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和我們一樣是活的,只是活的方式不同,非常不同。
作為自我封閉又有些神經緊繃的動物,我們盡量避免被浸沒,但樹相反,它沉浸其中、舒展、漂浮,它身上還保留著一點海藻的特性,隨著海浪擺動。而我們卻把自己封閉在體內的五十升水里,它是古老海洋的一部分,承載著我們誕生地的記憶,記錄著我們的過去,我們無論走到哪里都帶著它們。因此,我們更像是戴著玻璃面罩、穿著橡膠衣的潛水員,用增壓瓶攜帶我們所需的氧氣。我們被密封在里面,因為動物生性多疑。
樹盡情舒展,投身自然,浸潤其間,天生對環境充滿信任;它交錯、纏繞、分叉,為了更好地和陽光與濕氣融合在一起。它沐浴著空氣和水汽,身上的每一寸“肌膚”都與之接觸。樹是一個面,就像折紙,折疊后的面最終會占有一定的體積。它也是一個交換面,一個不斷生長的面。它對周遭環境非常敏感,對發生在它身上的一切都會做出反應,一切在它身上都會留下痕跡。就這樣完全地擁抱世界,這賦予它無限的生命,在我們這些囿于小小軀殼和短暫生命中的動物看來,這是一種永恒的生命。
“生命是什么?”
“是漂浮,是浸潤,是光線;是大海追逐太陽;是永恒?!边@是樹的答案。
(摘自東方出版中心《與樹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