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910(2025)04-0084-02
山農酥梨是山東農業大學以新梨7號為母本、碭山酥梨為父本雜交繁育的新品種,具有坐果率高、豐產性好、抗寒抗病能力強等優點。2018年菏澤市在牡丹區穆李村引種,并建立示范園,第3年每666.7m2 產量 1000kg ,第5年每 666.7m2 產量5000kg 。目前,菏澤市已種植山農酥梨 400hm2 (6000畝),為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現總結山農酥梨豐產高效修剪技術,以供參考。
1 整形修剪的作用
調節樹體結構。通過去除過密枝、競爭枝、徒長枝和直立枝等,使山農酥梨樹體各級枝干分布均勻、層次分明,確保樹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葉片光合作用,降低樹冠內的濕度,不僅為梨樹生長、開花、結果等生理活動提供必需營養物質,而且可減少病蟲害滋生,保障梨樹的健康生長。
平衡生長與結果。幼樹時,樹體生長勢較為旺盛,若不加以合理修剪調控,往往會導致營養生長過旺,而生殖生長受到抑制,開花結果少。通過對旺長枝條進行適度短截、拉枝等操作,可以削弱其生長勢,促進養分向花芽分化方向分配,從而實現幼樹早結果。成年結果樹,修剪則可以調節花量和果量,避免出現大小年現象。大年時,適當疏除部分花芽,減少結果量,使樹體負載合理,保證果實品質的同時,也為來年的花芽分化儲備足夠的養分;小年時,多保留花芽,加強營養管理,促進果實的生長發育,提高產量。
2山農酥梨生長特性
山農酥梨為晚熟品種,菏澤地區3月中旬芽萌動,3月下旬盛花,果實10月中旬成熟,果實發育期180d左右。果實紡錘形,套袋果實淺黃色,不套袋果實綠色,果個大,平均單果重 460g ,皮薄核小、肉白細膩、甘甜多汁、口感酥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 以上。山農酥梨枝條生長勢旺,具有明顯的頂端優勢,側芽萌發的枝條生長勢依次減弱。萌芽率較高,成枝力中等,一般情況下,一年生枝條上的芽大部分能夠萌發,但只有部分芽能抽生成長枝。主要以短果枝結果,中、長果枝也有一定的結果能力。短果枝群是其重要的結果部位,連續結果能力較強。此外,山農酥梨具有腋花芽結果的習性,早期結果性強。
3適宜樹形及結構
山農酥梨易采用寬行密植栽培,適宜樹形為細長紡錘形和自由紡錘形細長紡錘形:株行距 2~2.5m×4~4.5m ,樹高2.5~3.0m ,干高 0.7~0.8m ,冠徑 2.5~3.0m ,主干著生 20~30 個分枝,間隔 15~20cm ,呈螺旋排列。分枝基角 70° 左右,長度小于 1.5m ,分枝粗度不超過主干粗度的1/3。
自由紡錘形:株行距 2.5~3m×4.5~5m ,干高0.6~0.8m ,中心干長 1.5~2m ,螺旋著生 10~15 個主枝,主枝單軸延伸,不留側枝。分枝基角 70° 左右,其上著生結果枝組,樹冠呈紡錘形。
4整形修剪技術
4.1細長紡錘形
幼樹定植第1年,在距地面 40~60cm 處選飽滿芽定干,為培養骨干枝奠定基礎,具體定干高度可根據苗木質量、栽培密度等靈活調整。剪除距地面過近的枝條和萌芽。選擇頂端生長健壯、直立的枝條作為中心干延長枝,進行適度短截,一般剪去枝條長度的 1/3~1/2 ,作為中心領導干。選留 3~4 個分布均勻、角度適宜的枝條。第2年,繼續培養中心干延長枝和主枝延長枝。刻芽,春季萌芽前對距地面 70cm 以上、頂梢 40cm 以下的中心干上的芽進行刻芽,于萌芽上部 0.5cm 處刻芽,深達木質部;摘心,新梢長至 20~30cm 時進行,連續摘心2~3 次,以促發分枝,控制橫向過快延伸。開角,長勢過旺的新梢在長到 30cm (半木質化)時,宜用開角器或牙簽撐枝至開角 60°~70° 。第3年春季發芽前,對中心干 70cm 以上、距頂梢 40cm 以下的芽,在芽上方 0.5cm 處全部進行刻芽,刻芽摘心方法同第2年。第 4~5 年,對主枝過低、枝伸過長,影響管理作業的,疏枝提干,打通作業道,行間保持 lm 以上空間。疏除過大分枝,細弱結果枝及時回縮到分枝處,促長新短枝。逐步清除內膛背上枝、競爭枝、交叉枝、重疊枝和病蟲枝。5年以后。逐年疏除影響光照和樹體平衡的主枝,主枝宜控制在15個左右,保持主枝 70° 開張角度,維持中等的樹勢。可采取結果枝組以大換小方式進行更新。
4.2 自由紡錘形
幼樹定植第1年,距地面 80cm 定干,主干 60~ 80cm 選留 3~4 個飽滿芽刻芽。距地面 60cm 以下的芽全部抹去。選擇頂端一個直立強梢為主干延長枝,選留3~4個長勢壯、方位佳的主枝,拉枝角度
70°~80° 。第 2~4 年。主干留 60cm 短截刻芽。第1年的主枝,兩側刻芽,促進中短枝形成,培育結果枝組。夏季及時控制主枝背上芽,促發主枝兩側芽。留主干上第1或第2長勢強的新梢作為中央領導干培養。5年及以后,結果期重點調節生長和結果之間的平衡關系,加強結果枝組的培養、控制、利用和更新,保持枝組較強結果能力。結果枝組的培養方法有先放后縮、先截后放、連續短截等。結果枝組的分布要遵循“上疏下密、外稀內密、大、中、小枝組合理搭配”的原則,使樹冠內各類結果枝組分布均勻,充分利用空間,提高結果能力。
5整形修剪的季節選擇
梨樹修剪四季均可進行,不同季節修剪重點有所區別。春季主要抹芽,疏剪交叉枝、重疊枝、過密枝和病蟲枝等,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樹體的健康生長。夏季主要摘心、疏除徒長枝和直立枝、拉枝等,控制營養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花芽分化。秋季主要疏剪病蟲枝和旺長枝、清理內膛等。冬季修剪主要去除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回縮衰老枝組等,以調整樹體結構。
6注意事項
修剪工具。常用的修剪工具主要有剪刀、鋸子、修枝剪等,修剪工具的鋒利程度和質量直接影響修剪效果和樹體傷口愈合。在修剪前,確保工具鋒利使剪口平滑,盡量避免過多的傷口和撕裂樹皮。修剪較大的枝條時,要用鋸子鋸斷,鋸口要平整,并及時涂抹傷口保護劑,防止病菌侵入。
傷口處理。修剪后的傷口是病菌侵入樹體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要及時對傷口進行處理。對于較小的傷口,可用殺菌劑涂抹消毒后,再用愈合劑涂抹,促進傷口愈合;對于較大的傷口,要用刀將傷口邊緣削平,然后涂抹殺菌劑和愈合劑,并用塑料薄膜包扎,防止傷口干裂和病菌侵入。
配套措施。整形修剪與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相結合,才能取得更佳效果。如修剪后加強肥水管理,保證樹體有充足的養分供應,促進樹體生長和傷口愈合;加強病蟲害防治,防止病蟲害在修剪傷口處侵染樹體,影響樹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