次,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補充,特別是鈣元素肥的施用,鈣是構成果皮的重要元素,對增強果皮韌性、減少裂果具有顯著效果,可采用葉面噴施或土壤追施的方式補充。葉面噴施 0.3%~0.5% 的氯化鈣溶液,每隔7~10d 噴1次,連噴2~3次,可明顯降低裂果率。
施肥應遵循“控氮、穩磷、增鉀、補鈣、加施微生物有機肥”的原則。根據果樹的需肥規律和土壤的供肥能力,科學制定施肥方案。控制速效氮肥尿素、硝酸銨鈣等的施用總量,避免過量施用導致樹體徒長,而可施用多元復合肥,保證果樹根系正常發育和果實成熟。可根據果樹生長階段和土壤情況調整施用量,每 666.7m2 果園建議施用速效氮肥 30~60kg 氮磷鉀復合肥(如15-15-15型、10-5-30型)以及鈣肥50~75kg? 。經過發酵處理的畜禽糞便和果園廢棄物,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微生物,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建議沼渣施用量 3000~5000kg ,沼液施用量 50~100m3 。這樣,施肥可實現有機肥的長效性、無機化肥的速效性、微生物肥的促效性三效合一,為果樹的健康生長和優質高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3.4應對天氣變化科學管理
加強果園管理,應對天氣因素導致的裂果問題。首先,在強光高溫天氣,采用遮陽網覆蓋果園,降低果園溫度,比未覆蓋的果園的裂果率降低約 15% ,或進行果園噴水降低溫度。在干燥天氣和強風條件下,適時適量進行灌溉,提高果園濕度。同時,提前做好防雨措施,如搭建防雨棚等,以減少強降雨導致的裂果。
春季(3~5月),果樹正處于生長旺盛期,氣溫漸升,土壤水分蒸發加快,果樹需水量漸多,應每隔7~10d 灌溉1次。特別是在開花前后和果實膨大期,要適當增加灌溉次數。夏季(6~8月)氣溫高、蒸發量大,更需要注意灌溉。因降水量多注意果園排水。秋季(9~11月),隨著氣溫逐漸降低,果樹生長速度減緩,但果實仍在繼續發育至成熟,應每隔10~15d灌溉1次,每次灌溉應使土壤濕潤層達到根系主要分布層,約 30~50cm 的土層深度。此外,要十分注重果園的適時修剪,改善果園的微氣候環境。在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來臨前,提前做好果園的加固支撐工作,并在惡劣天氣后及時檢查果樹受損情況,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
3.5加強病蟲害防治和果實管理
高度重視病蟲危害導致的裂果問題。首先,定期巡查果園,一旦發現病蟲危害,立即進行處理,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防治。例如,在3月下旬到花期前后這一防治蘋果裂果以及蘋果樹腐爛病的最佳時期,對全園進行細致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保持樹體健康生長。對蘋果樹腐爛病早刮治,對刮下的病皮組織進行集中燒毀或深埋,有效防止病害的擴散。其次,加強果樹的日常管理,通過修剪、清理雜草等措施,為果樹的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在修剪方面,適時去除過密、過長、交叉重疊的枝條、病弱枝、枯死枝,使樹體形成合理的樹冠結構,提高果園的通風透光性,積累更多的光合養分,增強果樹的抗逆性,減少裂果的發生。另外在果實采摘、運輸和貯存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避免受到擠壓和碰撞,減少機械損傷導致的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