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運動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指標,就是保持中立位,也就是保持正態。所有的動作,不管是扭轉、伸展、彎曲,還是蹦蹦跳跳,都要在保持正態下完成才是最好的。只有時刻保持以中立位進行訓練,才能精準地訓練到身體的某一塊肌肉、某一個部位,才能達到運動的效果。
這段時間,我跟著老師在瑜伽球上練習動作,深刻意識到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但凡核心力量跟不上,體態扭扭捏捏,就會失去平衡。每次練習,在高度警覺地保持中立位的時候,我總想:這具身體,耐用性實在不怎么樣,二三十年之后,就連最堅硬的椎骨都可能變得歪扭,超過四五十年就更難堪大用。一些人的身體在不斷地胡亂使用中,又形成了新的平衡,這個平衡不是正常的平衡,而是順應日常習慣的“湊湊合合”的平衡。
長壽科學領域專家彼得·阿提亞說:“運動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的‘長壽藥’。”同時他也說:“在運動中,穩定性是一個堅實的基礎?!狈€定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任何人都做不到永遠保持絕對正確的體態。當我們聽其自便地,甚至為所欲為地使用自己的身體時,能讓身體保持動態平衡已屬不易。
說到底,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團隊,在最好的時候,有的是狂歡和盛宴,在全盛時期哪里會有顧忌、有節制地消耗。等到在運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坎坎坷坷,經歷了衰退和病變,平衡和失衡就像蹺蹺板一樣反反復復,以致有一天積重難返。
大千世界的事物莫不如此,“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為了實現更持久、更長遠、更高、更強的心愿,我們務須守住平衡。
(孤山夜雨摘自《羊城晚報》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