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問題提出
近年來,隨著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的實施,雙曲線的考查不僅限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強調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能力的理解.研究這些試題如何落實“三新”要求,旨在探討如何通過實踐和創新,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雙曲線的概念與性質,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推動了數學教育的深人發展
2 試題分析
例1(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21題)已知點A(2,1) 在雙曲線
上,直線 l 交 c 于 P,Q 兩點,直線 AP,AQ 的斜率之和為0.
(1)求 l 的斜率;
(2)若
,求 ΔPAQ 的面積.
解析 (1)將點 A 代人雙曲線方程得
,解得 a2= 2 ,故雙曲線方程為
Ψ=1
由題顯然直線 l 的斜率存在,設 l:y=kx+m ,則聯立直線與雙曲線得 (2k2-1)x2+4kmx+2m2+2 =0,Δgt;0 ,設 P(x1,y1),Q(x2,y2) ,故
由
=0,得2kx1x2+(m-1-2k)(x1+x2)-4(m-1)=0 ,代人 ① 式得 (k+1)(m+2k-1)=0 ,而直線 l 不過 A 點,故 ξl 的斜率 k=-1
(2)設直線 AP 的傾斜角為 α ,由 tan∠PAQ=
得ta
(20 由 2α+∠PAQ=π ,得
, 及
得
(20 同理
(204號
,
(204號 由
,得 sin∠PAQ= (20
(204號 而
故

教學評析本題充分體現了“三新”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要求.題目通過雙曲線方程的建立,要求學生對曲線性質有深入理解,能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具體的圖形聯系起來.在“新教材”層面,本題通過應用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符合新教材的理念.例如,題中提到的直線與雙曲線的交點問題,不僅考查了學生的代數運算能力,還要求他們運用根與系數關系、斜率公式等多種數學工具進行綜合分析.這種綜合性考查既符合新教材強調的跨知識領域整合的要求,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新高考背景下,考試內容不僅關注知識的記憶,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試題通過要求學生求解直線與雙曲線的交點以及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促進學生對數學應用的深入思考,培養其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涉及的斜率、角度及面積等內容,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多樣性和實用性,符合新高考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考查目標
例2(2023新高考Ⅰ卷第16題)已知雙曲線
的左右焦點分別為 F1 F2 ,點 A 在 c 上,點 B 在 y 軸上,
則 c 的離心率為
解析 如圖1,由
故設∣F2A∣=2t , ∣F2B∣= 3t(tgt;0) ,則 |?|γAB|= 5t. 由對稱性知∣F2B∣=∣F1B∣= 3t 又 F1A⊥F1B ,故 ∣F1A
圖1

從而|F,A|-|F2A|= 2a,得t = a.在△F,AF中,由cosA=16a2+4a2-4c2=4 解得
故 c 的離心率為 
教學評析本題鼓勵學生運用向量、勾股定理及余弦定理等多種數學工具來分析幾何關系,要求學生對雙曲線的性質有扎實的理解,以及綜合應用能力;“新教材”通過引入向量與幾何的結合,使學生在解題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連貫性和實用性.這種設計符合探究性學習的培養,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思維.
例3 (2024新高考Ⅰ卷第12題)設雙曲線 C
的左右焦點分別為 F1 F2 ,過 F2 作平行于 y 軸的直線交 c 于 A,B 兩點,若(2號
,l AB 1= 10 ,則 c 的離心率為
解析由
2a =8得a =4,由AB1
得 ?b2=20 故 c2=a2+b2=36 ,即 c=6 ,所以雙曲線離心率為
教學評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雙曲線定義及其幾何意義的理解,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維,需要學生綜合應用雙曲線的特性求解出參數 a 和 ?b2 .這種設計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理解不同數學概念之間的關聯,符合新教材強調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試題關注的不僅是基礎知識的掌握,還強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思考
3.1 強化雙曲線的概念理解
在新高考I卷雙曲線試題中常通過具體的數值條件,要求學生靈活運用雙曲線的性質,考查對數學概念的深人掌握.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注重雙曲線的基本定義、圖形特征及其幾何意義的教學.我們可以通過直觀的圖形和動態軟件展示雙曲線的性質,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理解.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深人探討雙曲線的焦點、漸近線等特性與實際應用的關系,例如在物理中的軌跡問題或工程中的設計問題.通過這樣深入的討論與實例分析,學生能夠在理解數學概念的同時,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新高考的挑戰
3.2 實施探究性學習
近年雙曲線試題的設計強調了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設計與雙曲線相關的實驗或項目.例如,組織學生進行數據收集,測量與雙曲線相關的實際案例,幫助他們在實踐中理解雙曲線的定義和性質.此外,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各自的發現和思考,促進思維的碰撞與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
3.3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雙曲線試題的解答往往涉及多種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將幾何、代數與三角函數等知識結合,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的聯系,提升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例如在討論雙曲線的離心率時,引入相關的數列、函數或幾何性質的分析.通過解決這些綜合性問題,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鍛煉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后進行自我反思,分析所用的方法與思路,總結經驗,逐步提高在復雜情境中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鴻英.“三新”背景下的概率與統計板塊的教學思考—基于新高考數學全國卷的概率與統計試題分析[J].福建數學,2024,(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