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去,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并不是所有關系都可以挽回。一旦越過某條線,關系就很難逆轉了。當回避痛苦的沖動大于接近對方的渴望,人的自我保護機制就會啟動。你會對他重新定位,把他從一個愛人變成一個壞人、與己無關的人,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再試圖接近他,不要再受到傷害。
接受失去,是把一個重要的人變得不重要的過程。這既是我們失去對方的過程,也是我們找回自己的過程。
失去一段關系很可惜,可如果失去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就要換個角度來看它——這不是失敗,而是為了更好地做自己。在《愛,需要學習》中,我寫道:“一段關系結束了,你需要從‘我們’的故事,切換到‘我’的故事?!?/p>
“我們的故事”,是從改變自己開始,慢慢影響對方的故事;是為關系承擔更多責任的故事;是把我的委屈變成我們相互理解和奉獻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是擺脫束縛,反抗壓迫、控制和馴化的故事;是自我覺醒、成長和轉變的故事;是勇敢結束一段并不適合自己的關系的故事;是走出依賴、突破心理舒適區的故事;是原以為沒有你我活不了,結果發現沒有你我不僅能活,還能活得更好的故事。
既然“我們的故事”已經走到了尾聲,那就開始講“我的故事”吧。這個故事的結尾,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羊 毛摘自新星出版社《走出黑森林:自我轉變的旅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