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發布了《2024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該公報顯示,2024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涉老年人詐騙、盜竊、搶奪案件20.5萬起。相關數據也顯示針對老年人的金融騙局正日益“高端化”“精準化”。
這些騙局常偽裝成“國家扶貧”“數字貨幣”或“養老銀行”等項目,通過互聯網算法精準推送給老年用戶群體,靶向狙擊老年人渴望社會價值認同、為子女分憂及填補情感空缺的心理軟肋。
更棘手的是,受害老人往往教育背景良好、自認認知水平高,堅信自己未被騙,甚至強烈抵觸外界干預,趕走上門宣傳反詐的民警……
當理性溝通碰壁,子女如何有效幫助深陷“認知繭房”的父母?
當“為你好”撞上“高端局”,這不僅僅是一場戳破騙局、保衛錢包的賽跑,更是一次幫助父母走出受騙陰霾的心靈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