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緊迫任務。財務資金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加強財務資金管理,能夠幫助企業優化資金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風險,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企業加強財務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企業資金安全 資金安全是企業正常運營的基礎和前提。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面臨著諸多資金安全風險,如資金挪用、職務侵占、債務違約等。加強財務資金管理,通過建立健全完善的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對資金的籌集、使用、分配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能夠有效防范資金風險,確保企業資金的安全完整。例如,通過編制詳細的資金預算,對企業的資金收支進行合理規劃和預測,確保資金在各個項目和業務之間的合理分配,避免資金的閑置和浪費;優化資金結構,合理安排債務資金和權益資金的比例,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的盈利能力。
優化資源配置 財務資金管理作為企業資源配置的重要工具,能夠通過對資金的引導和調控,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對不同的業務領域、項目進行投資和資源投入。因此,企業需加強財務資金管理,根據企業的戰略規劃和市場需求對資金進行合理的分配和調整,將有限的資金集中投入到企業的核心業務和優勢項目中,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企業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防范財務風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面臨著各種財務風險,如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匯率風險等。企業由于規模較大、業務復雜,面臨的財務風險更為突出。加強財務資金管理,通過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加強風險管理等措施,能夠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和識別潛在的財務風險,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進行防范和化解。
企業財務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資金管理意識淡薄 部分企業管理層對財務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科學的資金管理理念。一些企業在經營決策過程中,往往只注重業務的拓展和市場份額的增長,而忽視了資金管理的作用,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浪費現象嚴重。例如,一些企業在進行項目投資時,沒有充分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資金預算分析,盲目跟風投資,導致項目建成后無法達到預期收益,資金無法及時收回,造成資金的閑置和浪費。此外,一些企業員工也缺乏資金管理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對資金的使用不夠重視,存在隨意開支、鋪張浪費等現象,進一步加劇了企業資金管理的難度。
資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雖然大部分企業都建立了相應的資金管理制度,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存在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的問題。一些企業的資金管理制度內容陳舊,不能適應新時期企業發展的需要,缺乏對新業務、新情況的規范和指導。另外,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企業在資金籌集、支付結算等方面出現了新的方式和渠道,但部分企業的資金管理制度未能及時更新,對這些新業務的管理缺乏明確的規定和流程,導致資金管理存在風險隱患。
資金預算管理不科學 資金預算管理是企業財務資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部分企業的資金預算管理還存在不科學、不規范的問題。一些企業在編制資金預算時,缺乏充分的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預算編制依據不充分,導致預算目標與企業實際情況脫節,預算的準確性和可行性較差。
資金風險管理能力不足 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面臨著諸多資金風險,但部分企業的資金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風險識別、評估和應對機制。一些企業對資金風險的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入,只關注到部分常見的風險,如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而忽視了一些潛在的風險,如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企業加強財務資金管理的有效策略
完善資金管理制度 一是優化制度內容。企業應根據發展需要,對現有的資金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和優化,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業務特點,制定完善的資金管理流程和規范,明確資金的籌集、使用、分配、監督等各個環節的職責和權限,確保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時,要及時關注國家政策法規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對制度進行動態調整和更新,使其能夠適應新業務、新情況的發展要求。
二是加強制度執行與監督。要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的執行與監督機制,確保制度的有效執行。企業應明確各部門在資金管理制度執行中的職責,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形成合力。同時,要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定期對各部門的資金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和評估,及時發現和糾正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于違反資金管理制度的行為,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是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在繼續合理利用銀行貸款這一傳統融資方式的基礎上,企業應加強與銀行的溝通與合作,爭取更優惠的貸款利率和貸款條件。通過優化貸款結構,合理安排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的比例,降低融資成本和財務風險。同時,要加強對銀行貸款資金的使用管理,確保貸款資金按照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債券品種,如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通過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在債券發行過程中,要做好信用評級、債券定價等工作,提高債券的吸引力和發行成功率。
四是創新企業融資方式。除了傳統的融資方式外,企業還應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方式,如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等。資產證券化是將企業的優質資產進行打包,通過特殊目的機構(SPV)發行證券進行融資,能夠盤活企業的存量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供應鏈金融則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供應鏈上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整合,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能夠優化企業的供應鏈管理,降低融資成本。企業應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和實際需求,合理運用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風險。
提升資金風險管理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風險識別與評估體系。企業應建立健全資金風險識別與評估體系,全面、系統地識別企業面臨的各種資金風險。通過對市場環境、行業動態、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分析,找出可能影響企業資金安全和正常運營的風險因素。采用科學的風險評估方法,如風險矩陣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評估,確定風險的大小和影響程度,為制定風險應對策略提供依據。
二是制定有效的風險應對策略。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企業應制定針對性的風險應對策略。對于不同類型的風險,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例如,對于信用風險,可以通過加強客戶信用管理、建立應收賬款催收機制等方式進行防范和控制;對于市場風險,可以通過合理運用金融衍生工具、調整資產結構等方式進行對沖和規避;對于操作風險,可以通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員工培訓等方式進行防范和降低。
作者單位: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