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親子關系緊張,即便家長的教育方法很好,孩子也聽不進去,就無法對孩子產生影響,更談不上進行有效教育
記者:“如何將孩子培養成才?”“怎樣解決孩子成長中的煩惱,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未來?”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家長。在您看來,親子關系和家庭教育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
楊春艷:親子關系先于家庭教育,也高于家庭教育,好的親子關系勝過家庭+教育本身。反之,如果親子關系緊張,即便家長的教育方法很好,孩子也聽不進去,就無法對孩子產生影響,更談不上進行有效教育。每個孩子都有獨特優勢,如果我們能從關注孩子的優勢出發,一定能保持親子關系和諧,助力孩子成長。這就是我主張的優勢教育。
記者:什么是優勢教育?
楊春艷:說到優勢教育,就不得不提木桶原理。傳統的木桶原理認為,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優勢教育理論認為,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長板而非短板,因為木桶的容量能通過傾斜來擴大。孩子就如同木桶,其興趣、愛好、優點和缺點就像木桶的長板和短板。若過度關注孩子的缺點,就會導致他們自卑;若能充分發揮孩子的優勢,比如寫作、跆拳道等,就能增強他們的自信,進而改善他們的整體學習表現。
記者:優勢教育的意義和好處體現在哪些方面?
楊春艷:優勢教育有很多方面的好處:從心理層面講,能提升幸福感與心理韌性,降低抑郁的發生率;從學業表現講,孩子的學習熱情高,成績會達到中等以上,師生認可度也高;從社會適應方面講,工作表現突出,抗挫折能力強,婚姻關系穩定;從生理健康方面講,疾病康復速度快,自愈能力強;從家庭關系方面講,親子溝通順暢,家庭和諧度提升。
記者:孩子身上哪些優點是需要家長重點發現和培養的?
楊春艷: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優點,這些優點可分為三種類型,需要我們關注。第一種是表現優勢,比如唱歌、舞蹈、演奏樂器、繪畫等,這是最容易發現的優勢。第二種是品格優勢,如禮貌、愛心、正義感等,是孩子在社會行為和道德品質上的優勢。第三種是性格優勢,如好奇心強、樂觀積極、覺察力強、執行力強等。在這三種優勢中,性格優勢最容易被家長忽視,卻恰恰決定孩子的長期發展,因為它是表現優勢持續發展的前提,比如藝術天賦必須有堅持力的配合才能轉化為專業能力。成功者往往都是將性格優勢發揮到極致的人,所以才有了“性格決定命運”的說法。試想一下,若愛因斯坦缺乏好奇心、比爾·蓋茨缺乏韌性,他們還能達到行業頂尖水平嗎?
培養孩子的性格優勢,年齡越小效果越好
記者:您剛才提到,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優點,但每個孩子又是不同的,我們如何判斷一個孩子的核心優勢在哪里?
楊春艷:要判斷一個孩子的核心優勢在哪里,首先要知道這個孩子的人格特征。優勢教育將人格分為六種類型,分別是快樂型、敏感型、完美型、和諧型、現實型和權威型。快樂型情緒外顯,天真爛漫,活潑敏感。這類孩子創造力、表達力強,喜歡分享,易忘記不開心的事,注意力轉換快。敏感型情感細膩、易受傷害。這類孩子覺察力、共情力強,勤奮、細心、謹慎。完美型善于思考,分析力強,邏輯嚴謹。這類孩子自律、低調且有責任感。和諧型比較被動,無欲無求。這類孩子有耐心、心態平和、服從性強,但目標感弱。現實型屬于行動派,勤奮上進。這類孩子目標堅定、執行力強、愈挫愈勇。權威型控制欲強,好支配別人。這類孩子有強烈的好勝心和自我意識,仗義執言、領導力強,但規則意識弱。
人格特征是個體在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穩定心理行為模式,這種心理行為模式是一個人形成某種性格優勢的基礎。比如“好奇心”優勢更多出現在快樂型人格的人身上。換言之,人格特征是里,性格優勢是表。日常生活中,家長只要勤于觀察,很好判斷孩子屬于哪種人格類型,對應的核心優勢也就不難發現。
記者: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核心優勢?
楊春艷:培養孩子的性格優勢,年齡越小效果越好。通常,孩子成才的必備性格優勢包括堅韌不拔、能自律、有好奇心、責任感強、抗挫折能力強、同理心強、創造力強、有合作精神、樂觀積極、能獨立思考等。要想培養孩子的性格優勢,首先需要孩子具有發展自己性格優勢的意愿,家長需要做的,是培養孩子已經存在的優勢特質,并通過發揮孩子的性格優勢來轉變其性格劣勢。一旦孩子的性格優勢成型,對孩子的表現優勢與品格優勢的發展都有積極作用。
核心性格優勢具有三個典型特征:表現突出、充滿激情、經常運用。它又分為天賦型優勢、發展型優勢和習得性優勢。天賦型優勢是與生俱來的,如好奇心和思考能力;發展型優勢是后天發展的,如藝術能力。父母應鼓勵孩子經常運用優勢,比如參加比賽、演出等,以使其成為核心優勢。同時,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性格發展,應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
記者:對不同人格類型的孩子,培養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家長具體該怎么做?
楊春艷:對于不同人格類型的孩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來培養他們的性格優勢。
如果想讓孩子樂觀,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和樂觀的人交朋友,并常和這樣的朋友在一起,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樂觀。如果想讓孩子擁有耐心,可以從培養好習慣入手,如按時睡覺、堅持每天鍛煉等,同時讓孩子做需要耐心的事,如下圍棋、搭積木、畫畫等。如果想讓孩子完美,可以引導孩子誠實守信,當孩子犯錯誤時,鼓勵孩子承認錯誤;在孩子取得好成績后,引導孩子總結經驗,力爭下次做得更好。如果想讓孩子擁有自信,可以帶孩子拓寬視野,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多表揚孩子的優點,強化孩子的自我認知。如果想讓孩子勇敢,可與孩子一起設定目標,并引導孩子努力達成,讓孩子在自我實現中體驗成就感。如果想讓孩子擁有敏感的覺察力,應呵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多問問題;引導孩子覺察他人的情緒,并識別各種情緒背后的需求和動機。
避免強行培養孩子不具備的優勢,而要發現并培養孩子具備的優勢特征和能力,將優勢放大,讓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
記者:在教學過程中,您有沒有遇到過通過優勢教育讓孩子發生積極變化的案例?
楊春艷:有很多。比如我接觸過一個高敏感型的初中女生,當時她正處于中度抑郁狀態,已休學。她父親是權威型人格,控制欲強,經常批評、指責和控制她。母親說她從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心理脆弱、敏感,安全感不足。
針對這種情況,我為她父母制訂了21天的雙陪伴計劃,讓父母每天與她同頻,比如同一時間閱讀、運動或聊天溝通。同時,讓父母每天發現她的3個優點,激發她的自信心;讓她記錄3件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幫她重拾生活激情。
在這21天里,家長每天向我反饋孩子的情況,我根據反饋進行指導。一個周期結束后,孩子的狀態有了明顯變化。后期,父母帶她去公園玩、做運動、參加活動和旅游,孩子封閉的內心逐漸打開。雖然她之前已休學半年,但新學期開學后順利入學,目前在學校能正常上課、參加考試,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改變。
還有一個和諧型的孩子—— 我一位朋友的兒子,他有耐心、心態平和、服從性強,但目標感弱,溝通和交際能力較差。我給他設定了一學期交夠100個朋友的目標,讓他融入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圈子,比如喜歡打籃球的圈子。雖然實現這個目標有難度,但他在努力的過程中有了很大進步,從被動變主動,積極參與各類活動,還主動去做志愿者。這說明,通過激發主動性,和諧型孩子的優勢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記者:很多家長可能會陷入只關注孩子缺點的誤區,對此您有什么建議?
楊春艷:很多家長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優點,只看到缺點,這樣會陷入惡性循環。比如,有個家長來咨詢時,我問他孩子的優點,他想了半天只寫出兩三條,說沒覺得孩子有啥優點。這就是典型的只關注孩子的缺點。我們應增強優勢教育意識,多關注孩子的優勢,放大他的優點,他的缺點自然會逐漸減少。
記者:最后,對于家長們踐行優勢教育,您還有什么建議?
楊春艷:性格優勢不僅是成才的基礎,更是幸福人生的關鍵支撐。性格優勢教育能增強孩子的自信、提升心理健康、優化人際關系,助力個人成長與職業發展,是培養積極心態和抗挫折能力的關鍵,也是解鎖孩子潛能、打造個性化成長的重要途徑。建議家長在孩子12歲之前,盡早培養其性格優勢。因為孩子到了青春期,親子關系會發生變化,教育效果會大幅降低。早期進行優勢教育,能大幅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增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降低抑郁的發生率。但一定要注意,避免強行培養孩子不具備的優勢,而要發現并培養孩子具備的優勢特征和能力,將優勢放大,讓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