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傳統賡續與現代革新之間

2025-09-26 00:00:00黃曉娟羅瑩鈺
南方文壇 2025年5期

從“五四”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華民族重大的轉折時期。在“現代”各種思潮此消彼長的社會潮流中,思考國家的前途,探索如何塑造人民的信仰、民族的力量,從中華傳統文化出發思考和探索生活的價值和內心的力量,是當時文學創作者們普遍的精神取向。此中,老舍和沈從文是兩位不能忽視的重要作家,他們身上流淌著多民族文化的骨血,又自覺地表達著對國家的深沉情感。受個人經歷和時局影響,兩位作家的創作均在1920年代末勃發,并成熟于1930—1940年代?!拔逅摹迸d起約10年后,“階級意識覺醒了起來”①,左翼文學、革命文學成為文壇的執牛耳者。在此后的“文學政治化傳統”②中,沈從文和老舍的創作卻顯得別有意味,二人有著相似又不盡相同的命運,他們的創作對“五四”新文化浪潮有著清醒的反思,對中國文化傳統帶著天然的情感,而“人”始終是其寫作體系中寄寓啟蒙意識的重要著力點。

從啟蒙思想的影響及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背景出發,兩位作家以文學為落腳點,老舍“敬重人心”,沈從文“敬畏天道”,二者對傳統文化雖有不同層次的理解,卻有著共同的傳承。他們將現代文化背景下對傳統文化品格的接續,賦予了新的含義。兩位作家對“人”的觀照,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得到了尤為深刻的體現。老舍著意塑造市民女性形象,他筆下既有充滿了傳統文化美德卻命運悲慘的底層市民女性,如《微神》(1933)中的“她”、《月牙兒》(1935)中的“我”;也有飛揚跋扈的“悍婦”形象,如《駱駝祥子》(1936)里的虎妞,《四世同堂》(1944)的大赤包;以及半新半舊的洋派女性形象,如《善人》(1935)中的穆女士、《陽光》(1935)中的“我”等,體現了老舍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的徘徊”③。而沈從文則執著于對女性“愛和美”的追求,他筆下既有對湘西“自然女性”④人性之美和生命之美的形塑,如《邊城》(1934)里的“翠翠”、《阿黑小史》(1933)的阿黑等;也有對“世俗女性”⑤復雜人性的審視,如《紳士太太》(1929)里的姨太太,《都市一婦人》(1932)中的婦人等,這些女性形象寄托了沈從文的“人性理想之道”⑥。老舍和沈從文以不同女性形象的生存際遇講述著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社會的關系互動,并在此過程中逐漸生成區別于同一時期現代性體系下的啟蒙辯證圖景,體現了對“五四”反傳統思潮的深刻反思,促進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新生。

一、“人的關注”:啟蒙精神與社會思考

老舍比沈從文大三歲,北京人,滿族。沈從文是湖南鳳凰縣人,出身于行伍世家,身上流淌著漢族、苗族、土家族的血液。在老舍和沈從文的人生經歷中,二人很早就親身體驗了社會底層的百態,累積了社會底層邊緣的生活經驗,獨特的生命體驗和人生經歷促使兩位作家對底層社會有天然的親近和自覺的興味。老舍以純粹的北京方言寫北京胡同的人生世態,沈從文擅長寫湘西田園牧歌,他們用各自的思維方式切入文學,在生活邏輯與生命體驗中抒發救國濟世的熱情。對時代的關注常常聚焦在作品人物命運的起伏中,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反思“五四”時期的啟蒙思想。尤其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由高潮轉入沉寂時期,他們更為關注人與人、民族與文化、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在“五四”時期的思想格局中,老舍和沈從文對社會歷史文化有著獨特的視角。在各種倫理、社會關系的互動書寫中,二人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文化重建”思潮的繼續思考者,他們在“五四”以來的文化傳統的承續與革新過程中,以文學創作的方式,對批判傳統的啟蒙形式進行審視。兩位作家對“五四”排拒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重建”思路進行深刻反思,在傳統文化尋根與激活中發現新文化的價值內核,思考民族品德的重造和民族文化的新生。共同的歷史經驗促使二人不經意間在思考的精神內核上達到契合,他們敏感地意識到“五四”奉為圭臬的民主科學精神與中國文化傳統之間絕非拒斥關系,而有可能是共生共贏的存在,并借助文學書寫拓展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所蘊含的人民性的廣度和深度。老舍與沈從文從不同角度承續著“五四”文化復興的傳統,始終用文學創作推進“五四”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對“人”的關注,探索人的新生之路。他們對于文學上的內在價值的理解和追求相似,在對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中,糾正片面強調物質傾向的文化價值觀,尤其明顯地體現在女性人物形象的延續性塑造中,人與人關系機制中的生存現實得到真實揭露。

在人與人關系的思考中,老舍看到的是所處時代社會現實中的緊張與對立,“好人”與“壞人”界限分明,《月牙兒》、《駱駝祥子》、《鼓書藝人》(1949)等作品正是這一精神的外化書寫。《月牙兒》中的“我”從女學生淪為暗娼的墮落過程,展現了人性的尊嚴如何被經濟壓迫所吞噬,老舍通過她的自述式控訴,揭示“好人”的界限如何被貧困扭曲,展現了封建社會制度對底層女性的剝削。從《月牙兒》中被迫墮落的女性到《四世同堂》里餓死的韻梅,老舍通過這些女性的毀滅,揭露了社會對人性美好的絞殺。她們既非全然無辜的受害者,亦非徹底的反抗者,而是在物質與倫理夾縫中掙扎的“人”——她們的存在,構成了老舍對“五四”啟蒙“破而不立”困境的文學回應。他的創作中既寄托了中華傳統精神中“美”與“靈”的期待,也對儒家文化有著自覺的批判和反思,他不僅從人本的角度直抒對不公平的社會和文化沉痛的批判,更從人性的社會性層面來思考人如何生存,外在的社會性對人的本性的摧殘。從物質與等級觀念兩個層面,對“五四”新文化運動展開極具個人性的反思,一直延續到抗戰結束。也正因此,老舍不同于“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待傳統的認知方式,而是“在接續傳統基礎上超越傳統,以調適而穩健的融合路徑,完成傳統文化批判和現代白話文實踐”⑦。

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老舍,城市和市民是他著力書寫的對象。他承續了中華文化中民以謀生為急,關注百姓衣食蓄養的實際問題。在寫到農村的時候,他對農民多是肯定的,“我感到中國的農民很勇敢,不甘作奴隸,如果受壓迫,就要揭竿而起……”⑧老舍在對中國傳統文人文化的否定中更多是反省,在鄉民文化中看到堅實純樸的力量。北京市民的生活圖景是老舍創作的根。老舍的創作通過對日常生活書寫的刻意經營,使“人”回到日常生活最物質性的本真狀態,以情感本身的移入催生群治的文學作用。老舍以鋒芒盡顯的方式抒發對當時社會不公平的強烈不滿。老舍通過社會批判及個體覺醒的敘事,展現了深刻的啟蒙意識——既批判封建禮教和資本主義對人的異化,又呼喚理性、自由與人性尊嚴的回歸。他的作品不僅是社會寫實,更是對“人如何擺脫蒙昧”的深刻思考。

沈從文則積極從儒家、道家、墨家思想中汲取中華文化的精髓,并形成了獨具個人特質的藝術審美風格。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中,儒家、道家都尊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宇宙觀體現著樸素的生態智慧和哲理思想,綿延不絕融入在百姓人家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中。沈從文就曾批判過“儒家的‘剛勇有為’態度,墨家的‘樸實熱忱’態度,道家的‘超脫瀟灑’態度雖涵育于一般人中,影響于‘讀書人’卻不怎么多”⑨。沈從文正是意識到了傳統儒、墨、道等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因此湘西系列小說是他從美學層面表達對故鄉文化認同與傳統延承的方式,試圖以個人精神取向超越特定時空的文化局限。對“人”的關注,是他施展文化傳承的重要路徑:“我對于湘西的認識,自然較偏于人事方面。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老幼貴賤,生死哀樂種種狀況,我因性之所近,注意較多?!雹庠谑伦內肇降膯⒚蓵r代,如果從啟蒙功用的層面來看沈從文的小說和他筆下的人物形象,他似乎從文學的純粹審美功能出發,試圖以理想式的湘西圖景打動人心,帶著求真的詩意憧憬回到人性的最初狀態,更為強調“自然人性”。尤其是翠翠、三三這類女性人物,在自然里生長,順應自然的生存狀態是人類情感最樸素的表現,復歸中國傳統文化,營造出一個自為的情境,人生關系、皈依所至。人和人之間沒有絕對的對立,生活中沒有讓人走投無路的絕望,淡化了物質欲望和等級觀念的湘西社會,沒有階層的差異,更多從人性的自然性思考人的本然存在、生命的自在狀態。在自然生命法則的主導下生活,在沈從文筆下,是召喚也是無可奈何的告別,在懷念過去中觀照未來。

社會革命的終極訴求在于改善人的情感、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老舍和沈從文不同程度受到儒道思想文化的影響,有共同的承接和各具個性的追求,這些特征集中體現在他們筆下的人物形象上。對人世間的濃郁憂患所凝結的入世執念,通過最物質、最情感的表現,在啟蒙求進步的時代,用以退為進的文學思考,原初的、原始的情境,追本溯源的現代性鄉愁,以不同方式體現在兩位作家筆下的人物形象身上,尤其是女性形象上。在那個時代的文學精神的建構中,老舍和沈從文用看似沖突的聲音,共有的人類意識,一個是關心社會人生,一個是追求自然人性,通過寫實與抒情兩種傳統與啟蒙對話,打破了“五四”以來“進步”與“落后”的二元對立寫作模式,為文學創作和人物形象注入了更為豐厚的啟蒙精神內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

二、人與人之間:啟蒙蘊含的精神力量

“人的關注”構成了老舍和沈從文“五四”以來寫作觀上的共同聚焦,但他們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構成了“人”如何處理啟蒙和傳統關系這一時代命題中意味深長的所在。老舍和沈從文通過對女性命運、女性和他人之間的復雜關系書寫,打破了過往對啟蒙單向性的文化理解,呈現了“五四”以來啟蒙精神和社會文化傳統投射在“人”身上的復雜鏡像,也呈現了當時復雜的文化語境造成的社會差序格局。他們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又以底層女性和女學生兩種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互動書寫值得關注。

在“20世紀的上半個世紀”,老舍的小說中“共創作了500個文學形象”,包括了“上、中、下三種社會層次”11。老舍關注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學生,也關注下層女性。老舍熟悉城市下層女性的生存狀況,他通過《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月牙兒》中的“我”、《鼓書藝人》中的方秀蓮、《柳家大院》(1933)中的小媳婦、《牛天賜傳》(1934)中的紀媽等,深刻描繪了城市下層女性的生活圖景、內心的愁苦和“精神的地獄”?!对卵纼骸分械摹拔摇焙汀豆臅嚾恕分械姆叫闵彛荚兄c命運抗爭的努力,“我”最終無可奈何地重蹈母親的覆轍,方秀蓮依舊沒有逃脫賣藝姑娘的悲慘命運,在自暴自棄中沉淪。老舍飽含同情地書寫著女性逃不出的困境,在感同身受的悲哀中,發出強烈的憤怒和控訴,表達對國家現狀、民族命運的深刻思考?!拔逅摹眴⒚伤枷胫兄匦伦鋈?、做新人的思想召喚著女兒,但是“啟蒙”卻沒有從內到外地幫助女性脫離她們的現實困境。老舍和沈從文通過筆下女性形象的不幸命運,在不同層面思考“五四”新文化運動關于人的解放思想的不足。

老舍寫于1940年代末期的《鼓書藝人》描繪了抗日戰爭時期,從北方流落到重慶的一群鼓書藝人的生活遭遇。在幾位女藝人不同的命運輾轉中,方秀蓮的覺醒與反抗極具代表性。方秀蓮不愿再重復舊傳統藝人備受凌辱的生活,想方設法追求改變命運的新生活。她純真美好,最初懷抱著清清白白賣藝的夢想,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啟蒙思想的影響下,勇敢追求美好的愛情,希望通過學習文化的機會,在成為“女學生”的道路中走進自由、獨立、文明的新社會,過上受人敬重的新生活。

方秀蓮的覺醒與追求與老舍之前塑造的女性形象有著明顯的不同,她對于啟蒙的追求顯得更為強烈和直白。但是,追求自由與新生道阻且長,夢想一再被現實無情地毀滅。她在愛情中歷盡劫難,“自由戀愛”之路被騙,在鼓書詞作家孟良的影響下,學習文化,勵志做一名“現代女性”。然而,代表新思想的新式學堂,對藝人依然輕視。一系列的打擊,讓方秀蓮認識到,自己無論怎樣努力學習新知識,依然無法改變藝人卑賤的身份。最后,孩子的出生使方秀蓮感受到做母親的責任和新生的希望,恩師孟良的再次相勸拯救,使方秀蓮終于獲得重生。方秀蓮是底層女性的代表,她的艱辛的蛻變之路,是老舍對底層女性命運的探索,也是對民間藝人生存與出路的思考。在人物起起落落的命運中,老舍的同情與思索清晰可感。抗戰期間,老舍塑造了許多受傳統文化哺育的正面人物,如《四世同堂》中的錢默吟、《桃李春風》(1943)中的辛永年、《歸去來兮》(1942)的呂千秋等,老舍在《鼓書藝人》中對于啟蒙的思考,尤其是啟蒙對于改變底層女性命運的作用的思考,和沈從文有著不同程度的相似之處,因為老舍本就“無意于劃清新與舊的界限”,這就令他的小說創作“偏離了‘五四’以來新文學常見的藝術風格、敘事模式和革命主題”12。

沈從文筆下最為知名的湘西系列,則灌注著他對“人”的關懷。正如沈從文在《邊城·題記》中所言:“我將把這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于營養不足所產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欲望,來作樸素的敘述?!?3在沈從文的世界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是啟蒙與被啟蒙,而是相互理解?!罢瘴宜妓?,可認識‘人’?!?4對故土的依戀和對現代性的反思交織在一起,因此,他和他筆下的人物是平等的,情感是貼近的。這些自然生長的生命不會因為受到了啟蒙,將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變成啟蒙者希望的那種人群,因此更應順應自然的人道,崇尚自然的人性。

如果說老舍是在以救贖的視角賦予方秀蓮們重生的希望,沈從文則是以溫潤的情感來理解和寬容鄉村女性的“墮落”,他對這類“墮落”女性形象的文學塑造集中在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如沈從文1930年1月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的短篇小說《蕭蕭》,講述的是中國社會中最為“傳統”也最“現代”的故事。童養媳蕭蕭被長工花狗引誘失身并意外懷孕,花狗落荒而逃,本該被“發賣”的蕭蕭在產子后卻又留了下來,過上了平靜的生活。沈從文無疑是以一種更為平和的視角看待女主人公蕭蕭和花狗的感情。在蕭蕭命運的反轉過程中,小說對“五四”以來愛情小說的教育啟蒙主題進行了反思。蕭蕭12歲過門做童養媳,15歲被引誘,16歲生子,26歲與丈夫圓房,28歲為兒子接親。傳統文化中自然存在的,蕭蕭與花狗的關系,是無法用城市文明標準來評判的,蕭蕭的命運是鄉土社會中的悲劇或是鄉土社會的自然狀態?沈從文留在小說里讓讀者去品味。

通過蕭蕭復雜的女性形象構建可以看出,沈從文的文學精神氣質中融合了“五四”精神的多維面向,既是啟蒙者、叛逆者,又是迷茫者和出走者,在自然與傳統文明中孕育的生命活力。沈從文通過蕭蕭婉轉地告訴世人,人身上本來就具有克服苦難的力量,不需要通過外在的教育或知識的方式來獲得。人性欲望的自然流露,正是沈從文開出的濟世良方。

老舍和沈從文雖然在女性形象上采取了不同的創作視角,但值得琢磨的是,二人都有意在塑造“墮落”底層女性的同時插入“女學生”形象描繪。她們的出現不僅僅在于給小說一個時代的背景,同時還暗示著一種對于制度的自覺反省與反抗力量的滋生滋長及其滲透和影響。“女學生”形象的存在既有“進步”的比照作用,也有于“落后”之中的啟蒙意義。女學生是男性為女性構建的一個救贖之地,是重新做人的出路。如方秀蓮和蕭蕭生活的對比與反襯的女學生,作為兩部小說中的女學生形象反復出現且貫穿全篇,女學生成天高唱的“自由”,引發她們對自由的想象與向往,但“女學生”始終是她們遙不可及的“另一世界”?!芭畬W生”作為一個時代的明顯標志,出現在偏遠鄉村的鄉人談資中,鄉下人對于女學生的理解是片面的,爺爺這樣告訴蕭蕭:“她們穿衣服不管天氣冷熱,吃東西不問饑飽,晚上交到子時才睡覺,白天正經事全不作,只知唱歌打球,讀洋書……她們不拍男子,男子不能使她們受委屈,一受委屈就上衙門打官司……”15其中也隱含著沈從文對女學生的理解。蕭蕭也曾想過逃走,“預備跟了女學生走的那條路上城去自由”16。但沒有動身就被家里人發覺了,蕭蕭最終被夫家抓回。沈從文借著舊中國農村童養媳制度的愚昧與野蠻對歷史文化及民族性進行了深入的反思。有研究者就指出沈從文有意將“女學生”反向置放到“鄉下人”的注目與邏輯中進行審視,“只有這樣的反寫和反轉,我們才得以看到啟蒙話語之于鄉土所意味的”17。

在老舍筆下,《鼓書藝人》中的方秀蓮做女學生的愿望比蕭蕭明確強烈,她認為一旦做了有文化的女學生,藝人低賤的地位就會徹底改變,自己就能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方秀蓮滿懷希望上學時,遭到那些官宦人家的小姐的歧視和排擠,甚至辱罵和圍攻,最終被趕出學校,使她成為女學生、走向美好新天地的愿望化為泡影。但方秀蓮歷盡苦難,幾番掙扎,隨著孩子的出生,做母親的重生感讓方秀蓮在苦痛中走出罪孽,在安寧與平靜中獲得救贖,在自我超越中獲得新生。

可見,老舍和沈從文對“底層女性”和“女學生”的書寫一方面寄寓了啟蒙的希望,但他們不約而同意識到,在強勢的傳統文化慣性中,啟蒙者試圖通過文學想象改造國民思想文化和政治觀念,是一片難以抵達的鄉愁之地。方秀蓮和蕭蕭都感受到了“五四”女學生的氣息,又不約而同地與之擦肩而過,在男性的誘惑中一度迷失。秀蓮的嬌艷,蕭蕭的清純,散發著女性天然的美與誘惑力,也傳遞著對世間美好的期盼與向往,其中包括少女對愛情的朦朧與懵懂的渴望,她們都沒能逃脫被誘惑,方秀蓮被盲目的欲望裹挾,不由自主,以致被騙懷孕。蕭蕭的茫然既是缺乏自我的深省也是傳統固有的延續。女性解放觀念與道德感的重塑,一方面激發了女性的主體性,一方面也使女性陷入傳統和現代撕扯的困境。最終,老舍和沈從文讓她們在最原始的母性中找到復歸之路,方秀蓮最后舍棄了成為“女學生”的愿望,墜入傳統母親/妻子角色的循環。蕭蕭在自我循環中面向未來,小說以一種在對新生活的期待中結尾。

曾為啟蒙動搖過,卻再度回歸舊路的方秀蓮和蕭蕭們并非“五四”以來的文學孤例。啟蒙者們普遍從中國現代文學的“父親”視角,看到了在啟蒙思想的感召下溺水般地掙扎著的女性們,但不同的命運卻以同樣不可辯駁的邏輯,將她們從生存推向道德的迷失,被啟蒙的途中沒有出路,只能走回曾經痛恨的道路。老舍和沈從文所關注的這些逃不出苦難困境的女性形象,停滯在女性權益的呼號,而未能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發生關聯,在晚清以來的女性啟蒙中屬于最低的層次,更與當時“以西學新知啟發蒙昧”從而構成“中國新女國民”的理想境界背道而馳。但老舍和沈從文對“我們是如何墮落的?”這一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卻有利于在中國女性解放問題的探索中提供一定的本土經驗。

三、人與社會、自然:啟蒙的辯證法

人與人的互動最終構成了社會的互動,對于人的生存的考察最終還是要復歸到人同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中來。老舍和沈從文都與民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既是文化層面的,也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出他們創作中濃郁的平民化基質,也體現在對下層女性的塑造中。老舍與沈從文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敘事中,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內在卻又互補統一的啟蒙路徑。

平民生活的經驗和民間文化的滋養,促成了老舍對人生和社會的透徹認識,也形成了老舍的精神世界和藝術創作中對理想的“人”的認知。老舍通過女性形象來表現封建社會對人的異化,他通過對弱勢女性的關注,思考女性的解放,中國人的新生,并以此展現社會異化下的理性啟蒙。沈從文則是在鄉土女性身上尋找傳統優秀品格的型范,他以自然審美為依托,呼喚自然和社會中人未曾被玷污過的本真神性,在女性與自然神性的和諧關系中,用女性的美與神性對抗社會的異化,其用意在于“重造經典——重構民族文化的思想文化資源”18。二人對女性與社會、自然的辯證關系討論,構成了中國現代文學中啟蒙話語的獨特張力。

老舍筆下的北京市民社會以展現民間世界的生活風尚為主,他尤其注重通過描寫底層女性的苦難境遇來表現女性解放的困境。老舍敏感地意識到女性解放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經濟,女性的精神問題和出路問題是以物質生活為基礎的。他既不歌頌神圣的愛情,也不推崇用生命換自由,平民百姓的生存是民之根本。于是有了《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月牙兒》中的“我”、《鼓書藝人》中的方秀蓮、《柳家大院》中的小媳婦、《牛天賜傳》中的紀媽等?!对卵纼骸分械呐畠骸拔摇逼疵貟暝菫榱颂颖苣赣H的覆轍,最終還是走回了母親的老路,沒有選擇地當了暗娼?!豆臅嚾恕分械姆叫闵徱恍南蛏献撸敕皆O法擺脫傳統藝人低賤的地位,在進步作家孟良的引導下作出了不懈努力,最終不僅沒能逃脫賣藝姑娘悲慘的命運,還在自暴自棄中沉淪。她們在墮落中終于理解了曾經被自己看不起的娼妓“母親”和形同娼妓的琴珠。

老舍為何堅持聚焦女性形象與命運?這或許可從他1923年1月發表在《南開季刊》上的第一篇小說《小玲兒》中獲得答案?!拔覟槭裁催@樣關心婦女呢?理由很簡單:在舊社會里,人民普遍受著種種壓迫,而婦女所受的壓迫更甚于男人。”19這也說明,老舍對女性形象的塑造的執著正源于他寫作的社會性視角,女性在傳統社會的底層地位使得女性形象具有更強烈的“被啟蒙”氣質和“被關注”的必要。在這些弱勢女性的身上,老舍通過批判性啟蒙,展示了被吞噬的都市底層女性?!恶橊勏樽印防铮樽右约彝サ赖乱幏兜难酃庠u判著小福子的婦容、婦功、婦德,在祥子的心中小福子“是個最美的女子,美在骨頭里。她美,她年輕,她要強,她勤儉。假如祥子想再娶,她是個理想的人”20。小福子和祥子一樣,雖處在社會生物鏈的底端,是善與美的化身,最終卻受盡蹂躪,被迫自殺?!恶橊勏樽印分行「W雍汀对卵纼骸分械摹拔摇睙o論如何擺脫不了傳統道德的束縛,在尋求“人”的新的價值和實現女性解放的道路上,她們是走不通的。老舍在這些底層女性形象上寄予了復雜的情感,有研究者就認為老舍的書寫中隱喻著對“靈”21的期許,所以一方面他意圖表現女性的純真和美好,以凸顯她們身上所蘊含的作為“人”的完善;另一方面他又讓這些女性一次次被社會異化,承受苦難傷害而沉淪,以暴露封建傳統對女性的戕害,使得她們成為控訴現實的悲劇符號。老舍通過她們的毀滅,完成對舊制度的血淚控訴,呼吁啟蒙精神與人性尊嚴的回歸。

與老舍借助女性命運來達成對封建社會傳統的鞭撻不同,沈從文更愿意在女性的生活和命運中賦予女性自然神性,將其塑造為對抗現代文明的精神圖騰,表現出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相生,反映出“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沈從文和老舍一樣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傳統文化是養成他精神個性的主要來源,施蜇存認為,“他的作品里,幾乎沒有外國文學的影響”22。對于傳統,他似乎毫無保留地接受,又深刻地反思。

1923年8月,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感召下,年輕的沈從文從湖南輾轉來到北京,潛心表現“于歷史似乎毫無關系”的人性之“?!薄I驈奈膶γ褡迤返隆⒚褡寰竦乃伎贾饕憩F在“民族品德的發現與重造”23。沈從文創作的內在動力和思想內核正是源于“對中國社會現代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民族品德的消失’‘人性的墮落’‘人類不可知的命運’的憂患意識,及‘重造’民族的不懈追尋”24。沈從文堅定不移地在鄉土文化的探尋中構建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重造民族?!安浑y看出,沈從文是從中國本土傳統文化自身出發,來思考文化重建問題,尋找那些本土文化中蘊含的文化更新和再生的可能?!?5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并不主要來源于沈從文對社會的關注和思考,而是與沈從文成長的湘西自然有著緊密聯系。沈從文在其作品中通過女性形象與自然的關系敘事,深刻體現了獨特的啟蒙意識,這種啟蒙并非西方式的理性覺醒,而是對自然人性、生命本真的回歸與呼喚。

沈從文一心在女性形象構建過程中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作為善與美的化身,翠翠的生命是自由的,她能在順其自然的狀態中接受命運的無常,遵循生命的自然法則,自然人性的理想境界。在陳思和的研究中,《邊城》是一部由啟蒙向民間轉向的作品,把創作視野轉向了普通的民眾社會,“揭示出被啟蒙主義無意間所遮蔽的民間世界的真相,探討民間承受苦難的能力,并且努力把社會底層的生活真相不帶有知識分子目的地展示出來”26,并“給都市的讀者提供一種湘西世界的想象圖景”27。翠翠是一種生命的現象,是沈從文內心某種美好理想的化身。翠翠這份自然的生存狀態是誰在主宰呢?沈從文在傳統文化中尋找。對于《邊城》里的翠翠、《蕭蕭》中的蕭蕭、《一個女人》(1930)中的三翠、《三三》(1931)中的三三、《長河》(1943)中的夭夭這些女性,她們是在歷史長河中順應自然的生命,沈從文對她們是尊重,寄托著他對道德本原的思考。用沈從文自己的話來說,她們不需要可憐,我們應當尊敬和愛她們,“他們那么莊嚴忠實的生,卻在自然上各擔負自己那份命運,為自己,為兒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樣,卻從不逃避為了活而應有的一切努力”28。可以說,沈從文對女性形象的描繪中寄寓了對人道、天道的所有感知,正是在這種“人”與“道”的和諧統一中,沈從文培育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審美感知:“人物在恬然自處和對于愛的執著中顯現出美,作者的敘述則在虛實之間,在哲學的抽象和生活的具體所感之間顯現美——充滿生命活力、人生氣息的生活世界,充滿了和諧、寧靜的審美世界。”29這些女性是自然的精靈,沈從文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復歸到最簡單純粹的狀態,這是他對生命最樸素也是最崇高的敬意。在女性本真、自然的生命形態中,沈從文解構了理性啟蒙的必要性。

不同于單向情緒的自然描寫,沈從文在傳統與現代的復雜關系中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有研究者認為沈從文的寫作是根據“中國傳統文化另一種資源(老子)而建立的與歐洲浪漫主義暗合的自然哲學精神”30。一方面沈從文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呼喚生命的“神性”,發現自我生存的能力和生命的張力,王德威解讀為:“生命的傷害只有經過文字藝術符號的超拔,流過時間,在另外一個時空里或者能得到知音的呼應和理解?!?1這無疑是一種循環又開放的歷史觀和社會觀。另一方面,有研究者認為沈從文的寫作中無疑具有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國民性改造”意圖,他“欲借用文字的力量,把野蠻人的血液注入到中華民族的身體中,使其興奮和年輕起來,以期在二十世紀的世界舞臺上爭取民族生存的權利”32。沈從文以虔敬心態書寫以神巫為代表的原始地域文化,建立虛擬的詩意抒情樂土。他們將人物視為文化豐厚的意象,契合生存美學的關懷自我理念。沈從文以自然為憑借揭示生命偉力的執著,用抒情自然和文化自然想象烏托邦的文明與政治理想,是對自然書寫的抒情超越和文化超越,更為以追溯民族傳統和批判現代性為主的鄉土文學。

老舍與沈從文以民間的立場改變了“由啟蒙到革命”的女性形象的狹窄性,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塑造了中國女性的命運。老舍與沈從文的差異并非對立,而是啟蒙辯證法的兩種實踐。老舍通過女性形象的社會剖析撕開蒙昧,指向社會層面的理性與現實解放;沈從文則通過女性形象中內蘊的自然美學重建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為啟蒙精神提供精神的棲居地。但殊途同歸的是,他們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始終內隱著對中國本土資源的重建意識。老舍把激情融于筆尖,營造極具幽默的氛圍,用女性人物形象激發國民的生機與活力,從民族文化和人性角度建構蓬勃的現代文明,思考國家命運的未來發展。相較之下,老舍更多關注人與社會關系表現文化的理想建構,反映時代壓迫下人物的精神蛻變,探索自我、個人與社會如何從失衡走向平衡。而沈從文的湘西表面靜謐安和,但實際是內化了澎湃激情的敘述選擇,他更傾向于對自然和人之間關系的思考,沈從文通過自然中的“人”來建構精神烏托邦,以“希臘小廟”對抗現代社會的工具理性異化。他們同在北京寫作。作為地道的北京人,老舍用地道的京腔書寫;沈從文來自湘西,一直以鄉下人自居,卻是京派文學最重要的小說家,在沈從文的身上,湘西文化是一種人生態度。老舍和沈從文筆下的女性形象,自覺呈現民間立場,在他們的作品中,在啟蒙思想的不同表達中,被視為啟蒙對象的“民間”散發出獨立的光彩。

四、結語

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到抗戰救亡的時代洪流中,老舍與沈從文雖分別以“北京市民社會”與“湘西自然世界”為敘事原點,卻共同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完成了對“五四”啟蒙話語的辯證反思。老舍與沈從文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性情和自尊纖毫畢現,她們內蘊著女性主體意識的萌芽和獨立自主的“人”身份的建立。在女性作為“人”的自我的發現中,兩位作家在“五四”啟蒙思想反思中承續并革新文化傳統,共同探索民族品德重造與文化新生的啟蒙辯證路徑。從女性與他人的互動關系探索中,老舍和沈從文揭示了“五四”的現代性啟蒙思想在傳統文化慣性下的實踐困境,進而在現代性啟蒙與傳統道德之間構設了一套自洽的文化邏輯。女性與自然和社會的關系互動敘事中,社會批判與自然審美構成了兩位作家既對立又互補的啟蒙實踐,完成了對中國本土文化資源的重建與對啟蒙話語的辯證思考??梢哉f,二人對民間女性各具特質的描繪方式,其思想資源最終還是來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位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采用的文化資源和思想資源正是構建在歷史文化的積淀之上的,他們用理性和自覺,思考塑造更具前瞻性文化形態的效果,為“五四”以來中國文學構建了兼具啟蒙色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女性形象。在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遞進式思考中,二人筆下女性形象內在的張力與統一最終完成了對啟蒙話語的本土性重構與人性本質的哲學勘探。老舍和沈從文筆下的女性形象構建,恰恰揭示了啟蒙的復雜性——真正的“人的覺醒”,既需要對社會枷鎖的理性批判,也離不開對生命本真的詩意守望。這種辯證關系,為理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啟蒙精神提供了深刻的文學注腳。

【注釋】

①魯迅:《〈草鞋腳〉(英譯中國短篇小說集)小引》,載《魯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第21頁。

②朱曉進:《略論中國現代文學的政治化傳統——從30年代文學談起》,《文藝爭鳴》2002年第2期。

③謝昭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徘徊——論老舍小說的理想愛情敘事》,《文學評論》2008年第1期。

④⑤孫麗玲:《論沈從文的女性觀》,《求索》2002年第2期。

⑥解志熙:《愛欲抒寫的“詩與真”——沈從文現代時期的文學行為敘論(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10期。

⑦王本朝:《重審老舍與傳統文化的關系》,《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期。

⑧老舍:《題材與生活》,載《老舍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第586頁。這是老舍創作劇本《神拳》的主題,由此可見,當時的老舍在農民身上寄托著理想的中國國民性格和道德的希望。

⑨沈從文:《一種態度》,載《沈從文全集》第14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第126-127頁。

⑩沈從文:《湘西·題記》,載《沈從文全集》第11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第329頁。

11舒濟:《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對老舍小說的影響》,《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0年第3期。

12陳紅旗:《老舍早期小說對五四運動影響限度的考量》,載李怡、毛迅主編《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43)》,巴蜀書社,2022,第328頁。

13沈從文:《〈邊城〉題記》,載《沈從文全集》第8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第59頁。

14沈從文:《抽象的抒情》,載《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沈從文談藝術與文物》,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第21頁。

1516沈從文:《蕭蕭》,載《沈從文全集》第8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第254-255頁。

17張莉:《重讀〈蕭蕭〉:“女學生過身”與鄉下人邏輯》,《小說評論》2021年第3期。

18凌宇:《沈從文創作的思想價值論——寫在沈從文百年誕辰之際》,《文學評論》2002年第6期。

19老舍:《最值得歌頌的事》,載《老舍生活與創作自述》,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第157頁。

20老舍:《駱駝祥子》,載《老舍全集》第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第173頁。

21劉勇:《“京派”文學的文化底蘊——從老舍創作的文化品格說起》,《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22施蟄存:《沙上的腳跡》,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第139頁。

23李輝:《人生掃描》,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第62頁。

24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第222頁。

25杜素娟:《孤獨的詩性:論沈從文與中國傳統文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第54頁。

2627陳思和:《由啟蒙向民間的轉向:〈邊城〉》,載周剛、陳思和、張新穎主編《全球視野下的沈從文》,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第164、151頁。

28沈從文:《歷史是一條河》,載《沈從文全集》第11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第188頁。

29趙園:《沈從文構筑的“湘西世界”》,《文學評論》1986年第6期。

30楊聯芬:《沈從文的“反現代性”——沈從文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第2期。

31王德威:《現當代文學新論:義理·倫理·地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第267頁。

32蘇雪林:《沈從文論》,載茅盾等《作家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第160頁。

(黃曉娟,廣西師范大學;羅瑩鈺,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民族文學經典中的紅色文化傳承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23amp;ZD29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超碰91免费人妻|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久草视频中文|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免费不卡视频|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精品视频91|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免费|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福利网| 亚洲看片网| 91在线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日本|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亚洲区第一页|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色老头综合网| 亚洲免费三区|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成人亚洲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午夜不卡视频| 亚洲人人视频|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日韩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在线导航|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成人免费一级片|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欧美激情网址|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国产综合欧美|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国产农村1级毛片|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欧美精品啪啪| 国产精品成|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