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藍莓;砧穗組合;嫁接親和性
中圖分類號:S66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910(2025)04-0016-04
Grafting experiments on different rootstock-scion combinations of blueberry O'Neal and Misty
ZHU Hongfen,LING Jiangang,SHENLan (Ningbo Acade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Ningbo,Zhejiang 315o40,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annual branches of Southern highbush blueberry O'Neal,Misty as scion test material, rabbiteye blueberry Premier,Gardenblue,Tifblue,Pink lemonade and South highbush blueberry Southgold, Windsor as rootstock materials, carried out grafting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grafting survival rates among different rootstock and scion combinations.The rootstock with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for O'Neal scions is Windsor, and the rootstock with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for Misty scion is Southgold.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of split grafting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bdominal grafting.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of misty scion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Neal scions. The relative chlorophyllcontent of both O'Neal and Misty scion treatments is highest in the Windsor rootstock.
Key words: blueberry; rootstock-scion combination; graft affinity
藍莓(Blueberry)屬杜鵑花科(Ericacea)越桔亞科(Vaccinioidea)越桔屬(Vaccanaodeae)植物,多年生落葉或常綠灌木,栽培種有高叢藍莓、矮叢藍莓和兔眼藍莓3個。中國藍莓栽培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根據各地的引種試驗,李亞東等將中國藍莓生產規劃成4個類型產區,長江流域產區宜發展南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加工或鮮食兼用[]。兔眼藍莓具有生長旺盛,抗性強,高產,對土壤條件要求不苛刻等特點,是適合中國長江以南地區種植的栽培類型[2]。
浙江省從2000年開始引種藍莓栽培,主栽品種為南高叢和兔眼系列。其中兔眼藍莓占到 30%[3] 表現適應性好,但成熟期遲,果實口感較差,果皮厚,不受鮮果采摘市場歡迎。隨著果品市場對藍莓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老品種、低質品種更新換代提上日程。嫁接可以保持果樹的優良性狀,但有關藍莓砧木選擇和嫁接的研究與應用較少。張根柱等以兔眼藍莓做砧木,嫁接高叢藍莓品種,研究砧木與接穗品種間的適宜嫁接時期、嫁接方法[4;王朝文等做了以云南越橘實生苗為砧木,兔眼品種枝條為接穗的嫁接試驗[5];葉金水,柳麗霞等研究了嫁接季節、接穗來源部位等對高位嫁接成活率和接穗抽梢生長量的影響[67]。筆者選取部分兔眼和南高叢品種,開展不同砧穗組合的成活率和生長情況試驗,為生產應用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在藍莓種質資源圃中進行,砧木品種6個,其中4個兔眼藍莓品種,杰兔、圓藍、梯芙蘭、粉水;2個南高叢藍莓品種,南金、溫莎,均為3年生組培苗。接穗品種2個,為南高叢藍莓奧尼爾、薄霧,均為4年生植株,用其一年生枝中間段做接穗,長 8~10cm ,粗 0.5cm 以上,帶3~4個飽滿芽。
1.2試驗方法
2023年2月25至27日進行嫁接。6個砧木品種距基部 10~15cm 截平,保留直徑 1~2cm 的枝條,其余枝條基部短截。采用劈接和腹接法,每種砧木分別嫁接2個接穗品種5株。以2接穗品種(奧尼爾、薄霧)距離基部 10~15cm 截平做對照。接穗現采現接。嫁接30d后統計接穗的發芽情況。
發芽率 (%)= 發芽接穗數/嫁接總接穗數 ×100 。嫁接60d后統計接穗的成活率,以接穗上萌發出 5cm 以上的新稍為成活標準。每個砧穗組合隨機選擇10個接穗,測量新梢高度與粗度,藍莓嫁接處理后常規水肥管理。
成活率 (%)= 成活接穗數/總接穗數 ×100
嫁接 240d ,測量不同砧穗組合處理的樹高。每個處理隨機選擇5個接穗,用游標卡尺測量嫁接口上方未膨大部位的直徑。
嫁接 240d ,測定接穗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選取接穗枝條中部的成熟葉片,用水沖除表面灰塵,用手持式SPAD-502Plus葉綠素儀測量葉片的相對葉綠素含量。每個砧穗組合隨機選擇2株,每株測定5個葉片(植株南面枝條頂部下方第3片葉),取平均值。
1.3數據分析
使用Excel201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嫁接成活率
由表1可以看出,以溫莎作為砧木嫁接奧尼爾接穗成活率最高,劈接成活率達 78.1% ,腹接成活率 76.0% ,其次為粉水,杰兔的成活率最低。表2顯示,以南金作為砧木嫁接薄霧接穗成活率最高,劈接成活率達 84.0% ,腹接成活率 78.6% ,其次為溫莎。奧尼爾和薄霧兩種接穗采用兩種嫁接方式成活率差異不明顯,劈接平均成活率略高于腹接。薄霧接穗的平均成活率略高于奧尼爾。杰兔作為砧木的成活率總體來說在參試品種中處于較低水平。
表1不同砧木和嫁接方式對奧尼爾發芽率及成活率的影響

2.2接穗生長情況
表3顯示,嫁接60d后測得兩接穗品種不同砧木組合和嫁接方式接穗的新梢高度和粗度均小于對照的新梢生長,奧尼爾接穗新梢高度除溫莎砧木劈接和粉水砧木腹接外,都顯著小于對照,兩種嫁接方式各處理間杰兔砧木的新梢生長量最小,其余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薄霧接穗新梢高度除南金砧木外,都顯著小于對照,劈接處理各砧木間新梢高度差異不顯著,腹接處理杰兔、圓藍、梯芙蘭砧木新梢高度顯著小于南金砧木。兩種接穗所有處理的新梢粗度均顯著低于對照。嫁接方式對新梢生長沒有顯著影響。
表2不同砧木和嫁接方式對薄霧發芽率及成活率的影響

表3嫁接60d的奧尼爾、薄霧接穗新梢生長量

注:同列數據旁不同小寫字母表示 P<0.05 水平差異顯著,下同。
嫁接后240d樹高、嫁接口直徑見表4。奧尼爾兩種嫁接方式樹高均以溫莎作為砧木的最高,粉水次之,與其他砧木及對照品種差異顯著。杰兔、南金砧木劈接和杰兔、圓藍、梯芙蘭砧木腹接樹高低于對照奧尼爾短截的樹高。兩種嫁接方式嫁接口直徑均以溫莎作為砧木的最高,與杰兔、圓藍、梯芙蘭砧木劈接,杰兔、粉水砧木腹接差異顯著。薄霧兩種嫁接方式樹高均以南金最高,與杰兔、溫莎差異顯著;薄霧腹接嫁接口直徑均以南金作為砧木的最粗,各處理差異不顯著,劈接杰兔、粉水、梯芙蘭較小,顯著低于其他處理。相同砧穗組合嫁接方式的差異不顯著,不同砧穗組合的生長量差異較大。
表4嫁接240d奧尼爾、薄霧植株的生長量

2.3葉綠素相對含量
對嫁接后240d各處理葉片中的葉綠素相對含量進行了測定,見表5。奧尼爾各處理的葉綠素相對含量以溫莎砧木最高,對照奧尼爾矮截處理次之,奧尼爾劈接方式溫莎和粉水砧木、對照組葉綠素相對含量顯著高于其他砧穗組合,奧尼爾腹接方式溫莎砧木和對照組葉綠素相對含量顯著高于其他砧穗組合。薄霧各砧穗處理劈接葉綠素相對含量以溫莎砧木最高,其中劈接方式顯著高于對照、圓藍、梯芙蘭、杰兔砧木,腹接方式顯著高于圓藍砧木。
表5嫁接240d接穗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值)

3小結與討論
植物的嫁接親和力是嫁接繁殖成功與否的基本條件。嫁接親和力的強弱在初期可以通過發芽率和成活率反應。本試驗的不同砧穗組合在嫁接成活率上存在差異,以溫莎做砧木嫁接奧尼爾接穗成活率最高,以南金做砧木嫁接薄霧接穗成活率最高。劈接平均成活率略高于腹接,接穗薄霧平均成活率略高于奧尼爾。韓曉、徐呈祥對葡萄、藍莓的嫁接試驗認為親合力好的砧穗組合,成活率高,接穗生長發育好[8.9],與本試驗嫁接后
、240d接穗生長情況一致。
葉綠素含量的高低影響到葉片光合能力的強弱,反映了植株的光合性能和營養狀況[10]。試驗的不同砧穗組合的光合性能有較大差異,奧尼爾、薄霧兩種接穗各處理的葉綠素相對含量均以溫莎砧木最高,說明溫莎砧木與兩種接穗具有較好的親和性,嫁接苗葉片生長狀況較好,具有較強的光合能力。薄霧接穗的生長量和相對葉綠素含量未呈正相關的現象,可能跟砧木的根系狀況、試驗環境影響等有關。
顧莉莉等對藍莓不同砧穗組合嫁接親和性研究中,認為藍莓嫁接過程中很可能存在后期不親和現象,且會隨著嫁接時間的延長趨于穩定[11]。本試驗只有嫁接240d的數據,還需進一步觀察后期親和性。另外砧木對接穗的物候期、抗逆性、生長勢、果實品質和產量等的影響也有待試驗。
參考文獻:
[1]李亞東,姜惠鐵,張志東,等.中國藍莓產業化發展的前景[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39-42.
[2]聶飛.我國兔眼藍莓栽培研究進展與發展前景[J].貴州農業科學,2009,36(1):153-155.
[3]張林,梁銀娜,孫鈞.浙江省藍莓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浙江柑橘,2015,32(2):5-7.
[4]張根柱,姜惠鐵,楊曙方,等.藍莓砧木與品種嫁接成活率試驗初報[J].落葉果樹,2017,49(3):10-13.
[5]王朝文,和志嬌,楊燕林,等.兔眼越橘嫁接試驗初報[J].江西農業學報,2014,26(3):18-21.
[6]葉金水,張小輝,范偉青,等.藍莓高接換種技術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20,41(4):94-98.
[7]柳麗霞,鐘子龍,張小輝,等.藍莓夏季高位嫁接技術研究[J].林業科技,2020,45(5):6-8.
[8]韓曉,邢婷婷,王軍,等.不同葡萄砧穗組合硬枝嫁接親和性及生長差異性比較[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22(3):1-7.
[9]徐呈祥,郭峰,劉麗莉.砧木品種對藍莓植株生長發育和果實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廣東農業科學,2016,43(12):18-24.
[10]劉紅明,王紹華,鄭玉龍,等.3種砧木嫁接對檸檬幼樹光合特性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8,36(1):30-34.
[11]顧莉莉,沈朱俐,宗宇,等.藍莓不同砧穗組合嫁接親和性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5(4):427-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