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以企業未來戰略發展目標作為指引與方向,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資金使用以財務指標的形式進行預測、籌劃,實現對企業各種資源的優化與配置,同時,利用監督、分析、評價,促使企業戰略目標得以最終實現。預算管理工作不是一個部門的職責,它需要企業各個業務部門共同參與,并實現企業業務流程全覆蓋。目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改進。
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意義
有助于優化企業資源配置 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優化資源配置。通過對企業未來的收入、支出、資產和負債等進行預測和規劃,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幫助企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最合理的資源分配決策。這不僅涉及到資金的分配,還包括人力、物力等其他資源。通過預算編制,企業可以識別哪些項目或部門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哪些可以減少投入,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化利用,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和項目的投資回報率。
有助于增強企業決策支持 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基于數據的決策支持系統。通過預算的編制、執行和監控,企業管理層能夠獲得關于企業運營狀況的實時數據,這些數據包括但不限于財務數據、市場數據、生產數據等。這些數據的分析能夠幫助管理層及時發現問題、預測趨勢,并據此做出更加科學和合理的決策。
有助于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全面預算管理通過設定明確的績效指標和目標,為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了方向和動力。通過預算執行的控制與考核,企業可以實時監測各個部門和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偏差并采取糾正措施。這種績效考核機制能夠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他們更加關注預算目標的實現,從而提升整體的經營績效。
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
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目前多數企業并沒有根據自身業務活動特點及財務管理需要來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使企業內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缺少了必要的指導、準繩與約束機制。其次,由于制度不健全及約束力不夠,個別企業領導認為全面預算只是財務部門的專屬職責,將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了市場營銷等方面,沒有從戰略高度來對全面預算管理給予重視,導致業務部門在配合財務部門提供基礎數據、執行預算指標過程中存在敷衍或抵觸的心理,使全面預算變成了“財務預算”。
沒有確保預算編制具有規范性 一是編制方法科學性欠缺。個別企業在編制預算指標或方案時,只以增量或固定模式作為編制基礎。而隨著市場環境、政策出臺,這種預算編制的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二是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個別企業業務部門沒有給予財務部門編制預算必要的支持,特別是提供的基數數據、項目可行性分析與實際不符,存在一定的應付心理,造成預算指標與方案實際不符,預算不能夠實際落地實施,無法起到剛性約束作用。
預算指標執行不徹底 一是財務人員自身業務能力方面。個別企業財務人員對預算專業知識掌握不足,特別是ERP系統及大數據應用方面技能缺失,直接影響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序推進。二是企業全面預算監督與考核力度有待加強。在預算考核指標方面,指標未充分考慮各業務部門的實際情況會造成考核結果失真,無法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
未將數字化技術與全面預算管理相結合一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較少,過多地將資金投入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固定資產購置上;很多企業還未實行預算管理信息化管理,不僅難以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還會使預算執行出現隨意性或人為干預,未能發揮預算管理約束作用。其次,全面預算不是財務一個部門的職責,它涉及到企業各個部門,也需要全體員工積極配合與溝通。一些企業雖然會計核算實現了信息化,但由于缺少共享平臺,財務人員無法第一時間獲取、掌握業務基礎數據、歷史預算與決算數據,更加無法通過互聯網來實現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同時,信息化應用不充分,不僅使資料獲取時出現滯后,還無法調動業務部門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積極性。
企業有效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
完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體系 首先,要結合企業自身業務特點與國家相關財經政策,建立符合企業發展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應對預算的審批、編制、執行、調整、評價、成果利用等流程進行詳細的規定,并針對預算執行的差異進行有效的原因分析,通過建立相應的考核辦法促使企業內部形成成本節約與預算管理意識。其次,為全面預算管理建立財務內控機制,將不相容崗位分離、授權審批同信息化相結合,利用相應內控手段來對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評價等流程進行嚴格控制,確保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與流程得以規范,提高預算管理效率。
為全面預算管理運行搭建高效的組織架構 首先,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中應明確預算管理機構職責及業務部門在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評價工作中應履行的具體職責與義務,使企業全體工作人員能夠通過制度了解預算管理流程,促使全體員工真正參與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之中。其次,在組織架構方面,企業應結合自身管理要求,在內部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并將具體工作落到財務部門,委員會應由各業務部門中層領導作為小組成員,以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提高預算管理效率。
強化企業預算監督約束職能 首先,企業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應強化對預算執行結果的線上、動態監控,將財務內控與預算編制、執行、審批等流程相結合,并將內控與工作崗位、工作職責相結合,從源頭來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確保企業預算執行到位。其次,將預算執行與財經紀律、財會監督、廉政與作風建設相結合,利用預算執行監控來強化對企業權力的監督,降低企業資金挪用、侵占風險,并通過強化預算執行來提升企業預算管理效率。
強化企業預算信息化管理 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不僅需要對財務管理實現信息化管理,更需要將預算管理與信息化結合,提高預算管理效率與質量。要為全面預算管理搭建綜合性信息化平臺,將會計核算、資產管理、預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諸多內容同信息化相結合,利用互聯網及共享平臺實現業務數據的內部傳遞。企業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同時預算信息化建設要和企業整體信息化體系相融合,發揮最大的運行效率。企業要通過軟件將業務系統與共享平臺實現端口對接,打破企業信息壁壘,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準確、完整的數據支持。例如,企業可開發、使用智慧財務一體化管理系統,將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智慧聯控、數據共享與決策支持同一體化管理系統相結合。
作者單位:山西焦煤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