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要點
(一)形象思維:在多彩想象中感知文本
小學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直觀、具體、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語文閱讀中,形象思維有助于他們感知文本描繪的世界。例如,在學習《日月潭》這篇課文時,文中描繪“日月潭水深碧綠,像個巨大的翡翠盤,中央的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學生借助這些生動的文字,能夠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寧靜而壯美的日月潭畫卷,碧綠的湖水、清晰可辨的日潭與月潭仿佛就在眼前。形象思維讓他們初步領略了日月潭的獨特風貌和迷人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描繪(如口頭描述或簡單繪圖)等方式,強化形象思維,使其更深刻地體會文本所描繪的日月潭之美。
(二)邏輯思維:于條理梳理中明晰文意
雖然小學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尚在萌芽階段,但在語文閱讀中培養這一能力十分必要。以《小猴子下山》為例,小猴子依次看到玉米、桃子、西瓜,最后去追兔子,結果一無所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厘清小猴子行為的先后順序,明白它是因為貪心、做事沒有規劃才導致空手而歸。這一過程就是在鍛煉邏輯思維,讓學生學會分析事件的因果關系和發展脈絡。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如\"小猴子為什么最后什么都沒得到?\"引導學生思考,幫助他們梳理故事邏輯,逐漸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意。
(三)發散思維:從文本延伸拓展思路
發散思維能讓小學低段學生突破常規思維的局限,在語文閱讀中產生獨特的見解。在學習《劉胡蘭》一文后,教師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可提問:“除了劉胡蘭英勇就義的表現,如果當時有其他可能的選擇,劉胡蘭還可以怎么做來保護自己和同志呢?”有的學生說她可以嘗試偽裝身份迷惑敵人,有的提出她可以利用周圍環境尋找逃脫的機會。對文本情節的拓展思考,正是發散思維的體現。學生不再僅僅局限于課文中的故事情節,而是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拓寬了思維視野,豐富了想象力。
(四)逆向思維:換個角度理解文本
逆向思維是對常規思維的反向思考,有助于小學低段學生打破思維定式,深入理解文本。學習《狐假虎威》時,傳統理解是狐貍狡猾地借助老虎的威風嚇唬百獸。但教師可引導學生逆向思考:“從另一個角度看,狐貍在面對強大的老虎時,能想出這樣的辦法保護自己,是不是也很聰明呢?\"這一逆向思考角度讓學生重新審視故事,發現了狐貍機智勇敢的一面。通過培養逆向思維,學生學會從不同立場和角度解讀文本,提升了批判性思維能力,深化了對語文閱讀內容的理解。
二、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引入游戲元素,激發創新活力
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能夠極大地激活學生的創新活力。低段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游戲充滿熱愛。游戲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投入閱讀學習,為創新思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以學習古詩詞為例,教師可設計\"詩詞接龍\"游戲。教師先說出一句古詩,如“床前明月光”,讓學生接下一句。接到詩句的學生不僅要準確說出“疑是地上霜”,還要用自己的話解釋詩句的大致意思,或者根據詩句描繪一幅簡單的畫面。接著,由這位學生再說出一句新的古詩,讓下一位同學接龍。
在游戲活動中,為成功接龍并展現獨特想法,學生都會認真思考。有的學生在釋義詩句時,會聯系生活經驗,給出富有創意的理解。比如,有學生在詮釋“處處聞啼鳥”時回答:“就像我昨天早上在公園玩的時候,聽見四周都是鳥兒歡快地叫著,可熱鬧啦。\"還有學生在描繪圖景畫面時,發揮想象,用彩筆繪制出色彩斑斕的春晨圖,畫面中鳥兒不僅在枝頭鳴叫,還排成各種可愛的模樣。
游戲改變了傳統古詩詞學習生硬的方式,學生不再覺得背誦默寫古詩難讀難背難懂。他們在游戲的競爭與歡樂中學以致用,敢于創造性表達,以獨特方式展現古詩。“玩\"中越來越多的游戲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顯著提升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潛移默化地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舉辦閱讀競賽,激發創新斗志
舉辦閱讀競賽能夠有效激發小學低段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他們在競賽過程中積極思考、勇于創新,從而提升創新思維能力。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渴望在集體活動中展現自己的能力,閱讀競賽恰好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平臺。教師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閱讀競賽活動,如\"故事大王\"比賽。比賽前,教師提前告知學生比賽規則,要求學生準備一篇自己喜歡的故事,不僅要能夠流利地講述故事,還要在講述過程中加入自己獨特的理解和創新元素,比如改變故事的結尾、為故事中的角色設計新的對話等。
比賽時,鼓勵學生盡情表演。在講述《小紅帽》的故事時,有同學改變了故事的結局,小紅帽利用智慧騙過了大灰狼,并順利將大灰狼拉入陷阱,這個結局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有的同學在講述《三只小豬》的故事時,設計了小豬之間的一段對話,體現了小豬們團結協作打敗大灰狼的智慧。這樣的活動除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外,更讓學生擁有了創新斗志,他們在競賽中不斷挑戰自己,提升創新思維能力。
除了“故事大王\"活動,教師還可以組織“詩詞飛花令\"活動,讓學生選定某一個主題字,然后按照輪次說出含有主題字的詩詞。為了在活動中取勝,學生會積極回憶學過的詩詞,甚至主動查閱資料,豐富詩詞庫。這個過程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思考,不斷搜索大腦中的記憶篩選合適的詩詞,也會考慮怎樣機智地與對手的回答對應,這是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應對能力的極大鍛煉。
閱讀競賽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競爭的氛圍中,學生的成就感不斷提升,從而讓他們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在閱讀的不斷創新中感受到成就感的激勵,主動去創新、探索閱讀,增加更多的創新性。
(三)鼓勵自主閱讀,培育創新意識
鼓勵小學低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是培育他們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低段學生正處于自主學習能力穩定提升階段,自主閱讀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閱讀材料,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主動思考、探索,從而激發創新意識。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立圖書角,放置各種適合低段學生閱讀的書籍,包括童話、科普繪本、簡單的故事書等。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選擇書籍進行閱讀,并定期組織閱讀分享會。在閱讀分享會上,學生分享自己在自主閱讀中的收獲和感悟。有的學生分享了閱讀《夏洛的網》的體會:“我很喜歡小豬威爾伯和蜘蛛夏洛的友誼,夏洛為了救威爾伯,在網上織出了好多神奇的字。如果我是夏洛,會不會想出不一樣的辦法救威爾伯呢?”還有的學生在讀完一本科普繪本后,興奮地說:“我知道了好多關于恐龍的知識,要是恐龍沒有滅絕,說不定我們能和它們做朋友,一起生活呢。”
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學生沒有受到過多約束,能夠自由地在書的海洋中遨游。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書中內容進行思考和想象,提出各種新奇的想法。自主探索的閱讀方式,讓學生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育了創新意識。教師在學生分享后給予積極的反饋和鼓勵,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動力,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不斷提升創新思維能力。
(四)借助生活實例,深化創新理解
將語文閱讀與生活實例相結合,能夠幫助小學低段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深化創新理解。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對較少,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教師若能巧妙借助生活中的常見事例,將抽象的語文知識與具體的生活場景相聯系,就能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語文的影子,進而培養他們從生活角度進行創新思考的能力。
在學習《曹沖稱象》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顧生活中稱重的場景。然后提問學生:“如果要稱一個很大很重的東西,像大象這么大,沒有那么大的秤,該怎么辦呢?\"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解決辦法。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紛紛提出各種想法。有的學生說:“可以找很多個小秤,一起稱大象的各個部分。\"還有的學生想道:“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在船下沉的地方做個記號,然后往船上裝石頭,直到船下沉到記號的位置,再把石頭一塊一塊稱出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啦,就像曹沖那樣。”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像曹沖稱象這樣轉換的方法呢?\"學生積極回憶生活點滴,有的學生想到用杯子測量不規則容器的容積,先把水倒入不規則容器中,再將水倒入有刻度的杯子里測量;有的學生說給汽車加油時,通過看加油機上的數字來知道加了多少油,也是一種轉換的方式。
借助生活實例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深刻理解了課文中曹沖稱象的智慧,更學會了從生活中汲取靈感,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他們明白了語文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夠將閱讀中學到的思維方法遷移到生活場景中,深化了對創新思維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五)開展創意寫作,展現創新成果
開展創意寫作活動是檢驗小學低段學生創新思維成果的有效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語文閱讀積累,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基礎。創意寫作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揮的平臺,讓他們將閱讀過程中激發的創新思維通過文字展現出來,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
教師可以設定有趣的創意寫作主題,例如\"假如我有一雙翅膀”。寫作前,教師先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擁有翅膀后的情景。學生的思維迅速活躍起來,有的說:“假如我有一雙翅膀,我要飛到云朵上,嘗嘗云朵是不是像棉花糖一樣甜。\"有的說:“我要飛到森林里,和小鳥一起唱歌,和小動物們交朋友。\"在學生充分想象后,教師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學生紛紛拿起筆,寫下自己心中奇妙的幻想。有的學生寫道:“假如我有一雙翅膀,我要在清晨飛到山頂,看太陽慢慢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我身上。然后我要飛到大海邊,和海浪一起玩耍,撿好多漂亮的貝殼。晚上,我要飛到月亮旁邊,和星星聊天,聽月亮奶奶講故事。”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創意寫作作品。分享過程中,學生既能欣賞到同伴們的奇思妙想,又能從他人的作品中獲得新的靈感,進一步拓展創新思維。在創意寫作活動中,學生將閱讀中積累的知識和激發的創新思維轉化為文學作品,不僅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還充分展現了創新思維成果。教師也能通過學生的作品,了解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狀況,以便在后續教學中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培養。
三、結語
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可行且必要的。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讓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不僅掌握知識,更能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擴大樣本范圍,進行更長期的教學實踐跟蹤,深人探究不同教學策略對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具體影響,不斷完善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體系,為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楊晶.小學低段語文繪本閱讀教學實踐探析[J].江西教育,2023(47):47-48.
[2]吳海燕.思維導圖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應用[J].讀寫算,2024(08):38-40.
[3]周裕正,曾小旋.指向想象力提升的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插圖的運用[J].亞太教育,2024(09):1-3.
[4]遲家慧,韋雪艷.基于積極情緒體驗的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漢字文化,2024(10):145-147.
[5]荊麗麗.小學低段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讀寫算,2024(29):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