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周芷瑩握著媽媽的手顫抖著查詢高考志愿狀態——復旦大學,擬錄取。一家人相擁而泣。這個學霸女孩還有另一個身份,《小戲骨:白蛇傳》中的許仙。
從童星到名校上岸,她身后始終站著默默支持的媽媽,用“腳手架式養育”為女兒搭建起成長的階梯,助力女兒綻放光芒——
反串經典:聚光燈下的童年
2007年3月,周芷瑩出生在湖南長沙,可愛乖巧的她成為家里的“團寵”。為了全心陪伴女兒成長,媽媽劉曉萍果斷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全心撲在女兒身上。
劉曉萍照顧女兒雖然無微不至,卻從不罔顧孩子的意愿。芷瑩3歲喜歡古箏,4歲喜歡舞蹈,凡是女兒喜歡的,劉曉萍從來不會打壓和拒絕,主打一個“喜歡就學”。
芷瑩5歲的時候,全家一起到海邊旅游沖浪,劉曉萍在女兒穿透海浪的尖叫聲里發現了她嗓音的天賦。在確認女兒對唱歌充滿興趣后,劉曉萍帶著她穿梭于長沙的音樂教室,進行系統的學習。
周芷瑩上課時,劉曉萍也會在教室里一起聽課,從發聲練習到舞臺臺風,每一個細節都親自把控。很快,頗有天賦的周芷瑩開始嶄露頭角,在各種比賽上屢獲佳績。
面對榮譽和掌聲,劉曉萍希望女兒保持一顆“平常心”。可是,在得知女兒被選上參演《中國夢》MV時,一向松弛的劉曉萍卻緊張了起來。周芷瑩錄制的時候,劉曉萍全程守候,女兒偶爾唱錯的音符、不夠到位的動作,都讓她的心提到嗓子眼,直到導演喊“收工”,劉曉萍才靠在墻邊抹去眼角的濕潤。
周芷瑩的歌越唱越好,在老師的推薦下,她開始去本地的一些劇組試唱主題曲。有一次,在《劉三姐》劇組,試唱之后的周芷瑩看到劇中有個反派角色,非常想挑戰一下,導演破例給了她一次機會。劉曉萍馬上帶著女兒分析角色,怕芷瑩不理解,又用繪本故事幫她理解人物心態。順利試鏡后,雖然沒有獲得此角色,但在周芷瑩的心里開出了一朵演戲的花。
2016年,湖南臺要拍《小戲骨:白蛇傳》,公開海選小演員,作為歌手進組的周芷瑩被許仙的角色深深吸引,跟導演溝通后,周芷瑩換上戲服試了戲。
許仙一角競爭者頗多,周芷瑩憑借眉宇間的英氣和少年感進入二選一的終局,對手是一個帥氣的小男孩。周芷瑩很忐忑,劉曉萍看出了她的緊張,握著她的手說:“選不上不要氣餒,選上了也不要驕傲,這就是一次經歷。”
媽媽的話如同定心丸,周芷瑩放下了包袱,第二天試鏡時,臨場加入了葉童式的挑眉,眼神里帶著書生氣和對愛情的憧憬。這種幾乎復刻原版的反串,讓監視器后的導演一拍大腿:“就是她了!”
第一次拍戲,周芷瑩很重視,每天早起練習身段,對著鏡子練習“含情脈脈”的眼神;表達跟白娘子分離的時候,她會想一些難過的事情代入情緒;在表演不到位的時候,她甚至還會主動要求導演打手板懲戒自己。
女兒的認真刻苦,劉曉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卻什么都沒有說,只是默默地給女兒準備消暑的綠豆湯。在媽媽的陪伴和鼓勵下,周芷瑩順利完成了拍攝。
10月,《小戲骨:白蛇傳》在湖南臺播出,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看完。片尾曲響起時,劉曉萍回想拍戲的日子,感慨萬分。因為制作精良,《小戲骨:白蛇傳》一經播出便爆火,作為主角之一的周芷瑩也變得小有名氣。
多面媽媽:是鎧甲也是軟肋
很快,各種邀約紛至沓來。周芷瑩在《七仙女》中飾演俏皮的小紫,參加《向上吧詩詞》與蒙曼老師對詩,登上央視舞臺與張碧晨合唱……劉曉萍始終如影隨形,照顧女兒的同時,成了一個擔任經紀人、司機、心理輔導師、營養師等多角色的全能媽媽。
在周芷瑩的印象里,媽媽堅強又溫柔。有一次,11歲的周芷瑩參加一檔萌娃節目,導演組安排她跟幾個五六歲的孩子一組。6歲的年齡差讓她手足無措,導演卻當眾斥責她:“你怎么就融入不進去?”委屈的周芷瑩在電話里跟媽媽說了這件事,轉頭劉曉萍就給導演打電話:“我女兒不是道具,她需要被尊重。”面對導演的推諉,劉曉萍寸步不讓:“如果節目組不能提供公平的環境,我們只能退出。”
最終,節目組妥協。媽媽擋在身前為自己爭取權益的樣子,讓周芷瑩內心充滿了底氣。她明白,自己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堅強后盾,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媽媽都會為她保駕護航。
然而,堅強的媽媽也有脆弱的一面。周芷瑩有一次去北京參加節目錄制,登臺前夜,她在房間不慎跌倒,額角撞到電視柜上鮮血淋漓,被緊急送往醫院。等她康復后,媽媽的朋友告訴她:“小瑩,你這一跤把你媽媽嚇壞了。把你送進來后,她就因為暈血倒在走廊上,醒過來就一直在哭。”
聽到這些話,周芷瑩看著媽媽憔悴的面容,心中滿是心疼與自責。原來,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媽媽承受了如此多的擔憂和恐懼。
劉曉萍還是一個不掃興的媽媽。周芷瑩一時心血來潮開了直播,劉曉萍知道后并沒有責備她,而是悄悄到女兒的直播間潛水。看到女兒直播間熱度不高,她還默默刷了幾個禮物。這份理解與支持,讓周芷瑩感受到了滿滿的愛與包容,讓她能夠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保持那份純真與快樂。
隨著周芷瑩的名氣越來越大,各種是非也隨之而來。網絡上出現了對她的惡評,親戚也議論紛紛。
家族聚會時,總有人說“這么小的孩子不上學,整天東奔西跑”“現在火,將來不一定什么樣”之類的閑言碎語,就連爺爺奶奶也頗有微詞,認為是“不務正業”。
面對這些不和諧的聲音,劉曉萍選擇充耳不聞,但她擔心女兒聽到后會難過,便減少了親戚間的往來。她用自己的方式,為女兒屏蔽了外界的噪聲,讓女兒能夠專注于自己的學習和事業,不受外界負面言論的干擾。周芷瑩也很懂事,在繁忙的通告之余,從沒有放松過自己的學習進度。
升入初中后,因外表出色,臺風穩健,周芷瑩多次參加學校的大型活動。這卻引發了同學們的猜疑,有人說她“有背景”“有后臺”。面對這些質疑,周芷瑩沒有自證,而是默默拿起了書本,用努力學習來回應。
在媽媽的悉心監督和自己的自律努力下,周芷瑩的成績一直穩居班級前五,多次登上學校光榮榜,用優異的成績將所有的質疑統統擊碎。
隨著時間的推移,爺爺奶奶也對劉曉萍的養育方式有了改觀。
養女如花:松弛感成就學霸
經過三年的努力,周芷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然而,擺在她面前的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一邊是蒸蒸日上的演藝事業,一邊是競爭激烈的高考戰場。
劉曉萍沒有替女兒做決定,而是引導女兒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她推心置腹地和女兒聊天,聽到女兒說有學新聞的想法,劉曉萍指著電腦上的復旦校園說:“你看,這里有自由的學術氛圍,也有廣闊的舞臺。”
周芷瑩被復旦新聞學院的魅力吸引,但要考上這所學校何其艱難,而且完全放下熱愛的演藝事業三年,等到再想回來也非易事。
晚上,周芷瑩睡不著,從小到大參加活動的場景如走馬燈一樣在腦海里掠過……輾轉反側了大半夜,她看清了自己的內心:全力以赴考大學,讀更多的書,看更大的世界,等有一天再站在鏡頭前,能比現在更懂角色心里的光。
決心暫別熒屏后,周芷瑩全身心地投入高考備考中。為了能更好地陪伴女兒,劉曉萍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做起了“陪讀媽媽”。
高中課業繁重枯燥,升學的壓力如同一座大山,壓在每一個學生的肩上,周芷瑩也不例外。此時的劉曉萍,雖然在學習上已無法給予女兒太多具體的幫助,但她用另一種方式傳遞著對女兒的關懷。每天清晨一碗熱粥,晚上一杯熱牛奶,看似簡單的食物,卻飽含著媽媽濃濃的愛與溫暖,成了周芷瑩學習路上最貼心的慰藉。
周芷瑩對媽媽的付出心懷感恩,她深知媽媽為了自己放棄了很多。因為陪讀,劉曉萍減少了走親訪友,面對家人的抱怨,她也只能默默承受。
有一次,家族有一個重要的宴會,爸爸希望女兒可以回來參加,當時正值學校有一場重要考試,劉曉萍怕女兒分心,拒絕了他的請求。這引發了夫妻倆的激烈爭吵。
放下電話后,劉曉萍又生氣又難過。這時,周芷瑩輕輕敲響了媽媽的房門,端著一杯熱牛奶走到媽媽身邊,溫柔地說:“媽,別想那么多,把心放寬一點,爸爸也不是真的跟你生氣。”女兒貼心的舉動,讓劉曉萍倍感欣慰,也讓她覺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隨著高考的日益臨近,周芷瑩的壓力越來越大,有時甚至會感到喘不過氣來。劉曉萍敏銳地察覺到了女兒的反常,除了日常的開導外,在女兒18歲成人禮上,她還特意給女兒寫了一段話:“有時候,我們曾經做出的最困難的決定,卻最終成為我們做過的最漂亮的事情;有時候,我們曾以為最艱難的人生境遇,卻最終成為我們活得最漂亮的時光!”
這段話猶如一束光,照亮了周芷瑩內心深處的迷茫,讓她開始重新思考壓力和困難。從那以后,她依然自律刻苦,認真默寫單詞,仔細計算題目,但心態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對結果患得患失,而是更加享受努力的過程,變得更加從容自信。
高考之前,周芷瑩給媽媽寫了一封信:“從今以后,我也要獨立起來,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了。希望以后,你可以為自己而活,去追求你喜歡的事情,和同頻的人相處,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這樣的一生就是有意義的。”
看著女兒飽含關懷的文字,劉曉萍知道,女兒真的長大了。
1000多個日夜轉瞬即逝,周芷瑩自信滿滿地走進高考考場。無論結果如何,她都覺得自己沒有辜負這三年的努力,也沒有辜負媽媽一路以來的陪伴。
收到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周芷瑩在社交媒體分享了一段文字:“曾經有人問我,暫別舞臺會不會遺憾?但我想說,人生不是單選題。感謝媽媽,用愛為我筑起夢想的城堡;感謝那個永不言棄的自己,讓我在熱愛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編輯/李雪蓮
382321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