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債券市場,是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1+4 \"策略中的重要一環。澳門特區政府《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明確將“培育壯大債券市場\"列為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業的重點工作方向。澳門具有“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獨特的國際地位,應當有志將澳門債券市場打造成東方“盧森堡”。
一、何以澳門債券市場發展還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近年來澳門債券市場快速發展。2018年8月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M0X)成立,2018年12月,澳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筆港元一級資本補充債券在MOX公開發行並上市,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分行首筆粵港澳大灣區澳門元債券在MOX上市,正式拉開了澳門債券市場發展的序幕。截至2025年4月30日,MOX發行上市債券總規模已達9092.53億澳門元。其中,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發行上市規模約3775.04億澳門元,綠色債券發行上市規模約1583.89億澳門元,盧森堡-澳門一站式債券上市規模約313.51億澳門元。然而,澳門債券市場的發展還沒有取得令人滿意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1)經濟結構單一
澳門產業結構長期以博彩業為主導,經濟結構單一,缺乏國際投資銀行、券商等專業服務機構。銀行業以傳統存貸業務為主,缺乏多元化金融生態。金融科技滲透率低,移動支付在澳門普及較晚。普通居民理財觀念保守,對股票、基金等現代金融工具接受度低,全社會普遍缺乏現代金融理念。
(2)金融法制滯後
目前澳門債券市場清算、結算和託管體系都還處於初步階段,缺乏完善的債券發行、交易和監管框架和成熟的信用評級機構,投資者難以準確評估債券風險,與香港、新加坡等國際債券市場相比,監管透明度和效率都有待提高。澳門現在還缺乏一部專門的證券法,用以規定債券的登記、發行、流通、結算、託管、信息披露,債券交易機構,債券服務機構,債券行業協會,債券監督機構和法律責任等。
(3)相關人才短缺
2023年香港金融業的就業人數近26.91萬人,佔整體工作人口 7.3% ,金融業產值約占本地生產總值 24.9% 。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5年第1季末澳門金融業的全職雇員共有8,484人,其中,銀行業7,193人,保險業821人,債券業從業人員較少。債券市場相關的金融、法律、會計等專業人才儲備不足,制約澳門債券市場的深度發展。
二、澳門債券市場有何優勢可與內地、香港錯位競爭並脫穎而出?
2024年香港港元債務工具發行同比增加 8.8% ,達10325億港元。在香港發行的離岸人民幣債務工具2024年同比增加 36.7% ,達10716億元,發行的G3(美元、歐羅、日圓)貨幣債券同比大幅上升 54% ,達808億美元。澳門債券市場雖規模較香港小,但憑藉獨特的政策優勢、區位角色和金融創新潛力,在特定領域可以具備差異化競爭力。
(1)“一國兩制”優勢
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澳門是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地區,實行自由貿易政策,跨境資金流動不實行外匯管制,稅制簡單,企業所得稅僅 12% 。這些都使得澳門更具資本帳戶開放優勢。
與內地相比,在債券市場發展和管理過程中,澳門特別行政區可以獨立自主決定債券市場的宏觀管理以及債券的登記、發行、流通、結算、託管等事項,開展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債券市場法律制度建設,可以自主推進澳門債券市場與內地、香港及國際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債券市場管理決策高效、規範、透明。
(2)聯繫歐陸優勢
與香港實行普通法制度不同,澳門實行歐陸法制度,有利於澳門債券市場吸引葡語系及歐盟投資者。尤其是澳門回歸以來,社會和諧政局穩定,與世界各國保持良好關係,特別有利於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高。
中央支持澳門發揮聯繫葡語系國家的經貿平臺作用。截至2024年底,總部設在澳門的中葡合作發展基金總規模已達10億美元,帶動中國與葡語國家產生50多億美元投資。澳門可以充分利用與這些國家的語言、歷史傳統關係,吸收更多國際投資者到澳門投資各類債券,促進澳門債券市場的發展。
(3)橫琴開發優勢
2021年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牌成立後,橫琴澳門一體化高水準開放新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區域獨有的“橫琴金融30條\"在全國首次提出構建資金電子圍網系統、在合作區探索允許澳門元作為小額支付使用、支持綠色金融發展、探索發展離岸金融服務等多項政策,正在逐步落實落細。
“澳門 + 橫琴\"為澳門跨境金融提供了巨大試驗場,為跨境金融便利化、人民幣國際化、擴大市場規模與投資者基礎、創新債券產品提供了多重機遇,有望推動澳門從傳統博彩經濟向多元化國際金融中心轉型。
三、加快債券市場發展,澳門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加快澳門債券市場的發展,還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需要在中央政府支持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領導下,逐步解決。
(1)擴大一級市場
擴大一級市場,就是要擴大債券的發行主體、發行品種和發行數量。
目前澳門債券市場的發行主體已包括國家、地方政府和企業。自2019年以來,財政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以及澳門國際銀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珠海華發集團、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分行、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等主體均在澳門發行債券。澳門債券市場已彙聚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二級資本債、公司債、金融債等多個品種,以及人民幣、港元、澳門元、美元等多幣種債券。在此基礎上,澳門可以吸引內地更多地方政府前往澳門發行債券,以及鼓勵葡語系國家、歐盟國家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發債。

1月21日,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主持2024年度澳門債券市場獎項頒發儀式。
澳門可以建立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綠色債券市場為目標,加快債券市場發展。目前我國僅在英國倫敦發行過一次60億元人民幣的綠色主權債券,還遠遠不能滿足我國在大氣污染治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碳中和”生態修復領域的投資需要。2025年2月國家財政部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綠色主權債券框架》,彰顯中國可持續綠色發展和豐富國際金融市場高質量綠色債券品種的決心。在今後的國家綠色主權債券發行中,應爭取優先考慮在澳門發行,支持澳門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
目前內地各省市已發行過10多隻經過第三方機構認證、貼標的綠色債券,還有大量未貼標的“實質綠\"地方政府債券。除廣東省外,其他省市自治區尚未在澳門發行綠色地方政府債券。因而,可以設法增加在澳門發行地方政府貼標綠色債券規模,進一步推動我國綠色地方政府債券制度的發展。另外還可以鼓勵內地金融機構、企業在澳門發行綠色離岸人民幣債券。
在內地,根據科技創新對資金的需要,已開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2025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佈 《關於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澳門債券市場可以利用這一難得歷史機遇,在澳門發行科創債券。具體設計可借鑒內地做法,債券資金用途用於適合澳門發展的科技創新,如中醫藥科技開發、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國際科技合作平臺等,鼓勵企業、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支持澳門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在債券數量上,首先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國債在澳門發行數量。2024年我國國債發行規模達12.4萬億元,從目前國債餘額佔比GDP來看,我國國債還有較大發展空間。以前幾次中央政府在澳門發行的國債合計僅為150億元,2025年7月16日中央政府又在澳門發行60億國債,總量還是偏少,因而完全可以適度擴大國債在澳門發行數量,在近幾年重點支持澳門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跨越式發展。其次,還可以設法增加地方政府債券在澳門的發行數額,尤其是滿足地方政府對於新債還舊債的需要,保護地方財政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澳門債券市場還在發展初期,債券發行基數較低,可以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可以考慮在最近4、5年內,以跨越式速度推動澳門債券市場發展,爭取2030年達到2.5萬億澳門元左右,實現特區政府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提出金融產值占GDPl0% 以上的目標,逐步在澳門建立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綠色債券市場。
(2)活躍二級市場
目前澳門債券發行市場即一級市場近年來獲得迅速發展,但二級市場還處在起步階段。活躍澳門債券二級市場需要結合其“一國兩制”優勢、“中葡金融平臺”定位和離岸市場特點,借鑒香港、新加坡等成熟經驗,同時依託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優勢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機遇,使澳門成為連接中國內地、葡語國家和國際資本的債券中轉站,逐步推動債券二級市場從\"交易清淡\"轉向\"交易活躍”。
提升債券二級市場流動性。建立做市制度,將券商、銀行、外資機構納入做市商範圍,引入分層做市商機制,提供人民幣-澳門幣雙幣報價。提升流動性激勵,對做市商給予稅收減免、融資便利等激勵,如國債做市商可享受質押券折扣優惠等。實行債券交易免稅,免征資本利得稅、印花稅。對境外機構投資澳門債券的利息收入免征預提稅。
豐富債券二級市場工具箱。優化市場結構工具,滿足不同風險偏好需求。除債券現券交易外,大力發展質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等債券回購交易,提高債券抵押融資效率。發展國債期貨、地方政府債券期貨等期貨交易;發展指數、期權、債券基金等金融衍生品配套交易,幫助投資者對沖風險,吸引套利資金。
擴大債券二級市場參與者。準確定位“離岸人民幣債券樞紐”,利用澳門與葡語國家的聯繫,發行“葡語國家主權/企業債”,以人民幣或澳門幣計價,吸引國內與葡語國家資金。聯通內地與境外市場,允許內地資金通過澳門投資境外債券,發展“澳門-橫琴\"跨境質押融資,允許債券作為跨境貸款抵押品。
提升債券二級市場透明度。增強資訊披露,強制發行人披露財務信息、提高信用評級質量。強制雙語披露,要求發行人提供中葡雙語財務報告,便利葡語國家投資者。改進技術條件,接入國際結算系統。深化與境外債券相關機構的合作、互聯互通,方便國際投資者在澳門市場購買債券。
(3)完善法制建設
在澳門債券市場發展過程中,澳門金融管理局等機構發怖了《公司債券承銷及託管業務指引》《公司債券發行及交易轉讓管理指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初步滿足了澳門債券市場運行的需要。但是澳門債券市場的發展、完善,以及作用的發揮,還需要進一步健全債券市場所需要的各項法律制度。

■為促進港澳債券市場協同發展,澳門金融管理局6月上旬舉辦“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專題研討會”,匯聚約120名來自國際證券託管機構、專業服務機構、港澳金融業界,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代表參與,共同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發展前景和機遇。

■為加深本澳司法人員對澳門債券市場的發展、監管機制及成熟債券市場實踐經驗的了解,澳門金融管理局與特區政府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再度合作,於今年4月面向本地法官及檢察官舉辦了“債券市場監管機制與發展趨勢\"專題講座,由澳門金管局、香港法律和金融業界代表擔任講者。
首先須加快基礎性法律《證券法》的制定和實施,在債券登記、發行、流通、結算、託管、信息披露、債券交易機構、債券服務機構、債券行業協會、債券監督機構、法律責任等方面,做出較為明確的規範,保障債券市場規範、高效發展。同時,還應逐步制定和實施有關債券市場的風險管理、互聯互通、回購業務、期貨業務、關聯交易以及投資者利益保護等領域的管理制度,形成統分結合的債券市場法律制度體系,保障澳門債券市場長期穩定、規範、高效和繁榮發展。
此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澳門和內地、香港及國際債券市場間的互聯互通。目前,澳門債券市場與香港能ク互聯互通,與盧森堡有相應合作外,與葡萄牙等葡語系國家、西班牙等西語系國家,以及英國、美國等主要國際債券市場之間還不能進行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技術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因此,特別需要對標國際,完善澳門“中央證券託管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與國際債券市場接軌做準備,並按照新產品、新融資服務,以及新法律法規出臺等需求,持續進行系統功能升級。
(4)把握適當監管
目前澳門金管局對創新金融業務審批較為嚴格,政策靈活性不足。考慮到目前澳門債券市場還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可以考慮在管控風險的前提下適當把握債券市場金融監管的力度。
有效管理債券發行的節奏及資金流入流出的規模是監管的必要要求。在債券發行方面,要防止過度集中發行,均衡各個季度和月份的發行數量。在債券交易方面,要防止出現國際遊資大規模進入撤出,市場價格波動幅度過大、暴漲暴跌。
建立債券市場漲跌停板制度。可參考股票交易的漲停板制度,建立澳門債券市場的漲停板規則。即在債券市場交易日,某一隻債券價格上升或者下跌較大幅度,如 15% ,立即採取在當日停止該債券交易的方式,防止價格產生較大波動,衝擊市場。
防止出現較大規模的債券違約事件。債券市場存在著不同的市場參與者與利益相關者,能否吸引並留住投資者,是債券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根基。從目前在澳門發債的主體來看,中央政府的國債以及地方政府債券,風險較低,但以企業為發債主體的公司債券、企業債券等,因不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差異較大,需要對發債主體進行較為嚴格的審查。
(5)培養債券人才
債券人才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直接從事債券市場交易的人才,如從事債券登記、託管、交易、結算、市場訊息管理,以及政府債券業務行政管理人員;另一類是與債券市場相關的仲介人才,如債券業務諮詢、會計、法律、資產評估及教學科研等就業崗位。在某種程度上,債券人才決定了債券市場發展的深度和廣度。為加快澳門債券市場發展,在未來一個較長時期內,澳門應當將引進、培養所需人才,作為政府工作重要內容之一,優先推進。