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我的腰!”近年來,這句話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久坐久站的年輕人在起身時也常發出這樣的痛苦吶喊,腰痛已經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腰一痛,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戴上護腰。這看似萬能的“護腰神器”,其實藏著不少學問。用對了是“雪中送炭”,用錯了可能“火上澆油”。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看看護腰到底該怎么選、怎么用,別讓它從“守護者”變成“麻煩制造者”,護腰會戴,腰痛不再!
先搞清楚: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它
護腰的腰圍可不是“全民百搭款”,先看看自己屬于哪類人:
1.適合佩戴者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急性疼痛期尤其需要)等患者。
◎腰椎術后需固定的恢復期患者。
◎因工作(久坐久站、搬運等)導致腰部酸痛,需臨時支撐者。
2.謹慎佩戴者
◎孕婦(避免壓迫腹部)。
◎皮膚敏感、出血性疾病或局部腫瘤患者。
◎腹直肌分離或未確診的慢性腰痛(需先就醫)患者。
挑護腰就像挑鞋:合適最重要
1.軟硬度:看病情選 “搭檔”
(1)軟硬雙支撐:急性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急性發作期(提供支撐不僵直)適用。
(2)硬支撐(醫用級):術后、骨折等需要絕對固定(必須選擇專業醫用款)的適用。
2.尺寸:量腰圍別靠“感覺”
(1)護腰上緣達肋骨下沿,下緣超過臀裂。
(2)松緊度以佩戴完成后能插入一根手指為準(并非越緊越好),過緊壓迫內臟,影響血液循環。此外,護腰不要直接接觸皮膚,應戴在背心或薄內衣外。
這三種錯誤,千萬別犯!
1.長期當腰帶拴著
有人把護腰當日常腰帶長期佩戴,結果是腰部肌肉萎縮變弱,腰部反而更易受傷。研究表明,約45%的患者長期佩戴護腰導致肌肉失用性萎縮(退變)。這簡直是花錢買了個“腰肌殺手”!
2.跟風買“網紅款”
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用發熱/艾灸護腰可能加重炎癥反應或致皮炎。產后女性錯誤地將護腰當束腹帶使用,可能導致子宮脫垂。市面上或藥店里常有五花八門的護腰產品,其材質、功能各異,容易與醫用護腰混淆,務必注意鑒別選擇。
3.尺寸錯得離譜
購買護腰前一定要看尺碼表,過大固定不住,過小壓迫內臟、影響血液循環,加重腰痛。
這樣戴才正確:時間和姿勢都有講究
1.佩戴時間(嚴格遵守)
急性期(劇痛):每天≤6小時,睡覺時必須摘。避免依賴。
恢復期(痛減):僅在久站、行走、負重時戴,日常少戴,每天2~3小時。
康復期(基本不痛):僅在高強度活動(如搬重物)時使用,平常不戴。
2.佩戴姿勢
站立佩戴:護腰上緣對齊肋骨下沿,下緣達骶尾處,對稱扣緊,松緊適宜。
臥位佩戴:側臥,將護腰平鋪貼緊腰背,緩慢翻身成仰臥,調整護腰上沿抵肋骨下緣、下緣達骶尾骨處,對稱扣緊,松緊適宜,嚴禁暴力塞入(1指或)模仿網絡束腰視頻。
正確搭檔:護腰+鍛煉,1+1gt;2
護腰只是“臨時保鏢”,想讓腰真正強壯,還得練核心!
1.平板支撐
注意事項:頭頸、軀干、臀部、腿部呈一條直線狀,切忌低頭、抬頭、塌腰或者臀部高于肩部。
2.變式飛燕訓練
注意事項:將枕頭墊于胸口處,將右上肢、頭頸部、胸背部及左下肢同時向后上抬離地面7~10厘米,膝關節伸直,感受腰背肌發力,換另一側完成一組動作。
3.上下肢伸展兩點跪位
注意事項:雙膝置于髖部下方,保持臀部水平,眼睛朝下看,將一側腿盡量向后方伸展,另一側手臂盡量向前方伸展,直至腿和手臂與地面平行,換另一側腿和手臂完成一組動作。
脊柱不要扭轉不要塌腰
4.仰臥直腿抬高
注意事項:雙腿自然伸直,一側腿抬高45°,禁止下肢抬得過高或過低。
穩定骨盆,腰不使力 45°
5.雙橋支撐訓練
注意事項:做此運動時需要收縮腹部和臀部肌肉,慢慢將臀部抬離地面,直至雙膝與雙肩之間呈一條直線狀。
收緊臀部肌肉,向上抬起
溫馨提示:所有的動作要量力而行,如有任何不適,請及時就醫。
最后特別提醒,護腰是把雙刃劍,用對了是“護腰小衛士”,用錯了是“腰肌破壞者”。選對人、挑對款、戴對時間,再配上鍛煉,才能讓腰真正“支棱起來”!
記住:沒有一勞永逸的神器,只有科學養護的智慧,你的腰值得更用心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