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5)24-0124-03

襄陽市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與“中國書畫名城”,擁有著米芾書畫、龍鳳書、泥板壁畫等獨特的藝術資源,但其面臨保存困難、傳播受限及與年輕群體斷層等挑戰。文化數字化技術的興起為襄陽的文化遺產提供了新機遇,數字化保存高清作品,突破時空限制;而且,虛擬現實沉浸式交互特性可創新性的展示形式,易吸引年輕受眾,并通過虛擬展覽、數字藏品等模式拓展商業價值。
在探索數字化轉化路徑過程中,將襄陽書畫的視覺元素與數字化設計相結合,構建具有高識別度的區域文化IP系統。此舉不僅可保護傳統藝術精髓,更可將數字化賦能文旅融合,強化襄陽“書畫名城”的城市形象,推動文化傳承及區域經濟發展。方法論上采用文獻分析與扎根理論,力求為文化數字化戰略提供實踐參考,實現“數字虛擬促進實體文化發展”的目標。
一、數字化轉化的概念和現狀
數字化轉化是指將傳統的書畫藝術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進行轉化和創新的過程。它包括將傳統書畫作品數字化、數字展覽、數字藝術創作等多個方面,旨在將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擴大傳統藝術的傳播范圍,豐富觀眾的藝術體驗,并為藝術家提供新的創作方式與平臺。
在傳統書畫領域,數字化轉化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許多傳統書畫作品已經被數字化存儲和展示,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實現藝術品的在線瀏覽和資訊查詢,為觀眾提供了更豐富的藝術體驗。
數字化轉化在傳統書畫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首先,通過數字化技術,傳統書畫作品可以被高精度地數字化和保存,以便作為電子文件進行交流和傳播。這使得傳統書畫作品的保護和傳承變得更加方便。其次,數字化轉化還使得傳統書畫的創作變得更加靈活和多樣化。藝術家可以使用電子繪畫軟件和數字繪圖板來創作作品,同時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對作品進行編輯和修改。這為藝術家提供了更多的實驗空間和創作可能性。另外,數字化轉化還為傳統書畫作品的展示和推廣提供了新的方式。例如,通過建立書畫藝術網站和在線藝術平臺,可以將作品更廣泛地呈現給觀眾,無視地域限制。同時,數字化轉化也為傳統書畫作品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合提供了機會,如與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的結合。比如,2022年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引入了眾多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創造了如詩如畫的舞臺效果,首登春晚舞臺,該作品以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為靈感創作,以舞蹈為語匯,讓青綠山水“活了起來”,其不失幽雅古韻,把千里江山圖用一種至美的形態展現在我們面前。
二、數字化技術視域下的傳統書畫藝術
(一)數字化技術與傳統書畫藝術相結合的幾種方式
數字化技術可以為藝術家提供創作工具,使他們能夠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創作,并將其作品數字化。這為當代藝術家提供了全新的創作方式和媒介,可以拓展他們的創作想象力和表達手段。
數字化技術可以提供一個數字藝術市場,在這里藝術家可以將自己的作品以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展示和銷售。這樣一來,傳統書畫藝術作品的展現形式、作品延展形式與銷售范圍將不再局限于地理位置,同時也為收藏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和便利。
通過虛擬現實的互動功能,觀眾可以與藝術作品進行互動,如改變顏色、形狀或者添加特效等。這種互動體驗可以為傳統書畫藝術增添一種新的維度,讓觀眾能夠參與到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
(二)優秀傳統書畫藝術數字化轉化的潛力
就與數字化技術的結合而言,傳統書畫的數字化轉化為其融入虛擬現實平臺提供了可能,因其可提供更加身臨其境的藝術體驗。通過將數字化轉化后的傳統書畫作品以虛擬的形式展示在其中,觀眾可以通過虛擬現實設備感受到更加真實的藝術體驗。
同時,數字化技術還可以提供與傳統書畫作品有關的社交和交互功能。觀眾可以在其中與其他藝術愛好者交流、分享觀點,并參與到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這為傳統書畫領域帶來了更多的參與及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化為傳統書畫藝術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館藏的傳統書畫藝術與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都可以通過數字展覽、虛擬藝術品銷售等方式,將作品與全世界的潛在觀眾連接起來,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藝術品得到更廣泛的認可和市場。
數字化轉化在傳統書畫領域的應用為保護、傳承、創作和推廣傳統書畫作品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機會。同時,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也為傳統書畫作品帶來了全新的展示和互動方式,有著巨大的潛力,為傳統書畫藝術提供了更廣闊的展示和交流平臺。藝術家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觀眾在虛擬空間中親身體驗藝術作品,增加了參與感和沉浸感[1]
三、襄陽優秀傳統書畫的數字化轉化策略
(一)研究襄陽地區優秀傳統書畫的特點
襄陽書畫的發展脈絡、流派特征及核心技法,如米氏山水、龍鳳書等,展現了其獨特的地域性藝術風貌。襄陽的地域文化,如楚漢與三國文化,對書畫的主題和審美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形成了自然淡泊的藝術特點。代表性的藝術家如米芾、劉庸之的創作風格與藝術成就,可被提煉為數字化轉化的視覺符號。這些特點為數字展覽主題設計和創作工具開發提供了文化依據,幫助藝術家融合傳統技法與數字媒介,創作出符合現代審美的古今融合作品,強化“襄陽書畫”的地域性標識,助力數字IP的開發。
(二)襄陽優秀傳統書畫數字化轉化的合理性與可操作性
書畫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價值不言而喻。襄陽優秀傳統書畫通過數字化轉化,可以有效地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其在數字化平臺中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數字化轉化后的襄陽優秀傳統書畫資源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傳播和分享,使更多人能夠方便地接觸到這些藝術作品,從而提高資源的可獲取性和可利用性。在網絡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可以共同欣賞和研究襄陽優秀傳統書畫作品,有利于助推襄陽在新時代的發展機遇中穩步前行,也有助于促進跨文化交流和藝術創新。數字化轉化后的書畫資源可以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如在線展覽、數字收藏品等,從而拓展書畫市場。政府和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推動文化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這一舉動為襄陽優秀傳統書畫資源數字化轉化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2]
(三)對襄陽優秀傳統書畫的數字化轉化步驟與策略
首先,應對襄陽優秀傳統書畫作品進行數字化存檔,包括高清掃描或攝影記錄。這可以確保原作的保護,并提供便捷的數字檔案進行展示和傳播。其次,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和平臺,創建襄陽傳統書畫的虛擬展覽。觀眾可以通過虛擬現實頭盔或在電腦上進行虛擬游覽,欣賞到藝術品的細節并體驗類似于真實展覽的感受。再次,應建立在線藝術平臺或網站,展示和銷售襄陽傳統與當代優秀書畫作品。通過在線展示和銷售平臺,不僅能擴大作品的受眾范圍,還能便利交易和收藏者的互動。平臺應提供高清圖像、詳細描述和藝術家背景信息等。此外,為襄陽傳統書畫當代藝術家提供數字化創作工具和平臺,如數字繪畫軟件和平板電腦等。這將幫助當代藝術家在數字化創作中更加自由和靈活,同時為新一代書畫愛好者提供了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最后,可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宣傳和推廣襄陽傳統書畫藝術。通過定期發布相關類型藝術家作品、藝術講解和藝術活動等內容,吸引更多關注和參與。
四、襄陽優秀傳統書畫數字化轉化可能會遇到的挑戰與前景
(一)轉化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困難
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襄陽優秀傳統書畫數字化轉化過程中也不外乎會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數字化轉化需要依靠先進的技術手段,如高像素掃描儀、數字攝影、圖像處理軟件等。然而,傳統書畫作品往往具有細膩的紋理和色彩,并且有許多細微的細節,這要求數字化的過程能夠準確地捕捉到這些細節,并保持原作品的質感和藝術效果3]
數字化轉化后的書畫作品容易被未經授權的人或機構濫用或盜用。因此,確保數字化作品的版權保護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國家出臺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手段,以保護所傳承作品與當代藝術家的權益。
傳統書畫藝術的宣傳推廣是數字化轉化的重要環節。然而,由于傳統書畫藝術的市場和觀眾群體較為狹窄,如何吸引更多的觀眾和市場參與是一個挑戰。需要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等平臺,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推廣活動,提高傳統書畫藝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4]。
數字化轉化可能導致傳統書畫藝術的一些傳統工藝和技術逐漸失傳。數字化轉化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何保護和傳承傳統書畫藝術的技術、工藝和文化內涵,以確保藝術傳統的延續。
面對以上挑戰和困難,需要政府、藝術界、科技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加強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動傳統書畫藝術的數字化轉化進程。同時,還需要加強文化教育,提高公眾對傳統書畫藝術的認識和欣賞水平,推動藝術市場的發展和壯大。
(二)影響與發展前景
數字化轉化對襄陽優秀傳統書畫藝術的未來影響和發展前景是積極且充滿希望的,同時對襄陽經濟的發展也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首先,數字化轉化可以讓更多襄陽居民認識到當地書畫藝術文化的魅力,從而間接增強城市的凝聚力。這不僅有利于在襄陽本地推廣傳統書畫藝術,還能將其影響力擴展到周邊城市、全國乃至全球。這種傳播方式有助于人們更好地了解與理解襄陽的地域文化,弘揚襄陽的文化傳統,提升襄陽的城市文化品位。通過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的傳播,更多人可以了解、欣賞和學習襄陽的傳統書畫藝術,塑造襄陽的對外形象,體現城市的個性、魅力和美譽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響力。
其次,數字化轉化為藝術家和觀賞者提供了更多的創作工具和技術手段。通過數字化技術,藝術家可以創作出更加獨特和創新的作品,拓寬傳統書畫藝術的表現形式和風格。數字化轉化還使觀眾能夠與傳統書畫藝術進行更加直接和互動的參與。觀眾可以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與藝術作品互動,增強觀賞體驗和參與感,接觸到更多更新穎的藝術形式,提升自己的欣賞水平。
此外,數字化轉化既能夠保護傳統書畫藝術的文化傳統,同時也能夠為其注入新的活力。通過數字化技術,可以將傳統書畫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和創意產業結合,創造出更多多元化和跨界的藝術形式。
通過對襄陽傳統優秀書畫藝術的數字化轉化,可以帶動其他類型藝術產業的發展,利用當前數字領域的新形態推動襄陽城市文化旅游產業與政治經濟的共同發展,助推襄陽都市圈的打造,帶動周邊產業鏈發展[5]
五、結束語
優秀傳統文化的數字化轉化可以通過沉浸式展覽打破地域限制,提供書畫觀賞與學習平臺,能夠支持藝術家融合傳統技法與數字藝術,拓展表現形式,利用虛擬現實的交互功能促進藝術家與公眾的實時交流合作,還可以依托區塊鏈技術實現書畫數字藏品的認證與流通。
將文化數字化上升至國家數字資產戰略層面,通過打造“襄陽書畫IP”可以實現三重目標。文化層面上,可以創新技術活化傳統藝術,降低受眾的參與門檻;經濟層面上,開辟數字展覽、虛擬藏品等新型文化消費場景;傳播層面上,強化襄陽市“中國書法名城”的城市形象,推動其文旅融合發展。
未來,仍需持續探索技術適配性與文化本真性的平衡,使數字化真正成為傳統書畫傳承創新的可持續動力。但是,這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實踐,以不斷推動傳統藝術的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釗,王歡.中國文旅上市企業關聯交易網絡的空間結構及節點角色演化[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51(06):111-122.
[2]黃宗賢.當代藝術的形態轉向與美學的方位[J].中國文藝評論,2023,(09):15-25+125.
[3]侯悅(PhoebeHou).元宇宙概念下的數字藏品趨勢研究[D].東華大學,2023.
[4]惲彩鋒,熊忠輝.形態再造:媒介轉型驅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生產[J].傳媒觀察,2023,(08):36-42.
[5]解學芳,高嘉琪.數字文化強國背景下的中國式文化元宇宙[J].東南學術,2023,(04):12-24.
(責任編輯:胡軼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