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智能網聯技術發展迅猛,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然而,智能網聯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風險挑戰,諸如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等問題。
本文將從金融角度出發,探討智能網聯快速發展對金融行業產生的新需求,以及由此催生的潛在風險挑戰,旨在為相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智能網聯的快速發展對金融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前,以新能源汽車為主要應用場景的智能網聯技術發展迅速,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汽車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各大車企關注的焦點。目前,各大車企紛紛押寶智能網聯,新能源高端車型無一例外地將智能駕駛作為賣點。同時,國家和各地也在大力推動智能網聯發展,例如國家啟動了“車路云一體化”城市試點等項目。智能網聯作為一個尚未成熟但前景廣闊的新領域,有著龐大的資金需求,這對金融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資金需求量更大 對于高度依賴科技進步的新業態而言,在智能網聯相關技術發展成熟之前,均需要不間斷地投入高額的研發費用,應用推廣也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智能網聯的投入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研發投入。以企業為主體,研發投入不僅涵蓋技術研發、軟件開發等“軟”的層面,還需要硬件作為基礎,常見的硬件投入包括算力資源、測試路線(測試場)建設等,投入金額往往以億元起步。二是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了建設智能網聯,需要對現有交通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或者在新建時直接進行規劃。例如,長三角智慧交通示范項目——杭紹甬高速杭紹段項目,單公里造價是普通高速公路的3—4倍,應用了包括智能感知基站、AI攝像頭、路端毫米波雷達、邊緣云計算平臺、云控平臺等在內的多種RSU(Road Side Unit,路側單元)和終端設備。由于智能網聯對資金需求量大,往往單個金融機構可能無法滿足需求,需要采用聯合授信等形式。一旦企業或項目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金融領域的連鎖反應。
對金融產品的創新度要求高 作為以科技驅動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智能網聯對金融資源的分配形式、資源供給、交易制度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是需要更高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智能網聯市場中,及時的資金保障尤為關鍵,這需要金融機構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產品和服務創新,以滿足市場需求。二是需要更高的風險監測和預警能力。近期,造車新勢力破產清算事件頻發,快速識別異常活動或潛在風險點,提前采取預防措施,以及在合規前提下優化業務等,都對金融機構提出了新的挑戰。
智能網聯快速發展帶來的金融風險需要關注
產業鏈風險加大 當前,開展智能網聯業務的企業主要分為兩類:整車企業和其他企業。由于智能網聯投入巨大,即便整車企業也難以獨自承受。沒有整車業務的智能網聯企業一般為中小企業,它們沒有自有算力資源、測試場等,高度依賴外購數據,成本較大。而且,智能網聯技術日新月異,企業淘汰速度很快,需要高度關注由此催生的金融風險。同時,因人為或自然原因導致供應鏈中斷,如貿易關稅調整、技術封鎖、意外事件等,可能會對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造成影響,進而導致與之相關聯的金融風險升高。
技術回報可能低于預期 由于智能網聯建設投入資金量巨大,必須依賴銀行信貸等金融支持。從目前來看,智能網聯技術回報的前景尚不明朗。由于存在多條技術路線,且技術更迭速度過快,可能造成巨大投入最終產出不高。同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企業數量快速增長,隨著市場參與者增多,競爭加劇,部分企業面臨市場份額被侵蝕的風險。
政策監管趨嚴 隨著智能網聯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相關事故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與之對應的監管也在逐步加強。
國家工信部等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明確了測試驗證、宣傳規范、OTA管理及事故報告等強制性要求;地方政府如杭州出臺了《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創新應用管理實施辦法》。隨著監管層面越來越嚴格,以及標準完善、合規要求等提高,部分中小智能網聯企業可能無法滿足新監管要求而被市場淘汰,需關注此類企業的潛在金融風險。
金融信息安全風險 智能化已深入人們的生活,各類智能設備提供了集出行、娛樂、服務等為一體的便利服務,但這也意味著催生了與之相關聯的龐大數據。智能網聯關聯的數據面更廣、數據量更大,遭到攻擊的可能性更高,面臨的信息安全風險也更多。與數據泄露高度綁定的下游黑產層出不窮,不僅會造成財富損失,甚至可能影響金融和社會穩定。
應對措施和建議
對智能網聯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方式 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投入,通過金融賦能科技創新,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建立跨部門、跨機構、跨區域協同聯動的服務團隊,充分發揮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社會資本等各類金融要素的作用,加快構建涵蓋智能網聯產業鏈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鼓勵政府性擔保機構、商業機構積極開發涵蓋智能網聯產業鏈的專屬保險產品,為企業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推動各類金融機構為智能網聯企業提供股權投資、項目前期貸、固定資產貸款、并購融資等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助力產業生態完善和升級。
加強金融產品創新 推廣綠色金融產品,為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提供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金融生態。加強間接支持,如通過投資數據中心、云計算平臺等,為智能網聯企業提供算力支持。支持智能網聯企業以專利、數據等無形資產作為抵押,優化供應鏈融資流程,降低融資成本。推廣金融科技,深化算力賦能金融領域創新應用,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
利用智能網聯數據發展數字金融 與智能網聯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在保證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運用智能網聯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用戶行為數據、車輛運行數據和駕駛數據等進行脫敏分析,尋求新的金融增長點。通過建立大數據風控、個性化金融服務、動態定價等方式,推動數字金融發展,打造優秀金融服務生態。
密切注意潛在的風險挑戰 持續加強數據共享,推動金融機構、工商稅務、公檢法、海關等機構的數據實現整合、共享和開放,助力金融機構更好地洞悉企業需求和運行狀態。強化科技手段在金融監管領域的應用實踐,完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加快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彌補空白或監管規則漏洞。對已經發生的金融機構和準金融機構風險,按相關規定抓緊處置,力爭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降到最低。
作者單位:安徽省經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