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首屆上海國際動漫月”隆重啟幕,活動創新性地實現了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CCGEXPO)、嘩哩嘩哩線下嘉年華(BilibiliWorld)、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三大頂級動漫展會的歷史性聯動,以“漫動City,High翻一夏”為主題,通過全城文旅商體展的深度融合,打造為期一個月的二次元文化盛事。這場現象級、大規模的二次元文化活動不僅成為當前全球二次元愛好者的暑期朝圣地,更彰顯了上海煥新“動漫城市”歷史身份,建構“全球次元文化新地標”的綜合實力與文化戰略。
三展聯動 “魔都”二次元頂級展會總動員
“首屆上海國際動漫月”限量發售了三展聯動套票—“魔都次元通行證”,首次嘗試將三大展會一票通戰略協同,以三大頂尖動漫展會聯動展出作為動漫月的主體活動,為觀眾奉上二次元饕餮文化盛宴。該活動是上海致力拓展二次元文化空間,提升二次元文化濃度的一個開創性舉措,體現了策展方對二次元文化形勢的判斷。當前,二次元文化突破小眾圈層走向“谷子經濟”,已然成為一種新興的時尚潮流文化生活在都市中興起,本次動漫月活動策劃便是對此文化脈搏的把握,在上海原有的ACGN領域藝術展會基礎上,順應二次元文化潮流趨向進行的展會定位調整和資源戰略性整合。
這一整合升級,需要同時具備戰略眼光和實力儲備。動漫月活動豪華陣容的打造,離不開上海在二次元文化領域幾十年的深耕。回溯我國ACGN領域展會歷史,可以看到上海向來對二次元文化有著敏銳的嗅覺,相關展會創設一直走在時代前沿。活動主體三展中創辦于21世紀初的兩個展會,起步于2003年的ChinaJoy,呼應著我國數字娛樂產業起步階段的發展需求;而創始于2005年的CCGEXPO,則回應了2004年國家正式提出發展“動漫產業”的時代主題;其中最為年輕的BilibiliWorld創辦于2017年,在我國二次元文化興起的關鍵期橫空出世,一躍成為二次元展會新勢力。本次三展聯動,再一次體現了上海對當前國內ACGN領域的觀察和二次元文化的思考。二十余年來,相關展會的舉辦實際上已經形成了魔都二次元文化氣候,而不斷與時俱進的展會定位與發展又賦予了魔都二次元文化以新銳氣質。
2025ChinaJoy活動海報

本次動漫月主打“聯動煥新”,外有三展聯動的規模升級,內有三個主體展會在延續各自基因密碼同時做的不同程度拓展與提升。CCGEXPO作為頭陣,延續了綜合性動漫展會一貫的基調,匯聚全球頂級動漫IP與游戲大作揭開活動序幕。較之以往,本屆重點突出了對游戲的關注,以“潮流游戲嘉年華”為最大亮點,設置了獨立游戲區、桌游體驗區等互動,首次推出上海國際桌面游戲精英賽。緊隨其后的BilibiliWorld,作為B站創立的線下活動品牌,強二次元社交屬性仍是其最大亮點,在全面呈現優質ACGN行業內容同時,UP主空間、直播展演區等占據重要位置,今年場館面積和票量大幅增加,可接納更多愛好者到現場和來自全球的 1000+ 嘉賓和UP主互動。最后壓軸登場的ChinaJoy,是以游戲為核心輻射數字娛樂全領域的展會,本屆進一步強化了游戲領域的專業性,不僅匯聚全球游戲人氣產品,且同步舉辦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CDEC)、中國游戲開發者大會(CGDC)等數十場峰會論壇及專場活動,還聯合蒸汽平臺Steam開啟了面向全球的線上“第二展館”。2三大頂流動漫展聯袂巨獻,優質的ACGN專業內容和豐富的二次元展演活動,將成為這個夏天魔都最炫動的文化景觀。
次元地圖 -“跨次元”沉浸式文旅生活新圖景
“首屆上海國際動漫月”不僅通過三展聯動達到內容體量的擴容,還通過打造“無墻的展會”實現展區的破壁,讓二次元活動從展館延伸出去,引導觀眾體驗貫穿全城的二次元文化之旅。活動期間,線上平臺推出動漫月專屬“次元地圖”,標注了全城81個次元地標,涵蓋商圈、動漫主題餐廳、次元酒店、展會、快閃店、演出等多元消費場景,并提供次元主題地鐵站、公交站等實用路線信息,助力愛好者們輕松規劃出行路線,暢享次元之旅。
“次元地圖”的上線,意味著曾經小眾文化、固定圈層展會的界限被取消了,從前相對圍合的二次元文化展會,打破了展廳的區隔,以大規模散點式在地圖上鋪開,這一地理空間上的打破,本質上對應著圈層的破圈,次元的破壁。而這樣的活動策劃正是對二次元群體規模、社交需求、潛在消費力的預判。據統計,在活動發布的早期,如BilibiliWorld所在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周邊熱門酒店“暑期提前訂\"增速高達 475% 。4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二次元文化已經勢不可擋站在當前潮流文化的前沿,走上街頭走向多元的生活場景,并以谷子經濟的形式集中凸顯。這次活動以超強整合力度迎合了這樣的文化趨勢。換個角度看,二次元文化從展廳走向無界的都市空間,又何嘗不是將“魔都”微縮置入整體二次元文化景觀呢?地理層面的打開對應著文化層面的打通。由此,我們看到二次元文化邏輯在日常空間中自由展開,都市的社交與生活經二次元語法的深度改寫,催生了“跨次元”的文旅新場景。
二次元文化語境下的魔都,一種“混合現實”的“跨次元”文化景觀正在被激活。整體而言,活動以二次元的“痛文化”,打造了全方位的文旅場景。開幕當天,蘇州河上兩艘“痛船”首發,分別以“明日方舟”游戲IP和CCGEXPO官方形象“此綾”IP為主題進行設計,開啟動漫月次元航程。°此外,次元地圖中包括百聯ZX創趣場、靜安大悅城、美羅城在內的18大核心商圈及主題酒店,均推出了“痛”車、“痛”機、“痛”島、“痛”酒店、“痛”地鐵等特色項目,打造“人在畫中游,畫在景中走”的跨次元文旅新體驗。更進一步說,“萬物皆可聯名”作為二次元文化的重要特征,正在跨次元改造都市社交方式,推動新的生活場景。就在CCGEXPO亮相的首日,上海交通卡限時IP點位成為“頂流”,二次元文化加成下,日常出行的交通卡重回視野,升級為年輕人文化社交新載體。同時,主辦方也希望借助二次元“無國界通行證”的文化優勢,向外籍游客推廣小額支付功能,提供魔都文旅新途徑。從中不難發現,二次元文化邏輯與現實消費場景形成了有效的跨次元聯結,可以預見的是,二次元作為一種文化消費策略,還將激活更為遼闊的跨次元生活圖景。
跨次元的地圖設計,既創造了新的次元文化消費場景,也布局了傳統文化街區。“次元地圖”推出的打卡路線不僅涵蓋二次元文化集中地的幾大商區,也串聯起外灘源歷史風貌區、徐匯濱江藝術走廊等地標,讓游客感受到二次元文化與上海歷史文化的律動。這樣的設置,不僅為二次元群體拓展了文化體驗,也為非二次元人群接觸二次元文化提供了契機。通過地理破壁,文化破圈,全面打開了魔都跨次元沉浸式文旅生活的新圖景。
漫動City 一座動漫城市的歷史身份和時代煥新
“首屆上海國際動漫月”旨在打造“全球次元文化新地標”,其活動規模和力度體現了“動漫 + 城市更新”的核心策略,本質是上海對于“新動漫城市”或者說“次元城市”身份的時代構建,這不僅是對當前二次元文化作為潮流文化最前沿的呼應,更是對上海作為老牌“動漫城市”歷史身份的傳承和時代煥新。
上海打造“新動漫城市”“次元城市”有其深厚的歷史文脈,可以說“動漫城市”歷來是上海的城市名片。滬上動漫文化歷史已逾百年,不論是早期繁榮的動漫文化商業景觀,還是新中國成立后極富中國氣派的中國動畫學派都生發于此,不同歷史階段都呈現出上海對自身“動漫城市”的時代性建構。
從商業文化形態上來說,動漫文化與上海這座城市的氣質相得益彰。早期便以其海納百川的國際視野和兼容并蓄的文化藝術生態,促成了“動漫城市”的雛形。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從前端內容生產到后期衍生開發,上海已初具“動漫城市”的文化生態。其中,動畫基于繁榮的電影業,已廣泛涉足廣告、宣傳片,影視特效等商業合作。漫畫業更是名家云集,創辦了《上海潑客》《時代漫畫》等一大批優質刊物。而動漫商業運作,既有像《王先生》漫改電影的實現,也有像《牛鼻子》漫改動畫的計劃,足以體現當時滬上動漫文化之濃厚。甚至如“萬物皆可聯名”這樣的二次元意識也出現在當時的都市文化生活中,30年代《良友》畫報刊載了米奇IP形象與《良友》畫報品牌的聯動,足以管窺上海這座城市早期次元文化生活的繁榮。當然,亞洲第一部院線動畫長片《鐵扇公主》的創制更是奠定了早期上海動畫的國際影響力。
從文化高點和美學傳統上來說,上海作為曾經中國動畫“國家隊”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大本營,樹立了“中國動畫學派”的精神坐標,打造了上海國際性動畫藝術殿堂的城市品牌。1950年,文化部指示“鑒于美術片的發展前景,在上海辦廠較為合適”。新中國的動畫事業回歸其誕生地,上海再次迎來“動漫城市”身份的全新建構。從上海電影制片廠美術片組到獨立建廠發展壯大,跨越幾十載書寫了美術片時代中國動畫新篇章,締造了民族動畫美學高峰,創造了影響至今的經典IP。如今爆火的動畫電影《哪吒》系列、現象級游戲《黑神話·悟空》都與這樣的美學傳統息息相關。此外,上海動畫走在電影之前,率先打造了國際性動畫藝術交流節展,1988年、1992年創辦了兩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以開放的姿態擁抱全球多元動畫藝術潮流,營造了上海國際性、學術性、專業性的動畫城市形象。
在二次元文化日漸成為新質生產力的當下,上海圍繞“新動漫城市”“次元城市”身份構建展開了全方位行動。比如,針對動漫歷史資源的活化,不僅有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為首的專家提出“加快打造‘美影618’國際動漫文旅時尚高地”相關提案,也有來自靜安區政協集體倡議“喚醒沉睡文化IP,注入新質生產力”這樣的積極推動。同時,針對二次元文化氛圍營造,既有來自政府層面的集中規劃,譬如今年5月楊浦區發布《楊浦區跨次元品牌集聚區建設工作方案》,更有來自二次元文化創造主體的自主建構,比如本次展會主體之一“二次元文化大本營”B站的展會品牌構建,還有漕河涇二次元“獨角獸”米哈游總部面向游客開放,嘗試打造游戲生產與傳播一體化的二次元文旅新景觀。更不用說基于商業形態方面的構建,眾多商場追隨“谷子經濟”熱潮做了自主轉型,二次元文化已然成為當前上海南京路商業街區的流量引擎。由此可見,上海二次元文化身份的打造與煥新,是從基層到頂層的全面共識,是齊心聚力整體性的城市文化建設,本次動漫月可以說集中體現了這一城市身份的時代性構建。
結語
“首屆上海國際動漫月”體現了21世紀以來上海二次元文化領域策展思路的一次重大變革,活動以高規格展會資源,跨次元布展視野,打造了上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跨時最長的現象級二次元文化盛事。本次活動體現了上海對于二次元文化認知的深化,活動有組織地推動二次元文化展會從單點走向集群,從圈層走向大眾,從特定文化空間走向日常生活場景。這樣的變化源自策劃方對二次元文化態勢的敏銳觀察,當前泛二次元文化用戶規模不斷擴大,二次元文化逐漸從亞文化走向主流,占據了潮流文化的前沿,重塑著文化消費市場的格局,呈現出一種新質生產力的強勁態勢。正是基于這樣的一種文化動態,活動不僅以二次元為主題,更是以二次元文化邏輯構建了魔都沉浸式次元城市的文化景觀,力圖在時代文化進程中把握文化潮流的風向,刷新上海老牌“動漫城市”的歷史身份,引領城市文化身份的時代性構建,打造“全球次元文化新地標”。
本文系2023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動畫百年藝術流變—從\"中國動畫學派”到“新主流動畫”,課題編號:23FYSB007階段性成果:202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中國動畫的學脈與精神研究展”.課題編號:2024-A-04-099-492階段性成果作者浙江工業大學數字媒體藝術系講師,動畫專業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