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在武漢設立長江書店,作為黨在武漢地區最早的出版發行機構,公開出版發行革命刊物。近百年后的今天,長江書店經修繕后以紅色文化綜合體的面目重新亮相,成為武漢又一紅色地標。
長江書店舊址位于漢口血花世界(今新民眾樂園)下首,1927年5月1日遷至中山路六渡橋口(今中山大道831號)。當時,長江書店的書刊遠銷全國各地,在廣州、成都等多地設有分店或特約代售書店,各類書籍“到一批賣一批”,成為當地革命青年的案頭讀物。1927年7月,書店因大革命失敗被查封,其間共出版圖書47種,經售圖書70余種。
為傳承紅色文化、喚醒歷史記憶,2022年,武漢市江漢區決定對長江書店原址進行改造。2025年8月7日,位于江漢區中山大道371號的灰磚小樓“長江書店”煥新啟幕,門口,黑底綠字的“長江書店”招牌格外醒目;書店外墻上鑲有一塊白色石牌,刻有“長江書店舊址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字樣。
原為營業部的書店一樓,現在以展陳為主,詳細介紹長江書店的緣起,展示《向導》周報原件、1927年出版書目廣告復刻件等珍貴史料,再現革命年代的崢嶸往昔。同時,陳列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經典書籍,并設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專區。
原為編輯室的二樓,如今成為毛澤東同志調查研究專題展區。這里陳列的豐富書籍和翔實資料,系統展示了毛澤東同志深入群眾、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原為印刷間的三樓,現規劃為涵蓋講座沙龍、非遺傳習等活動的思政育人空間。原為維修間的四樓,現設有江漢區打造的“安靜書桌”公共學習區。
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長江書店將強化“紅色教育 + ”功能,通過策劃舉辦特色活動,將書店打造成讓人汲取信仰力量的“精神高地”。此外,拓展“文化+”服務邊界,引入優質圖書、文化講座、藝術沙龍等多元內容,讓市民愿意來、喜歡來,來了有收獲、有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