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爺爺說,從小我就是一個小書迷。在我一兩歲的時候,只要一哭,大人們就給我一本布書。一看到布書,我就好像老鼠進了米缸,即使看了好久都感覺只看了一會兒。要是大人一拿走布書,我又開始大哭,大人只好還給我。直到困得實在不行了,我才依依不舍地放下布書。
上幼兒園時,我認字了,并愛上了有字的書。在去幼兒園的路上,我看到車內車外有好多字,就對爺爺說:“我們來認字吧。”爺爺就在公交車上考我,車內車外廣告牌上的好些字我都能認出來,贏得了車上的乘客贊許的目光。在幼兒園自由活動的時候,別人玩玩具,我就去圖書角看書。記得上“小小班”時,老師夸我:“樂樂將來一定是個學霸!”回到家里更是如此。記得有一個晚上,我拿了二十幾本書放在床頭,一直在看,直到大人叫我睡覺,我才放下。每次回老家,我也要拿上好多本書。當時,我的小行李箱里只裝了一兩個玩具,其它的地方都被書占據了。
現在我上小學,更喜歡書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馬伯庸的《風起隴西》。我除了上學、做作業,其余時間就是看書,那簡直看得天昏地暗,睡覺時還意猶未盡。于是,我經常在爸爸媽媽離開我的房間后,偷偷地打開臺燈,把書拿出來看。有一天,等我看完一個章節時,突然聽到媽媽走樓梯的聲音,我趕緊把臺燈關掉,把書放到枕頭底下裝睡。我迷迷糊糊地做了個夢,夢里的情節全是書里的內容。我感覺就像戴著VR眼鏡一樣來到三國時期,戰爭正酣時,突然聽到媽媽在喊:“張樂其,快點起床!興趣班要來不及啦!”我睜眼看了看鬧鐘,已經是早上八點半了。這都怪昨晚看書看到半夜才睡過頭的,但我不敢跟媽媽說。
因為我喜歡看書,媽媽就給我買了好多書,比如說《丁丁歷險記》《福爾摩斯》《哈利·波特》及中國四大名著等。我房間的床上、柜子里、桌子上,甚至地上都是書,我的房間變成了書的世界。
(指導教師:潘燕)
喝彩:小作者的文字自帶呼吸感,啃書時光的每個截面都躍然紙上。從布書到馬伯庸小說的閱讀進階暗藏時間線,深夜偷讀的“關燈、藏書、裝睡”三部曲尤其傳神,連夢境都浸透了文字汁液。在小作者紙質書堆砌的成長軌跡里,藏著一顆被故事喂養得發亮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