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份榜單始于2010年,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中國商界幾乎所有重要的女性領導者都在其中有跡可循。榜單包括兩個部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以及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未來榜。前者是各行業最杰出的女性,包括大企業的女性領導者;后者是中國新崛起的女性領導者,包括企業家、職業經理人、行業新星和意見領袖。
這份人物影響力榜單往往能夠讓我們洞悉當年最重要的商業趨勢。上榜女性的努力和成就,不僅書寫了領導力的樣本,也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個重要而緊迫的問題:在這個變幻莫測和高度內卷的時代中,如何通過持續創新,尋找新的增長點和價值空間,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的增長?

王來春
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04年,在富士康歷練十載的王來春創立了立訊精密。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這家昔日的代工企業已經強勢切入前東家的腹地,成為AirPods、AppleWatch和iPhone的核心制造商之一。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約310億美元。隨著美國進一步收緊對技術產品的進口限制,立訊位于中國和越南的工廠正在面臨壓力。為此,公司正積極探索在東南亞甚至美國建立新生產基地,同時通過切入新賽道謀求降低對蘋果的依賴。近期,立訊精密收購聞泰科技部分業務案獲批。立訊精密收購聞泰科技9家子公司資產,接手其安卓產品ODM業務,將三星、小米、OPPO等品牌納入服務范圍。

瞿芳
小紅書
聯合創始人
2025年1月,一群擔心無法訪問自己喜愛的社交媒體平臺的“TikTok難民”偶然發現了小紅書。令包括小紅書自身在內的許多人感到意外的是,美國用戶愛上了這款中國社交媒體平臺。2013年,瞿芳與武漢同鄉毛文超共同創立了小紅書,這款應用程序以跨境購物指南的PDF集合形式起步。十多年后,隨著用戶利用平臺獲取餐飲和購物推薦,小紅書正在改變整個亞洲的旅行和旅游業,平臺自身也完成了從圖文“種草”向社交電商的轉變。小紅書目前擁有3億用戶,主要為年輕女性。據彭博社報道,2024年,該應用程序的利潤突破10億美元。

周群飛
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始人、董事長
憑借全球 50% 以上手機玻璃市場份額穩居“玻璃女王”之位的周群飛,正在展開新一輪的業務轉型與資本布局。面對不確定的地緣政治格局,她持續降低對蘋果的依賴,2024年,藍思科技的蘋果營收占比已經降至不到50% ,同時通過“三三制”戰略拓展新能源汽車、AI硬件等賽道,包括人形機器人部件和AR眼鏡光學模組等。2025年3月,藍思科技啟動赴港上市,打造‘ A+H′′ 融資平臺,這既是她全球化野心的跳板,亦是進一步擺脫“果鏈標簽”的關鍵一役。

王鳳英小鵬汽車總裁

高準字節跳動首席財務官
臨危受命加入小鵬汽車出任總裁的王鳳英,面對小鵬汽車深陷低谷、交付量腰斬的困境,以雷霆手段推動變革,包括肅清采購腐敗、引入傳統車企嚴控標準,并聯合大眾汽車規模化采購降本。同時,她力排眾議押注低價智能化,主導MONAM03以11.98萬元的起售價上市,盡管該車型嚴重低于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預期售價,但在推出后卻迅速走紅市場,推動小鵬汽車時隔30個月后重登新勢力交付量榜首。慶功宴上,她破例飲下人生首杯酒,直言“MONA是背水一戰”。
字節跳動堪稱全球最重要的社交媒體公司。在TikTok深陷地緣政治漩渦之際,字節跳動的首席財務官高準正在嚴密把控著這家公司的龐大財務版圖。字節跳動的投資者盛贊她愿意以開放姿態傾聽他們的訴求。而高準的另一項重任,或許是籌備該公司備受矚目的IPO。作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之一,字節跳動的估值已經飆升至3,120億美元。該公司也在AI賽道上加緊步伐,今年以來,旗下的豆包大模型加速產品迭代,成為自DeepSeek面世之后國內少數用戶持續增長的AI應用程序。

孟晚舟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首席財務官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與副董事長徐直軍、胡厚崑同為輪值董事長之一。在孟晚舟擔任輪值董事長期間,華為發布了性能超越iPhone的新款智能手機。在美國政府試圖限制中國獲取海外制造的高端芯片之際,華為已經成為中國芯片戰略布局的關鍵力量。英偉達將華為視為“戰略競爭對手”。技術自主戰略為華為帶來豐厚回報:公司在2024年的營收為1,180億美元,逼近2020年創下的歷史峰值。

顧娉娉拼多多首席運營官
作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最信任的“同門師妹”及創業元老,顧娉娉以極強的執行力和低調作風主導了拼多多主站、多多買菜等關鍵戰役。自2023年起,她將重心全面轉向跨境業務Temu,率領原多多買菜核心團隊以“0元入駐、0扣點”策略和社交裂變玩法,推動Temu在兩年內覆蓋歐美多國,并躍居全球訪問量第二大電商平臺,但Temu的極致低價模式在海外也遭遇了供應鏈盈利難題及政策合規風險。在創始人退居幕后的背景下,她仍然是拼多多穿越周期的實際掌駝者。

曾芳勤
領益智造
董事長兼總經理
領益智造自2009年加入“果鏈”,如今為蘋果等多家消費電子品牌提供關鍵零部件。面對中美貿易戰以及蘋果向中國以外區域轉移供應鏈的壓力,曾芳勤加強全球產能布局,已經在歐洲、美洲、越南和印度等地擁有生產基地,并通過不斷增強在材料能力上的優勢,在大客戶端獲得更多的話語權。2021年,公司進入新能源汽車賽道。2024年,領益智造入股汽車飾件總成產品生產商江蘇科達,這將幫助領益智造升級為整車廠一級供應商。此外,曾芳勤還在帶領領益切入機器人、AI眼鏡、折疊屏、服務器等多條新賽道。



方榕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翊庭
香港交易所集團
行政總裁
香港股市迎來強勁反彈,來自中國內地及東南亞的新股如潮水般涌入香港,港交所IPO融資額重回全球第一。陳翊庭是這輪行情的核心推手。作為僅次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香港金融界第二號人物,陳翊庭的努力已見成效。在中國企業尋求全球融資愈發有挑戰的背景下,香港有望從中獲益,而穩定幣的合規化也將進一步增強香港市場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近期,陳翊庭在港交所25周年慶典上稱,港交所會持續改革上市規則,建立真正有利于市場投融資的制度環境,并不只是盯著絕對排名,第一目標是服務好實體經濟,未來還有很多事可做。
屈翠容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
屈翠容正在以實踐證明:只要肯深耕本土市場,外資品牌就仍然可以在中國擁有一席之地。屈翠容自2018年開始,在兩年前從美國母公司拆分的百勝中國擔任首席執行官。自前,公司旗下的必勝客、肯德基等品牌的全國門店已經超過1.65萬家。2024年,百勝中國實現110億美元營收,遠超母公司美國百勝餐飲集團(YumBrands)的70億美元。面對消費疲軟與“外資品牌審美疲勞”的雙重挑戰,屈翠容帶領百勝中國投資小城市、推出親民套餐、創新更多的本土化產品,以確保公司業績能夠繼續高歌猛進。
2025年3月,技術元老方榕成為公司40年來的首位女董事長。這位曾經用技術和產品砸開歐洲大門的“鐵娘子”,早年帶隊穿越10國完成“3G長征”,硬撼德、英頂級運營商,將歐美市場的營收占比從不足 10% 拉升至 54% 。面對AI浪潮的沖擊,她力推“連接 + 算力”戰略,押注南京AI基地霞智科技,布局機器人全產業鏈。這位三十年的中興老將,繼續以技術鐵腕搏擊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風暴。


陳愛蓮
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

陳愛蓮1994年在浙江紹興創業,從汽車部件起步,目前公司服務于眾多全球知名汽車品牌,逐步成長為“大交通”領域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國際化企業集團。近十年來,通過一系列跨國并購,業務逐步拓展到智能裝備和通用航空等高端制造領域,在12個國家設有生產基地和全球研發中心,構建了全球化的產業布局。2025年3月,萬豐奧特旗下的一家子公司重組了德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領域的先驅企業Volocopter,加速進入低空經濟賽道。當年貸款50萬元起步創業的陳愛蓮,如今已是全球通航產業的領軍者。


范紅衛
恒力集團
副董事長、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琛
強生創新制藥有限公司
中國區總裁
范紅衛已經從紡織廠的會計成長為中國最重要的商界女性領導者之一。20世紀90年代,她與丈夫陳建華收購瀕臨倒閉的吳江化纖織造廠,這一決定在當時看來充滿風險,卻展現出創始人的果敢。2024年,恒力集團的營收超過7000億元,連續多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今年1月,恒力“未來工廠”二廠投產,重點聚焦超大型油輪、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超大型集裝箱船、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輪、鉆井平臺等高附加值綠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裝備制造業務。“未來工廠”全面達產后,恒力重工的年加工鋼材量可以達到230萬噸。
黃琛在強生公司工作超過25年,曾經在強生集團東南亞、中國、歐洲及北美等多個區域的關鍵部門擔任高級管理職務。2023年,強生進行品牌煥新,楊森制藥更名為強生創新制藥,同年,時任北亞區區域董事總經理的黃琛擔任強生創新制藥中國區總裁。黃琛致力于推動創新藥物的引進,提升中國患者對突破性治療方案的可及性與可負擔性。2024年至2025年6月底,黃琛帶領團隊推動了7個創新藥品和14個適應癥的在華獲批或上市。她表示,希望在未來五年為中國引入超過40個突破性創新療法或適應癥。




許冉
京東集團
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
京東集團是《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最高的中國民營企業。許冉于2018年加入京東,此前曾經在普華永道任職近二十年。2024年,中國逐步走出消費低迷,京東實現營收1,590億美元,同比增長 7% 。然而,隨著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中國經濟的復蘇勢頭面臨新的威脅。京東與眾多中國科技企業一樣,正在加速布局AI領域。2025年,京東推出全新外賣平臺“秒送”,以零傭金政策吸引商戶入駐,并發力旅行領域,高薪大規模招募酒店和旅游業人才。
胡知蟄
瑞銀集團
中國區總裁、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席
胡知鶯擁有28年金融業經驗,在瑞信任職長達20余年,曾經擔任瑞信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等多項重要職務,帶領投行團隊完成多項標志性交易。自2023年3月瑞銀集團宣布收購瑞士信貸以來,胡知鶯深度參與并推動瑞銀與瑞信在中國區的多項整合工作,于2024年9月起擔任瑞銀集團中國區總裁,全面領導瑞銀在華發展戰略。她表示,瑞銀將繼續為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貢獻力量;同時,瑞銀致力成為一家AI驅動的機構,為實現增長而持續投資科技,并將依托全球資本市場賦能中國科技企業。
張榮華
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會主席
張榮華擁有非凡的創業經歷。20世紀80年代,她曾經是中國默默無聞的“個體戶”。1992年,張榮華與丈夫從鋼鐵貿易起家。截至目前,榮程集團的總資產達到369億元,累計社會貢獻總額414億元。在張榮華的推動下,榮程集團正在以“數智化轉型綠色低碳高質協同發展”為主線,通過鋼鐵能源、經貿服務、數字科技、新能科技、文化健康等業務板塊的協同發力,加速從傳統制造業向智造商、整合商、服務商、集成商轉型。
賀琳
北京海天瑞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始人、董事長
海天瑞聲是中國最早從事AI訓練數據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之一,由賀琳創立于2005年。在這之前,賀琳已經在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從事語音識別、語音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海天瑞聲為AI企業、研發機構提供AI數據集及服務,覆蓋全球200多個主要語種及方言。該企業于2021年8月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成為中國AI數據資源領域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賀琳表示,公司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是大模型,海天瑞聲已經與國內外數家知名大模型公司開展合作,研發為大模型所使用的高質量數據集。




喬健
聯想集團
高級副總裁、首席戰略官和
首席市場官
喬健于1990年加入聯想集團,在聯想搭建國際化管理體系以及智能化轉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最早提出“AIlinAI”的科技企業,聯想在2024年的營收同比增長 21% ,在WindowsAlPC類別中位居全球第一,AI服務器業務大幅增長,展現出其在后疫情時代通過混合AI戰略實現業務強勁復蘇的能力。同時,集團收入在全球各主要市場實現均衡增長,所有大區營業額全部實現雙位數強勁增長,顯示聯想的全球化戰略繼續取得成效。
孫潔攜程集團首席執行官
后疫情時代更加便利的人口流動和免簽政策利好,為旅游業巨頭們提供了新機遇,一站式旅行平臺攜程也受益于入境游及其海外本地市場的發展。孫潔曾經表示,計劃未來三年到五年將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 20% 以上。攜程的多個中國入境游推廣項目已經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入境游預訂量在2024年同比增長超過 100% 。同時,攜程也致力于在展演旅游、銀發游等新趨勢中挖掘增量。在職場包容方面,孫潔牽頭升級旅行“木蘭行動”,通過培訓和就業指導幫助青年女性提升專業技能和職場能力。
丁澤娟
馬士基
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
2024年,俄烏沖突、紅海危機、美國關稅政策變化等突發事件,令全球供應鏈更趨復雜化和碎片化,為航運業帶來嚴峻挑戰。馬士基正在從傳統航運企業轉型為端到端綜合物流服務商,其大中華區業務在丁澤娟的引領下展現出強大韌性。2024年9月,馬士基空運首架波音777F貨機滿載歐洲貨物落地杭州蕭山,完成其在中國的首航,標志著馬士基在空運運力上的重要進展。丁澤娟表示,馬士基將加大華南與華西市場到拉美、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航線拓展,提升從空運到卡車接駁的連接能力,幫助中小規??蛻魧崿F貿易和物流閉環。
葛越
Apple
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葛越自2017年起負責蘋果公司大中華區業務。中國是蘋果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在截至2025年3月的季度中,占到其總營收的 17% 0葛越于2008年加入蘋果,擔任無線技術副總裁,負責管理Wi-Fi、藍牙和NFC等功能在蘋果產品中的集成。然而,曾經是蘋果穩定“搖錢樹”的中國市場,正在變得愈發復雜。隨著中國消費者轉向華為、小米等本土品牌的高端產品,蘋果在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面臨更大挑戰。


王莉
禮來
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藥物開發及
醫學事務中心負責人
王莉全面主導禮來在中國的藥物研發及醫學事務工作,領導治療領域醫學團隊、注冊事務、臨床項目管理、臨床運營和醫學科學等部門的20多個職能團隊,承擔禮來自主研發及與合作伙伴共同研發的創新藥在華的臨床開發、注冊和醫學事務業務。她領導的團隊累計參與超過80項研究項目,覆蓋30多個疾病領域,與1,100多家中國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王莉積極推動了禮來與中國頂尖醫院的戰略合作,加速禮來全球創新藥物在中國的落地,2024年,禮來總共有六款新藥物和適應癥在中國獲得批準。在進入制藥行業之前,她有長達七年的臨床經驗。

倪文玲屈臣氏集團行政總裁
總部位于中國香港的屈臣氏集團,其歷史可以追溯至近兩個世紀前在香港創立的一家老字號藥房。如今,屈臣氏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連鎖藥妝零售商,在亞洲和歐洲共有1.7萬家門店。倪文玲自2024年起出任該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屈臣氏集團隸屬于香港長江和記實業,零售業務是長和集團最大的板塊,2024年貢獻了集團總營收的 40% 。屈臣氏不僅經營多個歐洲連鎖品牌,更在中國香港及內地布局超市、美妝店和電子產品零售等多元業務。倪文玲曾經是一名職業運動員,代表中國香港出征1994年廣島亞運會。
楊濤
泡泡瑪特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泡泡瑪特的創立靈感來自楊濤與丈夫王寧在香港逛街時發現的精品連鎖店。這家潮流文化娛樂公司從類似雜貨鋪的線下零售店起家,后來進入玩具行業,最終將品類聚焦于潮流玩具,旗下擁有MOLLY等多個熱門IP。憑借盲盒銷售模式的熱度,泡泡瑪特實現了扭虧為盈,并于2018年起進軍海外市場。除了東南亞市場,如今包含LABUBU在內的多個系列產品依靠稀缺性、社交貨幣屬性也吸引了歐美市場的消費者。該公司目前在港股的市值超過3,000億港元。


汪潤怡
采埃孚集團
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
亞太區運營總裁
自1981年采埃孚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已經在中國成立了50多家工廠和5家研發中心。近年來,全球汽車產業面臨諸多挑戰,作為這家汽車零部件巨頭的亞太區業務負責人,汪潤怡堅定推進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并持續加碼中國市場,以“在中國、為中國”戰略來應對傳統業務萎縮。過去五年內,采埃孚在中國投資270億元,成立廣州技術中心,新建或擴建10多家工廠,實現從中國銷售、中國制造到中國研發的歷史轉型,且采埃孚亞太還將眾多的新技術和產品首發在中國。

陳小穗
丹納赫中國醫學診斷平臺
總裁
陳小穗全面負責丹納赫中國醫學診斷平臺的戰略、市場、研發和生產、創新等工作。她推動該平臺持續加大在中國本土投入,通過本土生產、本土研發創新和本土合作三個維度,建立起完整的本土價值體系。2025年,丹納赫中國診斷平臺研發制造基地加速啟動本土化2.0項目,目前已經實現超過 80% 的診斷儀器設備產品線的本土化生產,完成了11個本土自主研發和合作創新開發項目。憑借更快更深的本土運營優勢和卓越的商業執行力,她領導公司成為極少數在中國市場份額中有所增長的外資企業之一。




張家茵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
2024年,面對中國餐飲市場的整體低迷,麥當勞中國采取了擴門店和降價的雙重策略。當年,麥當勞全球超過一半的新店都開在了中國。截至2024年年底,中國門店總數突破6,800家,正在沖擊2028年門店破萬的目標。同期,麥當勞中國大打“價值牌”,多次推出“10元吃漢堡”活動,2025年繼續加大優惠力度。在張家茵的帶領下,麥當勞中國持續關注餐廳運營、供應鏈、食品包裝及回收過程中的可持續實踐,目前已經有超過4000家餐廳獲得了LEED綠色建筑的認證。
董煒
耐克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CG品牌全球首席執行官
自2005年加入耐克后,董煒歷任包括大中華區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及區域總經理在內的多個重要職位,負責制定大中華區的遠景目標和增長策略,推動耐克大中華區實現了顯著的業務增長。2024年10月,董煒被任命為耐克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同時擔任ACG品牌全球首席執行官,領導全球ACG業務的產品研發、品牌推廣及市場銷售,加速推動ACG品牌在全球和中國市場的發展。目前,耐克在全球積極主動推動轉型,通過創新產品服務運動員,并通過運動重燃品牌勢能。中國市場是耐克全球轉型策略中最為關鍵的市場之一。
魏雪
TCL科技
副總裁及ESG辦公室主任、
TCL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魏雪早年留學海外,1997年回國創業,2006年加入TCL,主導TCL品牌全球化、公益基金會、ESG等業務;作為TCL品牌全球化操盤手,魏雪推動TCL逐步成長為全球性品牌,業務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2月,魏雪主導TCL加入奧運TOP計劃,成為全球12家奧運頂級贊助商之一。近年來,魏雪還推動TCL將ESG管理提升至戰略高度,并建立了由董事會直接領導的可持續發展治理體系。魏雪投身公益慈善事業二十多年,擔任多個社會職務,致力為女性平等、公平教育、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高玉玲
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財務出身的高玉玲畢業后便加入了海信家電,曾經參與一系列重要收購項目,包括2018年海信集團對斯洛文尼亞Gorenje家電公司的控股收購等,推進了公司的國際化戰略。2024年年底,高玉玲接任董事長一職。近年來,家電行業競爭激烈,海信家電在國內與海外市場都面臨多重挑戰,具有豐富海外并購經驗的高玉玲被公司寄予厚望。她表示,海信會立足于不同國家消費者的需求,推進本土化創新,讓每一塊土地都長出獨特的果實。




邊欣
羅氏制藥中國
總裁
邊欣是羅氏制藥中國成立30年來的第一位本土掌門人,她領導羅氏制藥中國不斷加大在華投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2024年,羅氏制藥中國持續優化戰略產品組合,持續拓寬產品管線的寬度與深度,成功將11款羅氏創新藥及新適應癥引入中國,覆蓋血液腫瘤、眼科、抗感染、乳腺癌、肺癌、罕見病等治療領域。在邊欣的帶領下,中國市場在羅氏全球布局中的戰略地位不斷鞏固,全面強化了端到端的完整醫藥價值產業鏈,升級本地化生產布局和投資。羅氏的抗流感創新藥瑪巴洛沙韋還在2024年實現了浦東地區的本地化生產。
許寶燕
聯邦快遞
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
許寶燕管理著聯邦快遞這家物流巨頭在中國市場的運營,確保在這個關鍵市場取得持續成功。2024年,聯邦快遞提升在華航空網絡布局,開通新國際貨運航線,升級進出口貨件運輸服務。去年10月,聯邦快遞宣布計劃將上海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升級為洲際轉運中心。去年11月,正式啟用位于青島、廈門的兩大國際口岸操作中心。這些舉措提升了聯邦快遞在華的運營效率,也將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更緊密連接。她表示,中國已經成為聯邦快遞國際業務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地區之一;未來,將進一步布局中國二三線城市市場。
吳桐
杜邦公司
全球副總裁、交通與材料全球總裁
在杜邦,吳桐執掌的業務年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旗下擁有橫跨全球的15個生產基地和7個區域研發中心,產品服務遍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于汽車、建筑、航空航天、醫療健康、包裝、消費品及工業等多個領域。
自2005年加入位于美國特拉華州威明頓市的杜邦公司總部以來,她歷任多個重要崗位,是杜邦全球唯一的女性業務總裁,也是首位在中國擔任全球業務副總裁職位的高級管理者。吳桐領導跨文化團隊,擴建世界各地的數字化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高效地整合了全球資源與本土優勢,引領全球新能源領域的變革。
朱虹
埃森哲
大中華區主席
2021年6月,朱虹出任埃森哲大中華區主席、埃森哲全球管理委員會成員,成為這家全球咨詢巨頭的核心高管。埃森哲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近40年,為銀行、科技公司等大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管理咨詢、信息技術和業務流程外包等服務,連續七年發布“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追蹤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朱虹在埃森哲擁有超過27年的工作經驗,在大中華區的業務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領導了大量業務流程外包和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服務項目。




關曉暉
復星醫藥
聯席董事長、執行董事
關曉暉于2000年加入復星醫藥,歷任總會計師、首席財務官、副董事長等職務,2025年擔任聯席董事長。關曉暉推動企業實現從本土創新到全球布局的跨越,在創新研發、許可合作、生產運營及商業化等維度推行國際化戰略,企業運營能力覆蓋全球主流市場及非洲等新興市場,讓創新藥品更可及。2024年,復星醫藥實現了營業收入和經營現金流的可觀增長,海外收入約占公司總營收的四分之一。同時,關曉暉倡導“多元包容”,復星醫藥的女性員工占比超過 50% ,董事會及中高層管理層的女性比例超過40% 。
廖天舒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中國區主席、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伙人
廖天舒是波士頓咨詢公司中國區歷史上首位女性掌門人,在她的領導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業務近年來一直保持可持續的增長。廖天舒關注的議題包括企業的戰略制定、氣候與雙碳、家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數據、消費者洞察等等,并圍繞這些議題撰寫了多部有影響力的著作。她判斷,2025年是中國生成式AI的規?;瘧迷?,中國企業在場景驅動創新、數據資源紅利、政策與基建協同方面具有多重優勢。她還致力于打造一個公平及多樣化的工作環境。過去幾年,波士頓咨詢公司大中華區選拔出15位女性合伙人,占合伙人團隊的三分之一。
劉令
飛利浦
大中華區總裁、荷蘭皇家飛利浦
全球執行委員會委員
劉令自1998年加入飛利浦,歷任北美財務負責人和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2024年7月升任大中華區總裁,成為公司首位中國籍女性掌舵者。為落實“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她在2024年主導設立三大創新中心, 90% 研發產能服務本土需求。同時,她直面中國需求下滑壓力,借本土化鏈路加速高端產線落地,深化“健康中國2030”合作。擁有財務與國際化背景的劉令正在重塑飛利浦中國的增長引擎,并印證外資企業“不做過客”的長期承諾。
許敏
寶潔
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許敏是寶潔歷史上第一位中國本土培養的首席執行官,她在寶潔有近28年、橫跨六大品類、七個品牌的管理經驗。早在2015年,許敏即開創性地提出電商化、高端化和數字化戰略,并持續推動寶潔數字化轉型。寶潔中國近年提出“引領品類發展”的戰略升級,為落實這一戰略,許敏推動寶潔持續加大中國本土的研發和創新投入,寶潔在亞洲最大的創新中心—北京創新中心年均可以助力100多款新品上市。2024年8月,北京創新中心二期正式啟用。在許敏的推動下,寶潔持續深耕中國本土供應鏈。目前已經在全國擁有近10家工廠,和20多個分銷中心,其中有兩家工廠被評為“燈塔工廠”。




陳思淵 百時美施貴寶 副總裁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2030戰略”進度已經過半,這項由陳思淵帶領中國團隊推行的戰略,在過去幾年促進了更豐富的全球產品管線在中國盡快上市,提升了中國患者對創新藥物的可及性。2024年,百時美施貴寶在中國上市了兩款創新藥,均為“全球首創”且正在申請進入醫保。近兩年,隨著更多創新靶點、更好更新的技術和產品在中國誕生,她表示,希望通過生態合作承接創新成果,并探索更多的創新。
劉暢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劉暢擔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是農業巨頭新希望集團的上市子公司,新希望集團由她的父親劉永好創立。新希望六和專注于飼料生產和畜牧業,業務覆蓋全球。中國正在加大對農業領域的投資,這既是出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需要,也是為了探索新技術能否提高農業生產力。政府的支持使新希望成為行業焦點。
鄭思禎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行長、行政總裁
星展銀行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超過三十年,中國是其關鍵市場。鄭思禎是一位資深銀行家,擁有逾三十年在香港和上海的從業經驗。在鄭思禎的帶領下,星展中國的業務持續穩定增長,2024年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當前,這家東南亞最大的商業銀行正在挖掘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過程中蘊藏的商機。鄭思禎將星展銀行的定位描述為“鏈接亞洲資源的金融橋梁”:借助在東南亞積累的資源,星展銀行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和戰略咨詢,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當地市場。
高月靜
西安藍曉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西安藍曉科技是從事吸附分離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技術企業。結束科研工作后,高月靜博士于2001年和創業伙伴成立該公司,擔任董事長。在她的帶領下,這家新材料民營企業逐漸走向成熟,技術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金屬資源、食品與植物提取等領域,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對國外進口材料的替代及原創技術的產業化。2015年,藍曉科技在創業板上市,成為吸附分離材料最早上市的A股企業。高月靜表示,公司的發展歷程是中國吸附分離材料行業向高技術方向發展的縮影。



邢軍
萌蒂(中國)制藥有限公司
董事會執行主席
邢軍是萌蒂中國的掌門人,同時也是多家知名跨國企業的全球董事會成員。她不僅在制藥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數字化健康以及診斷等多個領域擁有豐富的跨國工作經驗,而且在推進先進技術本土化,將國際創新技術與產品引入中國,并提高藥物可及性等方面取得成就。作為科學家出身的高管,她還是高產的職場暢銷書作家和知名的職場教練。
顧海英
赫力昂
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大陸及
香港地區總經理
赫力昂是一家專注于消費健康領域的跨國企業,旗下品牌包括鈣爾奇、善存、舒適達、芬必得等。中國被該公司視作全球兩大必贏市場之一。在過去的五年里,顧海英親歷了葛蘭素史克與輝瑞消費健康業務的合并、赫力昂從葛蘭素史克拆分獨立上市等重大變革節點,克服組織變革和市場變幻的影響,推動公司業務持續增長。2024年,赫力昂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實現了兩倍速的增長。顧海英致力于推動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赫力昂中國工廠是赫力昂全球第一個實現運營碳中和的工廠,也是中國大健康產業第一個實現運營碳中和的工廠。
朱曉靜
沃爾瑪中國
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憑借“現金?!鄙侥窌T商店,零售巨頭沃爾瑪仍然在中國市場不斷擴張業務,除了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沃爾瑪也正將業務版圖向低線城市延伸,在消費升級與分級并行的市場中挖掘增量。朱曉靜曾經表示,在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時,企業需要回歸零售的商業本質,即提升商品力和供應鏈整體效率,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朱曉靜在描述山姆的擴張速度時曾經指出,山姆的付費會員用了21年時間達到第一個100萬,實現第三個100萬只用了9個月。


羅俊茯
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長、
廣州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
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廣州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粵港澳大灣區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平臺。作為廣州產投的掌門人,羅俊茯認為打造一家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一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關鍵在于具備“耐心資本”的戰略眼光。近年來,廣州產投累計投資百余個基金及項目,為大灣區引入重點產業項目超過50個,撬動社會資本超過千億元。在她的推動下,廣州產投已經重點布局AI、生物醫藥與健康、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新型儲能、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等行業多個新質生產力賽道。


羅寶瑜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執行董事羅寶瑜以兼具藝術性與商業性的視角,試圖重新定義房地產行業發展方向。2024年,她宣布了包括“召樓新天地”在內的多個新項目,為集團帶來了新的收入來源,優化了業務組合。此外,羅寶瑜還推動了兩個輕資產項目的落地。在中國房地產進入深度調整期的背景下,羅寶瑜帶領瑞安房地產通過聚焦上海高端住宅市場、差異化商業運營及輕資產策略,鞏固市場地位,為未來增長奠定基礎。羅寶瑜認為,整體而言,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規模還是相當可觀的,不同城市、不同細分市場的分化仍然有延續。
宗馥莉
宏勝飲料集團
總裁
宗馥莉于2007年起擔任宏勝飲料集團總裁至今,通過改革整合,她帶領宏勝成為一家全產業鏈飲料生產企業。在2024年其父宗慶后逝世并度過權力交接風波后,宗馥莉陸續接手了娃哈哈集團的多家關聯公司,今年5月,隨著正式接手娃哈哈實業,她已經接近全面掌管這家飲料巨頭的商業版圖。宗馥莉重視效率和數字化,在飲料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實施經營策略調整、推動資本布局重構等舉措,并推出新的品牌和產品線吸引年輕消費者。但與此同時,宗馥莉仍然在應對傳統企業轉型和交接班過程中的諸多挑戰。
李柯
比亞迪
執行副總裁、美洲地區總裁
比亞迪在2024年的汽車銷量超過470萬輛,連續四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在李柯的帶領下,比亞迪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她推動比亞迪進入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此外,李柯主導在泰國、巴西等地建成多個海外生產基地,推動比亞迪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等核心技術實現海外專利布局。2024年,比亞迪的海外總銷量約為42萬輛,同比增長約 72% ,海外市場營收大幅增長,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增長點。
2025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未來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