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高職藝術類專業重構課程體系迫在眉睫。知識圖譜作為一種新興的知識組織方式,為高職藝術類課程體系的構建帶來了新契機。高職藝術類知識繁雜,傳統課程體系逐漸暴露出弱點,而知識圖譜能夠實現知識的結構化與可視化,精準對接職業崗位,促進跨學科融合,還可為教學決策提供依據。因此,本文以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為切人點,深人探究依托知識圖譜打造適配新時代課程體系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高職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一、知識圖譜的內涵解析
知識圖譜是在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興數據組織與表示方式,其本質是基于語義網絡的知識表示方式,即將客觀世界中的各種實體、概念及其關系以圖形式組織,生成語義模型。知識圖譜依托圖的數據結構,通常以節點表示實體,以邊表示相互關系。基于知識圖譜構建的知識體系具有語義化、結構化和可視性的特點。目前,知識圖譜已廣泛應用于推薦系統、智能問答等領域,為用戶捕捉信息和解決問題提供了高效的技術支持。
構建知識圖譜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通常需要先進行數據收集,識別實體,提取并確定關系,之后還需進行知識融合和去重。學科知識圖譜的核心在于將學科課程內容進行拆解,在系統梳理的基礎上,構建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形成能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的知識圖譜。通常,學科知識圖譜的節點即為課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的掌握都指向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即通過本課程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學生通過知識圖譜不斷積累知識,待具備足夠勝任課程任務的問題解決能力后,也就達成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在高職院校藝術類領域,課程知識圖譜所指向的能力包括獨立思辨和綜合應用兩個層面,教師構建的知識圖譜模型應聚焦于崗位需求和核心知識內容。學生通過學習相關知識點,能夠逐漸積累解決實際崗位工作問題的綜合技術能力。依托知識圖譜模型,可更清晰、直觀地展示藝術類課程領域的知識邏輯架構,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良好支持。
二、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基于知識圖譜構建高職藝術類課程體系的意義
(一)有助于知識系統整合與可視化呈現
高職藝術類課程知識內容龐雜,涉及藝術理論、創作技巧、藝術史等諸多領域,知識點相互交織、關聯復雜。搭建知識圖譜能夠將零散、繁雜的知識進行系統整合,并以直觀形象的圖形化方式構建清晰完善的知識架構。在知識圖譜的支持下,藝術類專業學生仿佛獲得了一個指導學習的“智能指南針”,可迅速厘清課程脈絡,準確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例如,在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課程中,知識圖譜可將植物配置、空間布局、硬質景觀設計等核心知識模塊及其相互關系呈現給學生,使學生一目了然,深刻認識到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觀賞特性如何影響植物配置,植物配置又如何與空間的開合、層次營造緊密相連,進而影響整個硬質景觀的布局走向。借助知識圖譜,學生能夠迅速抓住課程學習的重心,并沿著知識脈絡深入探究。
(二)有助于課程精準對接職業崗位需求
當今藝術行業發展迅速,行業崗位技能要求愈發精細。高職院校作為應用型院校,關鍵任務是為社會、行業培養符合崗位技能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知識圖譜是達成這一目標的有力工具。以景觀設計師崗位為例,設計師在項目前期需與客戶深人溝通,捕捉用戶需求;之后進行創意構思,將人文關懷、自然美學融入其中,生成精美的設計草圖;隨后需熟練運用CAD、3DMAX等專業軟件將創意具象化;最后將作品完美呈現。在這一過程中,知識圖譜能夠條分縷析地梳理出各個環節所需的知識與技能要點。院校教師可借助知識圖譜的分析,優化課程設置,有的放矢,確保學校人才培養精準匹配對應人才崗位的實際需求,培養出能迅速融入職場的畢業生。
(三)有助于推進跨學科知識融合
在藝術創新領域,跨學科知識融合已成為主流趨勢。園林景觀設計專業便是這一趨勢的典型代表,該專業融合了植物學、生態學、建筑學、美學等多學科精華。在此過程中,知識圖譜起到了橋梁搭建的作用,能夠幫助突破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壁壘,將原本孤立的知識領域緊密聯系起來。通過園林景觀設計知識圖譜,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植物學知識如何為植物配置提供科學依據,生態學原理如何指導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景觀,建筑學的空間營造方法如何用于打造實用美觀的景觀空間等。知識圖譜通過這種可視化的跨學科知識呈現,讓學生能夠從多個維度全方位汲取多學科養分,助力高職院校培養綜合素養良好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四)有助于學校和教師做出科學的教學決策
在教學實踐領域,知識圖譜能夠為教師和學校管理層提供科學指導和可靠依據,使其深人洞察教學動態,做出科學決策。對教師而言,借助知識圖譜這一工具,能夠更實時、精準地了解學生對園林景觀設計知識的掌握情況。例如,教師通過獲取學生在知識圖譜節點上的學習進度、答題準確率等數據,能夠精準定位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發現學生是在復雜地形的景觀規劃上理解不足,還是對特定植物群落的搭配運用存在誤區等,進而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知識圖譜有助于教師做出科學的教學決策,為學生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教學內容,更好地助力學生學習成長。對學校管理層而言,能夠從知識圖譜中獲取寶貴信息,通過對各專業知識圖譜的綜合分析,重新規劃專業布局。例如,當管理層發現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與周邊生態產業結合緊密時,可有意識地加大資源投入,優化課程資源配置,如增加實踐教學場地、引進前沿的生態景觀模擬軟件等。知識圖譜為學校優化教育教學管理提供了科學指引。
三、基于知識圖譜的課程體系構建研究一一以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為例
(一)搭建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知識圖譜本體模型
在知識圖譜的架構體系中,實體、關系與屬性是核心構成要素,它們共同構建起知識圖譜的基本框架。與傳統課程體系循序漸進、呈垂直線性延展的構建模式不同,依托知識圖譜構建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時,教師需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的考量。
首先,教師要緊密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最終要培養何種層次、何種水平的園林景觀設計人才,清晰把握行業人才需求,使人才培養緊密契合市場需求。其次,教師要深度挖掘園林景觀學科知識體系的內在邏輯,從基礎理論到前沿實踐,梳理知識脈絡。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借助行業大數據分析,了解行業發展動態、技術更迭情況,把握行業崗位技能變遷趨勢,并以此為基準,確定相關專業課程之間的邊界,深度探尋其內在關聯性。
完成上述步驟后,教師應借助先進的信息提取技術,對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課程內容進行精細化拆解,使其呈現多維度、多層次的結構,逐步細化至模塊、章節、任務、知識點乃至概念層級。以園林景觀設計原理這一核心課程為例,教師可依據知識的邏輯聚類,將課程內容科學劃分為若干模塊:(1)景觀空間規劃模塊:主要聚焦于地形地貌分析,深人探究如何依據原始場地的起伏、坡度等地形條件制定適宜的設計策略;研究空間布局形式,考量開放、半開放、私密等不同空間形態的組合與轉換;鉆研豎向設計,涉及如何通過高差處理營造豐富的景觀層次等內容。(2)植物景觀配置模塊:包含植物分類知識,從植物學分類角度認識不同科屬植物的特性;解析植物觀賞特性,如花卉的花色、花期,觀葉植物的葉色、葉形變化等;探討植物群落構建,依據生態位原理組合搭配不同植物,形成穩定且美觀的群落景觀。(3)硬質景觀設計模塊:涵蓋園路鋪裝設計,依據場地功能、人流量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鋪裝材料與樣式;聚焦園林小品設計,設計具有藝術感與功能性的亭、廊、雕塑等小品;探究水景設計,打造噴泉、溪流、人工湖等多樣水景形式。(4)景觀風格與歷史模塊:重在追溯中式園林風格的深邃意境、歐式園林風格的規整華麗以及現代園林風格的簡約創新,剖析不同風格的演變歷程及其背后蘊含的文化、社會因素。這些經細分后凝練而成的核心概念,就是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知識圖譜課程體系中的關鍵實體要素。
最后,教師要充分利用專業工具的優勢,如運用Pro-tege軟件,針對上述核心概念展開深度剖析和比對,精準梳理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特點。以植物景觀配置模塊為例,植物所具備的生態習性,如喜光、喜陰、耐旱、耐澇等屬性,與景觀空間規劃中的光照條件、水分分布等要素存在直接且緊密的邏輯關聯。從設計實踐角度而言,只有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植物的這些特性,才能在景觀空間布局時做出科學、合理的植物配置決策,確保植物生長良好且景觀效果達到最優。這一實例僅是知識內在邏輯關聯的冰山一角,實際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多維交織。借助知識網絡圖這一可視化工具,教師可將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多維聯系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使整個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全方位、清晰地呈現在師生眼前。
(二)打造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的知識圖譜結構模式
若僅停留在本體模型階段,其本質上不過是園林景觀設計專業學科知識思維導圖的升級,難以充分滿足專業發展需求。因此,院校和教師必須以就業為導向,基于產教融合背景,深入打造跨學科、跨領域的課程體系結構模型。
這一結構模型可精細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聚焦知識、問題與能力。其中,問題層的構建起著關鍵的銜接作用,它致力于搭建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該部分通過創設一系列源于真實設計情境的問題,例如在小型城市公園景觀改造項目中,如何依據有限預算重新規劃植物配置以提升景觀效果;在老舊小區綠化升級時,怎樣綜合考慮居民需求與場地限制進行空間布局優化等,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進而整合形成基于不同情境、能夠緊密關聯知識內容的綜合化模塊化課程體系。通過這種方式,重塑園林景觀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邏輯性,使其突破傳統單純學科專業知識線性排列的局限,構建更加立體、更具層次性的知識表達體系。
以園林景觀項目設計與實施模塊為例,此模塊可設置基礎任務,如為一處庭院景觀完成基礎單個功能區設計,聚焦于休閑區的布局與植物搭配;進階到重點任務,開展單元景觀設計,如針對商業綜合體附屬景觀進行包括入口、中庭、休憩區等多個單元的連貫性設計;再拓展至交叉任務,即嘗試跨領域的城市濱水景觀帶設計,需綜合考量水利工程、生態修復、游憩規劃等多學科知識。同時,還需配套搭建豐富的素材庫,補充各類經典園林案例、植物資料、材料樣本、軟件教程等資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隨時依據自身需求,關聯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靈活調用素材庫,自主把控學習節奏,動態調整學習進度,逐步自主建構起完善的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知識體系,深人開展專業學習。
四、結語
基于知識圖譜構建高職藝術類課程體系意義深遠。本文通過構建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知識圖譜的本體模型與結構模式,旨在推動高職藝術類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升級。隨著教育數字化的持續推進,知識圖譜的應用將不斷深化,相關人員還需持續深人探究,進一步優化高職藝術類課程體系,提升高職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效果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柳.課程體系重塑視域下高校聲樂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匠心,2025(01):31-33.
[2]范欣欣.知識圖譜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為例[J].紡織報告,2024,43(09):124-126.
[3]張耀軍,孟仁振,董淼.近20年我國美育研究熱點主題與演化趨勢探析:基于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3(09):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