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勇敢,不是背上行囊走出家門,而是在柔軟的心里,放下一切戒備,真誠信任。過往如煙,卻又變得深沉些。人們常常背負著記憶的重擔,踽踽獨行于人生道上,竟至于忘卻了前路尚遠。我曾見過一個中年人,每日傍晚必至舊居徘徊。那宅子早已易主,新漆的門窗在夕陽下閃著陌生的光,他卻仍固執(zhí)地站在對街,目光穿透磚墻,凝視著某個不復存在的角落。問他為何如此,他只道:\"那里有我半生的記憶。“記憶誠然可貴,但若成了枷鎖,便顯出幾分可悲來。他的眼睛始終向后看,身子便不由自主地佝僂了,竟像是被無形的重物壓彎了脊梁。又有一位婦人,三十年如一日地穿著少女時的衣裳。那衣裳早已不合時宜,顏色褪盡,線腳松散,她卻執(zhí)意要穿,說是唯有如此才能留住青春。殊不知,時光如水,強留不得。她的固執(zhí)非但未能留住過往,反而使當下變得滑稽可笑。路人側(cè)目而視,她卻渾然不覺,沉溺在自己編織的幻夢中。記憶本是上天賜予的恩物,使人得以在時間長河中錨定自我。然則物極必反,過分執(zhí)著于過往,便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那些不能放下的,終將成為負擔;那些不忍割舍的,遲早化為枷鎖。人生一場,猶如旅人跋涉,行季固然要帶,但若將路上撿拾的每一塊石頭都裝人行囊,終有一日會不堪重負。智者知道適時放下,方能輕裝前行。過往已逝,未來可期。放下不是遺忘,而是為了更從容地擁抱當下。人生不僅贏在獲取,還能贏在放下。放下一粒種子,收獲一棵大樹;放下一處煩惱,收獲一個驚喜;放下一種偏見,收獲一種幸福;放下一種執(zhí)著,收獲一種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