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德工作生活歷十余年,我常借朝夕暇時漫步于避暑山莊的園林山巒間,頗受華夏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哲思陶染。在長久的凝視中,心有所動時掀按快門、不斷拾遺。
《氣蘊延綿-一承德避暑山莊紀》一函三冊,使用傳統宣紙為介質,以線裝古籍樣式來呈現十年漫游中的人文余韻。此書以“松、山、泉”為核心意象,構建從物質景觀到精神圖式的完整敘事鏈。
《松風聽遠》,以山莊古松為切入點,來體會“巧于因借,鑒奢尚林,以人為之美人天然,以清幽之趣人殿亭”的造園意趣,展開對園林“時間性”與“人文性”的雙重解讀。自拍攝至今,該冊中的古松因各種原因已有十余棵被陸續放伐。
《莽原·自在》,以占山莊4/5面積的山區與1/5面積的湖區為要素,來體現避暑山莊的山水格局:本質是以自然元素為載體,將陰陽平衡的宇宙觀轉化為可游可居的空間語言。山區與湖區不僅是地理單元的分野,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立統一思想的詩意實踐。
《泉林抱素》,語出《圣祖御制避暑山莊紀》“無刻桷丹楹之費,喜泉林抱素之懷”。以疫情防控期間拍攝的彩色園林細節山、石、水、木、風、雨、云、禽為元素,來體現避暑山莊超越園林的精神圖式。“泉林抱素”不僅是景觀營造法則,更是中國士人階層集體精神的原型:在自然中安頓身心,在簡約中抵達崇高。
園林,不僅是物理空間,更是安頓精神的原型場。以影像的氣蘊復現文化的延綿。在古松的年輪、山水的脈絡、泉石的肌理中,以自然為鏡,照見自身的生存智慧與審美理想。





作者簡介:
董利國,1975年生,自由攝影人。作品《自在一承德山莊》參展2021第九屆大理國際攝影節。作品《泉林抱素》及手工書《氣蘊延綿》參展2023第十屆大理國際攝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