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下,企業資產盤活效能提升與精準化資產評估方法創新已成為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核心路徑。當前企業面臨的資產結構固化、管理模式滯后、市場對接不暢及政策保障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存量資產價值釋放與企業競爭力提升。
通過系統性重構資產配置體系、推進數字化管理轉型、搭建專業化交易平臺、革新評估方法及完善政策制度,能夠有效打破資產盤活的多重障礙,實現實物資產的高效流轉與動態價值精準度量。資產盤活與精準評估二者相互依存、協同發力,前者通過市場化手段激活閑置資源,為企業注入發展動能;后者依托大數據與智能算法,為資產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避免資源浪費。二者的深度融合不僅有助于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增強抗風險能力,更能推動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企業資產盤活與精準化資產評估的重要性
公司資產盤活與精準化資產評估已經成為破譯發展趨勢困境、提高核心競爭力戰略樞紐。一方面,很多實物資產長時間處于低效能運行情況,嚴重制約企業轉型升級和市場響應能力。通過優化運營方式、健全資源流動機制,系統化提高資產盤活效能,可以有效激活存量資產潛在價值,實現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釋放出公司發展活力,提高現金流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傳統基于歷史成本法與靜態數據估值模型的資產評估方式,在資產動態性價值起伏、跨區域配制及復雜交易場景中,無法準確反映資產真實價值,極易引發交易標價失真、資源錯配等諸多問題。而精準性資產評估依托大數據剖析、動態評估模型等前沿科技,能夠實時、精準度量資產價值,為資產交易、重組整合、經營戰略提供科學依據,有效規避資金風險,確保資源配置,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資產盤活效能的提高需要精準性評估作為基礎,二者緊密聯系,共同構成了企業提質增效、優化配置、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企業資產盤活面臨的問題
在目前復雜的經濟環境下,公司資產盤活面臨多種實際困境,嚴重制約資源配置和價值的釋放。一是資產結構固化與流動性不足問題凸顯。很多廠房、土地、設備等實物資產因地區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模糊不清,難以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有效運轉,造成資產沉積與閑置不用共存,致使公司資金一直被低效占有。二是運營模式滯后加重資產低效能運行。傳統的分散型管理缺乏統一調度機制,各個部門間數據壁壘造成資產應用情況無法統籌,設備反復購買、廠房閑置等資源錯配狀況頻發。三是市場對接渠道不暢成為資產盤活的關鍵阻礙。一些企業缺乏專業的資產交易平臺和市場數據整合水平,無法精確匹配供需雙方需求,導致核心資產難以達到價值變現,而潛在性投資人亦無法獲得有效資產信息。四是政策和機制保障進一步制約盤活進程。一些企業資產處置流程繁雜、審批環節冗雜,加之缺乏針對特殊資產類型的處置規范,導致企業在資產盤活過程中面臨合規風險與決策顧慮,嚴重削弱盤活動力與效率。這些問題相互交織,形成資產盤活的系統性障礙,亟須通過創新機制與技術手段加以破解。
企業資產盤活效能提升與精準化資產評估創新路徑
重構資產配置體系 重新構建資產配置體系是提高企業資產盤活效能的重要突破點,應以數據驅動與市場化機制為基礎,重構資產經營方式。依托大數據技術(GIS),企業可以創建全域覆蓋的資產動態數據庫,對實物資產進行項目生命周期匯總,精準識別低效能、積壓物資。在這個基礎上,通過證券化、產權置換等市場化手段,化解區域分割與所有權壁壘,促進資產向高效益行業流動性;同時,結合產業發展現狀與企業戰略定位,制訂多元化的盤活計劃方案。比如,對交通便利的閑置廠房進行功能改造后轉租房,或對技術落后的設備進行拆解重組再利用,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價值再造,從根本上解決資產結構固化與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推進數字化管理轉型 推動信息化管理轉型是解決公司資產運營效率不高、信息壁壘等問題的關鍵途徑。通過引進智能化資產管理系統,整合生產、倉儲、會計等多部門數據資料,構建統一調度平臺,可以有效打破數據孤島,實現資產數據庫的實時共享與動態監管。依靠物聯網,企業可以對運行狀況、使用次數等主要指標實現精準檢測,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預測分析財產實際需求,提前安排配制方案,減少重復購買與閑置消耗。同時,搭建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從采購選型、日常運維到報廢處置進行全程數字化跟蹤,形成可視化的資產運營圖譜,不僅可以提升資產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更為資產盤活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助力企業實現資源配置效率與運營效能的雙重躍升。
搭建專業化交易平臺 構建系統化交易平臺是解決公司資產盤活市場對接不暢難點的關鍵舉措。企業需聯合政府單位、行業協會與金融機構,整合多方資源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資產交易平臺,集成資產清單公布、價值分析、法律咨詢、融資服務等功能作用,進一步降低信息的不對稱與交易費用。服務平臺可引進區塊鏈應用創建可信存證機制,保證資產權屬、交易明細等相關信息真正可溯,提升市場公信度;應用智能合約實現交易流程自動化,減少審核周期時間,加快資產盤活高效。除此之外,還應積極與產業園、風險投資機構、上下游產業建立戰略合作網絡,精準匹配資產供需雙方需求,推動優質資產與市場資源高效對接,為企業資產盤活創造公開透明、高效便捷的交易環境,切實打通資產流轉。
創新精準化評估方法 創新精準性評估方法是解決公司資產凈值衡量誤差、重要依據不足的核心關鍵。企業需打破傳統單一的歷史成本法局限,結合收益現值法、市場比較法等多元化評定方式,結合宏觀經濟周期、行業發展前景及資產運營指標,搭建動態性、多層次的使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依靠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分析技術,深入挖掘類似資產交易實例和市場價格波動規律,創建資產凈值分析模型,實現評估結果的實時動態更新,精準反映資產在不同場景下的真實價值。同時,針對老舊設備、特殊用途土地等特殊資產類型,制定標準化評估流程與操作規范,細化評估參數設置,確保評估結果更貼合市場實際,為資產交易、重組決策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從根本上避免資產交易風險。
完善政策與制度保障 優化政策與機制保障是消除公司資產盤活機制障礙的核心支撐。企業需積極推進政府層面頒布專項政策,優化資產處理申請流程,縮小多余行政部門階段,減少合規風險;通過減免稅費、政府補貼等激勵機制,降低企業盤活資產的成本負擔。在企業內部,應搭建市場化績效考核體系,將資產盤活成果納入績效考核管理體系,開設專項獎勵基金,激勵員工參與積極性;探尋創新模式,實現互利共贏、責任共擔。除此之外,還應建立跨部門協同監管制度,平衡資產處理效率和國有資產安全,完善特殊資產處置規范,為資產盤活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與政策環境。
作者單位:山東昆侖京博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