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螃蟹的季節(jié)。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會迫不及待地去市場挑選幾只肥美的螃蟹,回家大快朵頤。可挑選螃蟹也是個技術活,要是沒掌握好方法,很容易買到不新鮮或者空殼的螃蟹,那可就太影響心情了。到底如何挑選螃蟹?吃螃蟹又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如何挑選螃蟹?
1.看場所平臺
買螃蟹,一定要去正規(guī)的超市、菜市場,或者電商平臺的正規(guī)商家。因為不正規(guī)的平臺可能銷售死螃蟹、野生螃蟹或者一些來歷不明的螃蟹,這樣的螃蟹攜帶致病菌、重金屬、組胺等的風險會高很多。如果吃了不正規(guī)渠道的病蟹,很容易引發(fā)食源性疾病。
2.看鮮活度
買螃蟹一定要選活螃蟹,死螃蟹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吃起來口感卻是天壤之別,不鮮也不香,還有食品安全風險。因為螃蟹死后,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分解蟹肉,產生組胺等有害物質,大量食用后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判斷螃蟹是否鮮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看眼睛:用手輕輕觸碰螃蟹的眼睛,如果它的眼睛能迅速縮進眼窩里,說明這只螃蟹很鮮活;反之,如果眼睛反應遲鈍或者一動不動,那這只螃蟹可能就不太新鮮了。
◎看蟹爪:拿起螃蟹,輕輕拉扯它的蟹爪。鮮活的螃蟹蟹爪有力,會掙扎著往回縮;要是蟹爪軟綿綿的,沒有什么力氣,那這只螃蟹可能狀態(tài)不佳。
◎看翻身速度:把螃蟹肚皮朝上放在地上,能迅速用螯足彈轉翻回的,活力強,是好蟹;不能翻回的,活力差,盡量別選。
3.看外觀
◎看體色:優(yōu)質的大閘蟹通常是“青背白肚”。背部呈青黑色,有光澤,腹部潔白如玉,沒有黑斑。如果螃蟹背部顏色發(fā)暗,腹部有黑斑,可能是存放時間過長的,不建議購買。
◎看肚臍:母蟹的肚臍是圓形的,公蟹的肚臍是三角形的,喜歡吃蟹黃的就選母蟹,喜歡吃蟹膏的就選公蟹。
◎看腿部:螃蟹腿上的絨毛也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腿上絨毛多且堅硬的螃蟹,一般比較肥美;而腿上絨毛稀少、軟軟的螃蟹,可能就沒那么好吃。
4.看時令
民間有“九雌十雄”的說法,意思是農歷九月宜吃母蟹,十月宜吃公蟹。因為在這個時間段,雌蟹的蟹黃飽滿,雄蟹的蟹膏肥厚,是品嘗螃蟹的最佳時機。所以,如果想吃蟹黃,就盡量九月買雌蟹;如果想吃蟹膏,就十月買雄蟹。不過,現(xiàn)在人工養(yǎng)殖技術發(fā)達,有些螃蟹的上市時間也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大家在購買時還是要注意看看螃蟹肚臍的形狀。
吃蟹注意這4件事!
1.不要吃生螃蟹,盡量做熟吃
螃蟹生活在水中,身上可能攜帶各種細菌、寄生蟲,如肝吸蟲等。如果沒有徹底煮熟食用,這些有害物質就可能進入人體,導致疾病。一般來說,水開后將螃蟹放入鍋中,蒸15~20分鐘,具體時間可以根據(jù)螃蟹的大小適當調整。
2.死蟹千萬別吃,可能引起中毒
螃蟹死后,體內的組氨酸會分解為組胺。組胺是一種生物胺,在一定條件下會對人體產生毒性,積累在蟹內的組胺就算高溫燒煮后也難以消除,食用后會引起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而且即使蒸熟,組胺也無法破壞。因此,買蟹時一定要選活蟹,死蟹就不要買,更不要吃了。
3.適量吃
螃蟹好吃,尤其是蟹黃和蟹膏。不過,蟹黃和蟹膏的脂肪含量都比較高,最好不要多吃。如果有妊娠高血壓或者孕期體重增加過多,最好少吃蟹黃、蟹膏,一次吃一兩只就可以了。此外,吃的時候要去除蟹鰓、胃、腸、心等含有污泥、細菌等的部位。
4.高尿酸人群及痛風患者要少吃
螃蟹屬于高嘌呤食物,每100克螃蟹肉中含嘌呤147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嘌呤更高,達到180毫克。高尿酸人群及痛風患者要少吃螃蟹,尤其是蟹黃。痛風發(fā)作期盡量不要吃螃蟹,吃的時候也要避免喝酒,因為酒精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加重痛風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