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經濟模式深刻地改變著各國的經濟結構,同時對國內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事業單位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提供者,其財務管理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新經濟模式背景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機遇
資金來源多元化 在新經濟模式下,我國與國際合作項目逐漸增加,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資金獲取渠道。一方面,政府加強了對涉及到新經濟的相關事業單位的財政投入,以推動其進行國際交流、科研合作等項目。另一方面,事業單位還有機會吸引國際組織、外國政府及企業的資金投入。如一些科研事業單位與國際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科研項目,得到國際組織的科研資助。資金來源的多樣化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有利于其開展更多創新項目,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業務拓展與創新機遇 新經濟為事業單位業務拓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教育領域,我國高等院校可以和各國高校開展聯合辦學、學生交換項目,擴寬人才培養渠道,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在文化方面,文化事業單位可以通過開展文化展覽、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此同時吸收借鑒各國的文化精華,豐富文化產品與服務形式。這種業務拓展與創新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帶來更多的突破口,從而提升財務資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國際交流與合作帶來先進管理經驗 在新經濟帶動下,我國事業單位在與國際同行業的交流合作中有機會接觸與學習國際領先的財務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比如,學習國外先進的預算編制方法,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精確性;借鑒國際通行的成本核算方法,加強成本管控,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引進國際領先的風險管理理念和工具,不斷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合理防范財務風險。
新經濟背景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財務風險增加 在新經濟背景下,事業單位業務向國際化方向拓展,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日益繁雜。首先是匯率風險。由于涉及境外業務,匯率波動會對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和收入產生影響。比如,在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中,以美元結算科研費,若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兌換成人民幣后的經費減少,可能影響項目的順利開展。其次是信用風險,與國際組織、外國企業合作時有可能面臨另一方對方信用不佳、違約等風險。除此之外,還存在政治風險,所合作國家的政治局勢不穩定、政策法規變化等都會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財務管理復雜性提高 新經濟背景下事業單位涉及合作項目的財務管理復雜性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國際合作項目通常涉及多個國家或地區,不同國家的會計準則、稅收政策、法律法規有所差異,這增加了財務核算和合規管理的難度。比如,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應該按照不同國家的會計準則作出調整,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國際項目的資金管理涉及到跨境資金流動,需要遵守各個國家的外匯管理規定,資金的收付、匯兌等各個環節更加復雜。與此同時,因為國際合作項目的時間較長,涉及多個環節的資金投入和收益分配,財務管理必須更加精細和全面,對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新經濟對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傳統財會人員一般只了解國內財務法規和業務流程,但在新經濟背景下,財會人員不但必須掌握過硬的財務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他們需要了解國際會計準則、國際稅收政策、外匯管理規定等,以處理復雜的國際財務業務。與此同時,財務人員還要具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以便于與國外合作機構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協作。但是,目前許多事業單位的財會人員缺少對國際財務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實踐經驗,無法適應新經濟背景下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
新經濟背景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創新策略
加強財務風險管理 事業單位應高度關注匯率波動情況,合理選擇結算貨幣、運用金融衍生工具等方式減少匯率風險。比如,在簽訂國際合作項目合同后,應盡量選擇匯率較為穩定的貨幣作為結算貨幣;針對金額較大、時限比較長的項目,可以考慮應用遠期外匯合約、外匯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開展套期保值,鎖定匯率波動風險。在和國際合作伙伴開展業務前,要全面進行信用調查,評估對方的資信情況,建立和完善信用評估體系,對合伙人的財務狀況、商業信譽、歷史合作記錄等進行綜合分析。在合同簽署時,要明確合同的違約責任和賠償條款,減少信用風險。與此同時,要強化對合作過程中的信用監控,及時發現和解決隱性的信用問題。要強化對合作國家政治局勢、政策法規的研究和分析,創建政冶風險預警機制。在項目決策階段,要綜合考慮政冶風險因素,制定合理的風險應對措施。
優化財務管理流程 要組織財會人員系統學習國際會計準則、國際稅收政策、外匯管理規定等國際財務知識,定期邀請專家培訓及專題講座,提升財會人員對國際財務業務的理解和處理能力。與此同時,激勵財會人員參加有關國際財務管理的從業資格考試,提高專業水平。要依據國際會計準則和相關財務法規,融合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建立和完善業務財務核算體系,明確與國際合作項目的收入、成本、費用的核算方法和標準,標準化財務報表編制流程,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要強化和審計機構的合作,定期對相關業務財務狀況進行審計,提升財務信息的可信度。要不斷完善跨境資金管理制度,明確跨境資金的收付、匯兌、使用等各個環節的操作流程和審批權。要強化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協作,利用先進的跨境資金管理工具與平臺,提高資金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與此同時,嚴格遵守各國的外匯管理規定,保證跨境資金流動的合規性。
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要制定系統培訓的方案,對財務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國際會計準則解讀、稅收籌劃、外匯風險管理、財務專業外語聽說讀寫訓練、跨文化商務禮儀等,從而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為了滿足新經濟背景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事業單位應適當引入具有國際財務管理經驗、熟悉國際業務的高端人才。這些人才可以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方法,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注入新鮮血液。與此同時,要為財務人員提供參加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的機會,讓他們結合實際吸取經驗,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會計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