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趙溍所著小說《養漫筆》中提到:浙江紹興一位國子監官員在年少時,長期咳嗽成疾,痛苦不堪,嘗試了多種方藥均不奏效。經高人指點,取桑樹上朝南生長的柔嫩枝條一束,每根枝條均折成3厘米長的小段,置鍋中,加水五碗,煎成一碗湯藥,盛裝在瓦制容器中,口渴即代水飲下,連續服用1個月,竟然藥到病除。李時珍還收載宋代名醫許叔微在《本事方》中記載的一個治療風熱臂痛的附方和他自己服用的親身體會:許叔微曾患臂痛,自己給自己辨證施治,用了很多方藥皆沒有療效,后來得到一個小驗方:用桑枝5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一日內服完,連服幾天,臂痛就痊愈了。
桑樹為桑科植物,其葉常用于養蠶,而枝條則具有藥用價值。桑枝作為中藥材,主要取自桑樹的嫩枝或一年生枝條。桑枝煎湯入藥,取其通利關節的功效,能祛除風寒濕邪導致的疼痛。此外,桑樹中還有其他不同部位用于藥用的,如桑葉、桑葚、桑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